(參與同學體驗無人練習機操作。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提供)
學習
晶新聞 編輯室 綜合報導
2019-0410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發布訊息,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依靠勞力與機械力的農業也漸轉型為自動化、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本校因位於臺灣大農業縣雲林縣,為使同學對智慧農業的發展趨勢有更多的了解進而產生興趣投入此產業,特聘請雲科大未來學院吳晉東助理教授,於4月10日(星期三)全校三年級學生週會,以《無人載具UAV於農業之應用》為題進行分享演說,讓大三同學重新認識科技農業展望。
目前臺灣水稻栽培面積大約27萬公頃(2017年農業統計資料),稻米也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且水稻栽培面積集中,並且大多於平原之地種植,產業機械化程度高,植株結構單純,適合發展UAV技術協助解決產業之問題。
目前UAV於水稻產業開發應用,主要針對水稻營養診斷、病蟲害診斷辨識、預警與防治、天然災害勘查及藥劑噴灑等。
無人植保機在執行任務時,必須兼顧操作人員、植保機、作物及環境等幾個安全條件,因此執勤前人員必須接受專業之訓練,以水稻為例,人員在操作植保機前要受飛行操作、保養及簡易維修之訓練;對於水稻推薦用藥亦需有所暸解,避免使用到非推薦用藥,造成食安問題;此外對於飛行場域及飛行路徑亦須經過安全規劃,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本演講除與同學分享目前台灣法規,對於無人機之飛行規範及無人機於農業之應用,更帶來練習用電動無人機實地操作示範,並開放到場的同學操作體驗,使同學了解此產業之未來發展趨勢,啟發跨領域人才之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