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117-4

2017/8/26 上午 09:48:35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117-4

下一段: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17-5   下一回: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18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全目錄

卻說鄧艾一面修密書遣使馳報司馬昭,一面聚諸將於帳下問曰:"吾今乘虛去取成都,與汝等立功名於不朽,汝等肯從乎?"諸將應曰:"願遵軍令,萬死不辭!"艾乃先令子鄧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執斧鑿器具,凡遇峻危之處,鑿山開路,搭造橋閣,以便軍行。艾選兵三萬,各帶乾糧繩索進發。約行百餘里,選下三千兵,就彼紮寨;又行百餘里,又選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陰平進兵,至於巔崖峽谷之中,凡二十餘日,行七百餘里,皆是無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數寨,只剩下二千人馬。前至一嶺,名摩天嶺,馬不堪行,艾步行上嶺,正見鄧忠與開路壯士盡皆哭泣。艾問其故。忠告曰:"此嶺西皆是峻壁巔崖,不能開鑿,虛廢前勞,因此哭泣。"艾曰:"吾軍到此,已行了七百餘里,過此便是江油,豈可複退?"乃喚諸軍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眾皆應曰:"願從將軍之命。"艾令先將軍器攛將下去。艾取氈自裹其身,先滾下去。副將有氈衫者裹身滾下,無氈衫者各用繩索束腰,攀木掛樹,魚貫而進。鄧艾、鄧忠,並二千軍,及開山壯士,皆度了摩天嶺。方才整頓衣甲器械而行,忽見道傍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諸葛武侯題"。其文云:"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艾觀訖大驚,慌忙對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師事之,惜哉!"後人有詩曰:"陰平峻嶺與天齊,玄鶴徘徊尚怯飛。鄧艾裹氈從此下,誰知諸葛有先機。"

: ㄑㄩㄝˋ ㄕㄨㄛ : 說書人或章回小說中,在一個情節結束後,另起一個段落時,常用的發端詞。
 ㄉㄥˋ (ㄧˋ;ㄞˋ)字士載,荊州南陽郡棘陽縣人
: ㄧ ㄇㄧㄢˋ : 一個完整的部分。 兩種動作同時進行時,用'一面'以為副詞。
: ㄒㄧㄡ : 裝扮、裝飾。 整治、修理,使恢復、合用。
: ㄇㄧˋ ㄕㄨ : 祕密的書信。
: ㄑㄧㄢˇ : 差使、派發。 釋放、放走。
使 : ㄕˇ : ㄕˋ : 命令、派遣。 讓、以致於。 : 、'之又音。
: ㄔˊ : 車馬疾走。 快跑。
: ㄅㄠˋ : 由某種前因而得的結果。 音信、消息。
: ㄙ ㄇㄚˇ ㄓㄠ : 人名。(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
: ㄧ ㄇㄧㄢˋ : 一個完整的部分。 兩種動作同時進行時,用'一面'以為副詞。
: ㄐㄩˋ : 集合、會合。 堆積、蓄積。
: ㄓㄨ : 眾多、各個。 所有、一切。
: ㄑㄧㄤ : ㄐㄧㄤ : ㄐㄧㄤˋ : 請求。 : 會、可能。 快要。 : 高級軍官。 高級軍階。
: ㄩˊ : ㄨ : 在。 給。 : '烏'的本字。
: ㄓㄤˋ ㄒㄧㄚˋ : 營帳內。 部下。
: ㄨㄣˋ : 向人請教。 責備、追究。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ㄩˊ : ㄨˊ : '吾吾'。 : 我。 我的。
: ㄐㄧㄣ : 現代。 姓。
: ㄔㄥˊ ㄒㄩ : 凌空、騰空。 趁人不備或守備空虛的時候。
: ㄑㄩˋ : 往、到。 離開。
: ㄑㄩˇ : 拿。 得到。
: ㄔㄥˊ : 做好事情。 變為。
: ㄉㄨ : ㄉㄡ : 大城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 : 皆。 還、尚且、甚至。
: ㄩˊ : ㄩˇ : ㄩˋ : 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 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 : 贊成、允許。 支助、贊助。 : 參加。 干涉、干預。
: ㄖㄨˇ : 見'汝水'條。 姓。
: ㄉㄥˇ : 品級、次第。 種、類。
: ㄌㄧˋ ㄍㄨㄥ ㄇㄧㄥˊ : 建立功業名望。
: ㄩˊ : ㄨ : 在。 給。 : '烏'的本字。
: ㄅㄨˋ ㄒㄧㄡˇ : 永不磨滅。
: ㄖㄨˇ : 見'汝水'條。 姓。
: ㄉㄥˇ : 品級、次第。 種、類。
: ㄎㄣˇ : (又音)ㄎㄥˇ : 許可、答應。 願意、樂意。 : 又音。
: ㄘㄨㄥ : ㄘㄨㄥˊ : ㄗㄨㄥ : ㄗㄨㄥˋ : '從容'。 : 跟隨。 依順。 : 蹤跡。 : 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 附屬的、次要的。
: ㄏㄨ : (又音)ㄏㄨˊ :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 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的語氣。 : 又音。
"
: ㄓㄨ : 眾多、各個。 所有、一切。
: ㄑㄧㄤ : ㄐㄧㄤ : ㄐㄧㄤˋ : 請求。 : 會、可能。 快要。 : 高級軍官。 高級軍階。
: ㄧㄥ : ㄧㄥˋ : 當、該。 或是、想來是,表示推測的意思。 : 回答。 允許、承諾。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ㄩㄢˋ : 希望、期待。 甘心、樂意。
: ㄗㄨㄣ : 順著、循著。 依照。
: ㄐㄩㄣ ㄌㄧㄥˋ : 軍中的法令。
: ㄨㄢˋ ㄙˇ ㄅㄨˋ ㄘˊ : 強烈表示願意拚死效勞。
"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ㄋㄞˇ : 你、你的。 他、他的。
: ㄒㄧㄢ ㄌㄧㄥˋ : 英國的貨幣。
: ㄗˇ : ˙ㄗ :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 : 詞尾:接名詞。
: ㄉㄥˋ : 國名。 地名: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
: ㄓㄨㄥ : 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 姓。
: ㄨˇ : 介於四與六之間的自然數。 姓。
: ㄑㄧㄢ : 數目字。 姓。
: ㄐㄧㄥ ㄅㄧㄥ : 訓練精良的部隊。
: ㄈㄡ : ㄈㄡˇ : ㄈㄨ : ㄅㄨˋ : 姓。 : 表示否定。 表示疑問、未定。 : 花萼上的蒂。 : 否定詞。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
穿 : ㄔㄨㄢ : 挖鑿、挖掘。 貫通、通過。
: ㄧ ㄐㄧㄚˇ : 鎧甲。
: ㄍㄜˋ : 指代替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本身。
: ㄓˊ : 拿著、握著。 拘捕、捉拿。
: ㄈㄨˇ ㄗㄠˊ : 用斧頭鑿削。
: ㄑㄧˋ ㄐㄩˋ : 工具。
: ㄈㄢˊ : 平庸、平常。 塵世的、世俗的。
: ㄩˋ : 相逢、不期而會。 契合、投合。
: ㄐㄩㄣˋ : 高的。 偉大的。
: ㄨㄟˊ : 不安全。 病重。
: ㄓ : 的、底。 於。
: ㄔㄨˇ : ㄔㄨˋ : 居住、止息。 存在、置身於。 : 地方、場所。 事物的某一部分。
: (語音)ㄗㄠˊ : (讀音)ㄗㄨㄛˋ : 語音。 : 穿孔或挖削用的工具。 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下凹部分。
: ㄕㄢ : 陸地上高起的部分。 墳墓。
: ㄎㄞ ㄌㄨˋ : ㄎㄞ ˙ㄌㄨ : 開闢通路。 比喻在前引導。 : 一種朝山進香會中的雜技,舞飛叉居前列,故稱為'開路'。
: ㄉㄚ : 掛、披掛。 覆蓋。
: ㄗㄠˋ : ㄘㄠˋ : 製作。 建設、建築。 : '之又音。 納。
: ㄑㄧㄠˊ : 架在河面上接通兩岸的建築物。 建在市區交通要道上,像橋梁一樣的建築物。
: ㄍㄜˊ : 古代一種類似樓的建築物。 古代一種在住宅屋內所隔出的夾室或夾層。
: ㄧˇ ㄅㄧㄢˋ : 行文時承接上句的開頭用語,表示才能使下文所指的目的實現、完成。
便
: ㄐㄩㄣ ㄒㄧㄥˊ : 軍隊的前進、行動。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ㄒㄩㄢˇ : 遣送、放逐。 挑揀、擇取。
: ㄅㄧㄥ : 武器。 戰士、軍隊。
: ㄙㄚ : ㄙㄢ : ㄙㄢˋ : 同'仨'。 : 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 姓。 : 屢次、再三。
: ㄨㄢˋ : 數目字。
: ㄍㄜˋ : 指代替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本身。
: ㄉㄞˋ : 繫衣服或紮東西所用的長條物。 泛指長條狀的物體。
: ㄍㄢ ㄌㄧㄤˊ : 用以充飢的乾燥食品。 一般水分含量較低的食物,如饅頭、烙餅之類。
: ㄕㄥˊ ㄙㄨㄛˇ : 繩子。
: ㄐㄧㄣˋ ㄈㄚ : 前進出發。
: ㄩㄝ : 纏束、束縛。 限制、管束。
: ㄏㄤˊ : ㄏㄤˋ : ㄒㄧㄥˊ : ㄒㄧㄥˋ : 行列。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 : '行行'、'樹行子'等。 : 走、走路。 往。 : 行為舉止。
: (讀音)ㄅㄛˊ : (語音)ㄅㄞˇ : '百色縣'。 : 數目字。 姓。
: ㄩˊ : 多出的、剩下的。 殘留的、將盡的。
: ㄌㄧˇ : 居所、居處。 街坊、巷弄。
: ㄒㄩㄢˇ : 遣送、放逐。 挑揀、擇取。
: ㄙㄚ : ㄙㄢ : ㄙㄢˋ : 同'仨'。 : 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 姓。 : 屢次、再三。
: ㄑㄧㄢ : 數目字。 姓。
: ㄅㄧㄥ : 武器。 戰士、軍隊。
: ㄐㄧㄡˋ : 成功、完成。 從事。
: ㄅㄧˇ : 那、那個、那裡。 他。
: ㄓㄚˊ ㄓㄞˋ : 建立營寨。
: ㄧㄡˋ : 表示重複或反覆。 表示加強、加重的語氣。
: ㄏㄤˊ : ㄏㄤˋ : ㄒㄧㄥˊ : ㄒㄧㄥˋ : 行列。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 : '行行'、'樹行子'等。 : 走、走路。 往。 : 行為舉止。
: (讀音)ㄅㄛˊ : (語音)ㄅㄞˇ : '百色縣'。 : 數目字。 姓。
: ㄩˊ : 多出的、剩下的。 殘留的、將盡的。
: ㄌㄧˇ : 居所、居處。 街坊、巷弄。
: ㄧㄡˋ : 表示重複或反覆。 表示加強、加重的語氣。
: ㄒㄩㄢˇ : 遣送、放逐。 挑揀、擇取。
: ㄙㄚ : ㄙㄢ : ㄙㄢˋ : 同'仨'。 : 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 姓。 : 屢次、再三。
: ㄑㄧㄢ : 數目字。 姓。
: ㄅㄧㄥ : 武器。 戰士、軍隊。
: ㄓㄞˋ : 防禦盜匪的柵欄。 盜寇聚集的地方。
: ㄕˋ : 對、正確。 事情。
: ㄋㄧㄢˊ : 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 收成、年成。
: ㄕˊ : 數目字,為九加一的總和。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ㄩㄝˋ : 月亮、月球。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
: ㄗˋ : 起源的地方。 姓。
: ㄧㄣ ㄆㄧㄥˊ : 國音聲調中的第一聲,音調高而平,始終一致。 地名:古羌氐地。
: ㄐㄧㄣˋ ㄅㄧㄥ : 軍隊向前推進。
: ㄓˋ ㄩˊ : 講到、提起。 到達。
: ㄉㄧㄢ ㄧㄞˊ : 險峻陡峭的懸崖。
: ㄒㄧㄚˊ ㄍㄨˇ : 狹而深的谷。
: ㄓ : 的、底。 於。
: ㄓㄨㄥ : ㄓㄨㄥˋ :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 內、裡面。 : 達到要點。 合、正對上。
: ㄈㄢˊ : 平庸、平常。 塵世的、世俗的。
: ㄦˋ :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ㄕˊ : 數目字,為九加一的總和。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ㄩˊ : 多出的、剩下的。 殘留的、將盡的。
: ㄖˋ : ㄇㄧˋ : 太陽。 白天。 : 人名用字。
: ㄏㄤˊ : ㄏㄤˋ : ㄒㄧㄥˊ : ㄒㄧㄥˋ : 行列。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 : '行行'、'樹行子'等。 : 走、走路。 往。 : 行為舉止。
: ㄑㄧ : 介於六與八之間的自然數。 文體名。
: (讀音)ㄅㄛˊ : (語音)ㄅㄞˇ : '百色縣'。 : 數目字。 姓。
: ㄩˊ : 多出的、剩下的。 殘留的、將盡的。
: ㄌㄧˇ : 居所、居處。 街坊、巷弄。
: ㄐㄧㄝ ㄕˋ : 均是、都是。
: ㄨˊ ㄖㄣˊ ㄓ ㄉㄧˋ : 沒有人在的地方。
: ㄨㄟˊ : ㄨㄟˋ : 高大的樣子。 : 國名。 朝代名:(西元220∼265)三國之一。
: ㄅㄧㄥ : 武器。 戰士、軍隊。
沿 : ㄧㄢˊ ㄊㄨˊ : 循所行的道路,一路上。
: ㄌㄧㄠˇ : ˙ㄌㄜ : 明白、懂得。 完畢、結束。 :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
: ㄕㄨˇ : ㄕㄨˋ : ㄕㄨㄛˋ : ㄙㄨˋ : ㄘㄨˋ : 計算。 責備。 : 數目、數量。 古代計算的方法。 : 頻頻、屢次。 : '數珠'。 : 細密。
: ㄓㄞˋ : 防禦盜匪的柵欄。 盜寇聚集的地方。
: ㄓ : ㄓˇ : 量詞。 : 僅。 儘。
: ㄕㄥˋ ˙ㄒㄧㄚ : 剩餘、殘留。
: ㄦˋ :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ㄑㄧㄢ : 數目字。 姓。
: ㄖㄣˊ ㄇㄚˇ : 人和馬。 泛指兵馬、軍隊。
: ㄑㄧㄢˊ : 在正面的、臉所向的一面。 次序在先的。
: ㄓˋ : 二十四節氣之一。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ㄧ : 自然數的開始。 姓。
: ㄌㄧㄥˇ : 有道路可通的山頂。 連綿不斷的山。
: ㄇㄧㄥˊ : 人的稱號。 事物的稱號。
: ㄇㄛˊ ㄊㄧㄢ ㄌㄧㄥˇ : 山名:在遼寧省境內,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脈的最高峰。
: ㄇㄚˇ : 動物名。 計數的工具。
: ㄅㄨˋ ㄎㄢ : 不能勝任。 無法忍受。
: ㄏㄤˊ : ㄏㄤˋ : ㄒㄧㄥˊ : ㄒㄧㄥˋ : 行列。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 : '行行'、'樹行子'等。 : 走、走路。 往。 : 行為舉止。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ㄅㄨˋ ㄒㄧㄥˊ : 徒步行走。
: ㄕㄤˇ : ㄕㄤˋ : '上聲'。 :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 皇帝。
: ㄌㄧㄥˇ : 有道路可通的山頂。 連綿不斷的山。
: ㄓㄥˋ ㄐㄧㄢˋ : 佛教修行方法八正道的第一支。
: ㄉㄥˋ : 國名。 地名: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
: ㄓㄨㄥ : 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 姓。
: ㄩˊ : ㄩˇ : ㄩˋ : 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 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 : 贊成、允許。 支助、贊助。 : 參加。 干涉、干預。
: ㄎㄞ ㄌㄨˋ : ㄎㄞ ˙ㄌㄨ : 開闢通路。 比喻在前引導。 : 一種朝山進香會中的雜技,舞飛叉居前列,故稱為'開路'。
: ㄓㄨㄤˋ ㄕˋ : 豪壯而勇敢的人。
: ㄐㄧㄣˋ : 完結、終止。 全部用出,竭力、努力完成。
: ㄐㄧㄝ : 全、都,統括之詞。 並、同。
: ㄎㄨ ㄑㄧˋ : 哭。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ㄨㄣˋ : 向人請教。 責備、追究。
: ㄑㄧˊ : ㄐㄧ : ㄐㄧˋ : 他、他們。 他的、他們的。 : 置於語尾,表疑問的語氣。 : 置於句中或句末。
: ㄍㄨˋ : 原因、根由。 意外的事情、事件。
: ㄓㄨㄥ ㄍㄨˋ : 盡心盡力規勸。 真誠勸告的話。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ㄘˇ : 這個。
: ㄌㄧㄥˇ : 有道路可通的山頂。 連綿不斷的山。
西 : ㄒㄧ : 方位名。 稱歐美西方國家。
: ㄐㄧㄝ ㄕˋ : 均是、都是。
: ㄐㄩㄣˋ : 高的。 偉大的。
: ㄅㄧˋ : 牆垣。 器物或生物的組織,有維持保護的功用。
: ㄉㄧㄢ ㄧㄞˊ : 險峻陡峭的懸崖。
: ㄅㄨˋ ㄋㄥˊ : 不可以、不能夠。 未及、不及。
: ㄎㄞ ㄗㄨㄛˋ : 開闢挖掘。
: ㄒㄩ : 大丘、土山。 空間、處所。
: ㄈㄟˋ : 停止、捨棄。 衰敗、毀壞。
: ㄑㄧㄢˊ : 在正面的、臉所向的一面。 次序在先的。
: ㄌㄠˊ : ㄌㄠˋ : 辛勤、努力做事。 煩擾,為請人幫忙的客套話。 : 慰問。
: ㄧㄣ ㄘˇ : 因而、所以。
: ㄎㄨ ㄑㄧˋ : 哭。
"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ㄩˊ : ㄨˊ : '吾吾'。 : 我。 我的。
: ㄐㄩㄣ : 武裝部隊、兵種。 兵士的通稱。
: ㄉㄠˋ : 抵達、到達。 往、去。
: ㄘˇ : 這個。
: ㄧˇ : 停止。 完畢、完成。
: ㄏㄤˊ : ㄏㄤˋ : ㄒㄧㄥˊ : ㄒㄧㄥˋ : 行列。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 : '行行'、'樹行子'等。 : 走、走路。 往。 : 行為舉止。
: ㄌㄧㄠˇ : ˙ㄌㄜ : 明白、懂得。 完畢、結束。 :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
: ㄑㄧ : 介於六與八之間的自然數。 文體名。
: (讀音)ㄅㄛˊ : (語音)ㄅㄞˇ : '百色縣'。 : 數目字。 姓。
: ㄩˊ : 多出的、剩下的。 殘留的、將盡的。
: ㄌㄧˇ : 居所、居處。 街坊、巷弄。
: ㄍㄨㄛ : ㄍㄨㄛˋ : 又音。 姓。 : 經、歷。 度。
: ㄘˇ : 這個。
便 : ㄅㄧㄢˋ ㄕˋ : 就是、即是。 即使、即令、就算是。
: ㄐㄧㄤ : 大河的通稱。 長江的簡稱。
: ㄧㄡˊ : 動物體內的脂肪或植物種子經壓榨煉製而成的液體。 自礦物中提煉而成的可供作燃料的液體。
: ㄑㄧˇ ㄎㄜˇ : 怎麼可以。
: ㄈㄨˋ : 重疊。 繁雜的。
退 : ㄊㄨㄟˋ : 向後倒行、移動。 畏縮。
"
: ㄋㄞˇ : 你、你的。 他、他的。
: ㄏㄨㄢˋ : 喊、叫。 招之使來。
: ㄓㄨ : 眾多、各個。 所有、一切。
: ㄐㄩㄣ : 武裝部隊、兵種。 兵士的通稱。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ㄅㄨˋ ㄖㄨˋ : 不進入。 不稱、不配。
: ㄏㄨˇ ㄒㄩㄝˋ : 比喻危險的境地。
: ㄧㄢ ㄉㄜˊ : 怎麼能。 在那裡能夠得到。
: ㄏㄨˇ ㄗˇ : 老虎之子。 強健的男子。
: ㄩˊ : ㄨˊ : '吾吾'。 : 我。 我的。
: ㄩˊ : ㄩˇ : ㄩˋ : 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 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 : 贊成、允許。 支助、贊助。 : 參加。 干涉、干預。
: ㄖㄨˇ : 見'汝水'條。 姓。
: ㄉㄥˇ : 品級、次第。 種、類。
: ㄌㄞˊ : ㄌㄞˋ :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 : 同'徠'。
: ㄉㄠˋ : 抵達、到達。 往、去。
: ㄘˇ ㄉㄧˋ : 這個地方。
: ㄖㄜˇ : ㄖㄨㄛˋ : '般若'、'蘭若'等。 : 一種香草。 姓。
: ㄉㄜˊ : ˙ㄉㄜ : ㄉㄞˇ : ㄉㄟˇ : 獲、取。 演算產生結果。 : 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表示結果或性狀。 : 遭受。 : 應該、必須、需要。
: ㄔㄥˊ ㄍㄨㄥ : 成就功業。 收穫、成效。
: ㄈㄨˋ ㄍㄨㄟˋ : 有錢又有地位。 美好、華麗。
: ㄍㄨㄥ : ㄍㄨㄥˇ : ㄍㄨㄥˋ : 供給。 : 雙手抱拳。 環繞、護衛。 : 一起、一同。 合、總計。
: ㄓ : 的、底。 於。
"
: ㄓㄨㄥˋ : 平凡的、普通的。 許多的。
: ㄐㄧㄝ : 全、都,統括之詞。 並、同。
: ㄧㄥ : ㄧㄥˋ : 當、該。 或是、想來是,表示推測的意思。 : 回答。 允許、承諾。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ㄩㄢˋ : 希望、期待。 甘心、樂意。
: ㄘㄨㄥ : ㄘㄨㄥˊ : ㄗㄨㄥ : ㄗㄨㄥˋ : '從容'。 : 跟隨。 依順。 : 蹤跡。 : 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 附屬的、次要的。
: ㄐㄧㄤ ㄐㄩㄣ : 職官名。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稱為'將軍'。
: ㄓ : 的、底。 於。
: ㄇㄧㄥˋ : 差遣、下命令。 取定。
"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ㄌㄧㄥˋ : 命令、法令。 時節。
: ㄒㄧㄢ : ㄒㄧㄢˋ : 祖先。 首要的事務。 : 不當超前而超前。 領導、率導。
: ㄐㄧㄤ ㄐㄩㄣ : 職官名。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帥,稱為'將軍'。
: ㄑㄧˋ : 用具的總稱。 度量、胸懷。
: ㄘㄨㄢ : 拋擲、投入。 匆促行事。
: ㄑㄧㄤ : ㄐㄧㄤ : ㄐㄧㄤˋ : 請求。 : 會、可能。 快要。 : 高級軍官。 高級軍階。
: ㄒㄧㄚˋ ˙ㄑㄩ : 自上而下。 用在動詞後,強調由上向下之意。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ㄑㄩˇ : 拿。 得到。
: ㄓㄢ : 用獸毛加膠汁壓製成的織物,可做墊褥或鞋帽等。
: ㄗˋ : 起源的地方。 姓。
: ㄍㄨㄛˇ : 纏繞、包紮。 包羅、囊括。
: ㄑㄧˊ : ㄐㄧ : ㄐㄧˋ : 他、他們。 他的、他們的。 : 置於語尾,表疑問的語氣。 : 置於句中或句末。
: ㄕㄣ : ㄐㄩㄢ : 軀體的總稱,或專指軀幹。 物體的中心或主要部分。 : '身毒'。
: ㄒㄧㄢ : ㄒㄧㄢˋ : 祖先。 首要的事務。 : 不當超前而超前。 領導、率導。
: ㄍㄨㄣˇ : 翻轉。 離開、走開,多表示呵斥。
: ㄒㄧㄚˋ ˙ㄑㄩ : 自上而下。 用在動詞後,強調由上向下之意。
: ㄈㄨˋ ㄐㄧㄤˋ : 副總兵,地位為統帥之副。 偏將,統帥主力之外的偏帥將領。
: ㄧㄡˇ : ㄧㄡˋ : 豐足、富裕。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 :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
: ㄓㄢ : 用獸毛加膠汁壓製成的織物,可做墊褥或鞋帽等。
: ㄕㄢ : 衣服的通稱。 單衣。
: ㄓㄜˇ :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
: ㄍㄨㄛˇ : 纏繞、包紮。 包羅、囊括。
: ㄕㄣ : ㄐㄩㄢ : 軀體的總稱,或專指軀幹。 物體的中心或主要部分。 : '身毒'。
: ㄍㄨㄣˇ : 翻轉。 離開、走開,多表示呵斥。
: ㄇㄛˊ : ㄨˊ : '南無'。 : 不要。 未。
: ㄓㄢ : 用獸毛加膠汁壓製成的織物,可做墊褥或鞋帽等。
: ㄕㄢ : 衣服的通稱。 單衣。
: ㄓㄜˇ :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
: ㄍㄜˋ : 指代替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本身。
: ㄩㄥˋ : 功效。 錢財的花費。
: ㄕㄥˊ ㄙㄨㄛˇ : 繩子。
: ㄕㄨˋ ㄧㄠ : 腰帶。 束緊腰部使細瘦。
: ㄆㄢ : 抓住物體往上爬。 依附。
: ㄇㄨˋ : 樹、木本植物的通稱。 木材。
: ㄍㄨㄚˋ : 懸吊。 牽念、懸念。
: ㄕㄨˋ : 木本植物的總稱。 門屏。
: ㄩˊ ㄍㄨㄢˋ ㄦˊ ㄐㄧㄣˋ : 如游魚首尾相接,一個挨著一個依序前進。
 ㄉㄥˋ (ㄧˋ;ㄞˋ)字士載,荊州南陽郡棘陽縣人
: ㄉㄥˋ : 國名。 地名: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
: ㄓㄨㄥ : 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 姓。
: ㄅㄤˋ : ㄅㄧㄥˋ : 依傍。 : 併合。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並排著。
: ㄦˋ :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ㄑㄧㄢ : 數目字。 姓。
: ㄐㄩㄣ : 武裝部隊、兵種。 兵士的通稱。
: ㄐㄧˊ : 到、到達。 趕得上。
: ㄎㄞ ㄕㄢ : 因採石或築路等需要,將山挖開、炸開。 本為選擇名山建立寺院。
: ㄓㄨㄤˋ ㄕˋ : 豪壯而勇敢的人。
: ㄐㄧㄝ : 全、都,統括之詞。 並、同。
: ㄉㄨˋ : ㄉㄨㄛˋ :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所達到的狀況。 法制、規範。 : 考慮、推測。 測量。
: ㄌㄧㄠˇ : ˙ㄌㄜ : 明白、懂得。 完畢、結束。 :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
: ㄇㄛˊ ㄊㄧㄢ ㄌㄧㄥˇ : 山名:在遼寧省境內,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脈的最高峰。
: ㄈㄤ ㄘㄞˊ : 始、才。 剛剛,不久之前。
: ㄓㄥˇ ㄉㄨㄣˋ : 把散亂或不健全的事物治理得有條不紊。 準備、辦治。
: ㄧ ㄐㄧㄚˇ : 鎧甲。
: ㄑㄧˋ ㄒㄧㄝˋ : 構造較精密或有專門用途的器具。 兵器、武器。
: ㄏㄤˊ : ㄏㄤˋ : ㄒㄧㄥˊ : ㄒㄧㄥˋ : 行列。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 : '行行'、'樹行子'等。 : 走、走路。 往。 : 行為舉止。
: ㄏㄨ ㄐㄧㄢˋ : 忽然看見。
: ㄉㄠˋ : 路途、途徑。 方法、道理。
: ㄅㄤ : ㄅㄤˋ : ㄆㄤˊ : 臨近。 : 靠近、依附。 : 側、邊。 漢字的偏旁。
: ㄧㄡˇ : ㄧㄡˋ : 豐足、富裕。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 :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
: ㄧ : 自然數的開始。 姓。
: ㄕˊ ㄐㄧㄝˊ : 圓頂的石碑。
: ㄕㄤˇ : ㄕㄤˋ : '上聲'。 :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 皇帝。
: ㄎㄜ : ㄎㄜˋ : '之又音。 。 : 雕鏤。 牢記。
"
: ㄔㄥˊ ㄒㄧㄤˋ : 職官名。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
: ㄓㄨ ㄍㄜˊ : 複姓。
: ㄨˇ : 戰鬥、軍事、暴力等事。 足跡。
: ㄏㄡˊ : 中國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泛指達官貴人。
: ㄊㄧˊ : 額頭。 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
"
: ㄑㄧˊ : ㄐㄧ : ㄐㄧˋ : 他、他們。 他的、他們的。 : 置於語尾,表疑問的語氣。 : 置於句中或句末。
: ㄨㄣˊ : ㄨㄣˋ :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 文字。 : 掩飾。 修飾。
: ㄩㄣˊ : 雲的古字。 姓。
"
: ㄦˋ :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ㄏㄨㄛˇ : 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和熱。 中醫指病理變化過程中,機能亢進的現象。
: ㄔㄨ : 根本、本原。 起源、開始。
: ㄒㄧㄥ : ㄒㄧㄥˋ : 事情的發生或出現。 發動。 : 情致、趣味。 詩六義之一。
: ㄧㄡˇ ㄖㄣˊ : 有傑出不凡的人才。
: ㄩㄝˋ : 度過、跨過。 經過。
: ㄘˇ : 這個。
: ㄦˋ :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 二一四部首之一。
: ㄕˋ : 未婚的男子。 男子的美稱。
: ㄓㄥ ㄏㄥˊ : 較量高低、勝負。
: ㄅㄨˋ ㄐㄧㄡˇ : 時間不長。
: ㄗˋ : 起源的地方。 姓。
: ㄙˇ : 喪失生命。 斷絕、放棄。
"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ㄍㄨㄢ : ㄍㄨㄢˋ : 察看、審視。 欣賞。 : 古代宮門外懸掛告示的地方。 高的樓臺。
: ㄑㄧˋ : 終止、斷絕。 至、到。
: ㄉㄚˋ ㄐㄧㄥ : 事情出乎意外而非常驚訝。
: ㄏㄨㄤ ㄇㄤˊ : 急迫的樣子。
: ㄉㄨㄟˋ : 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 一般的應答。
: ㄐㄧㄝˊ : 刻有文字的圓形石碑,用以記載事蹟或頌揚功德等。
: ㄗㄞˋ ㄅㄞˋ : 古代禮儀,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 第二拜。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ㄨˇ : 戰鬥、軍事、暴力等事。 足跡。
: ㄏㄡˊ : 中國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泛指達官貴人。
: ㄓㄣ : 道家稱得道成仙的人。 自然、本性。
: ㄕㄣˊ ㄖㄣˊ : 神仙。 神與人。
: ㄧㄝˇ :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 表示疑問的語氣。
: ㄧˋ : ㄞˋ : 通'乂'。 : 見'艾草'條。 比喻老人、年長的人。
: ㄅㄨˋ ㄋㄥˊ : 不可以、不能夠。 未及、不及。
: ㄕ ㄕˋ : 以師禮事之。
: ㄓ : 的、底。 於。
: ㄒㄧˊ : 愛憐、珍視、捨不得。 悲痛、哀傷。
: ㄗㄞ : 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 表示驚嘆的語氣。
"
: ㄏㄡˋ ㄖㄣˊ : ㄏㄡˋ ˙ㄖㄣ : 後代子孫。 居人之後。 : 的語音。
: ㄧㄡˇ : ㄧㄡˋ : 豐足、富裕。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 :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
: ㄕ : 文體名。 六經之一,即詩經。
: ㄩㄝ : 說。 稱為、叫做。
"
: ㄧㄣ ㄆㄧㄥˊ : 國音聲調中的第一聲,音調高而平,始終一致。 地名:古羌氐地。
: ㄐㄩㄣˋ ㄌㄧㄥˇ : 高峻的山嶺。
: ㄩˊ : ㄩˇ : ㄩˋ : 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 置於句末,表示疑問、反詰的語氣。 : 贊成、允許。 支助、贊助。 : 參加。 干涉、干預。
: ㄊㄧㄢ :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 一晝夜的時間。
: ㄑㄧˊ : ㄗ : ㄐㄧˋ : ㄓㄞ : 平整、整齊。 完備。 : 衣服的下襬。 黍稷等穀物。 : 分量、劑量。 調配合金的比例。 : 祭祀前戒絕嗜欲、潔淨身心,以示虔誠。
: ㄒㄩㄢˊ ㄏㄜˋ : 動物名。鳥綱鶴形目。
: ㄆㄞˊ ㄏㄨㄞˊ : 來回走動。 流連。
: ㄕㄤˋ
: (讀音)ㄑㄧㄝˋ : (語音)ㄑㄩㄝˋ : 讀音。 : 嬌羞、忸怩。 虛弱、懦弱。
: ㄈㄟ : 鳥類及昆蟲類或航空機械騰行於空中。 飄揚。
 ㄉㄥˋ (ㄧˋ;ㄞˋ)字士載,荊州南陽郡棘陽縣人
: ㄍㄨㄛˇ : 纏繞、包紮。 包羅、囊括。
: ㄓㄢ : 用獸毛加膠汁壓製成的織物,可做墊褥或鞋帽等。
: ㄘㄨㄥˊ ㄘˇ : 從這個時侯起。
: ㄕㄟˊ ㄓ : 豈知、那裡曉得。
: ㄓㄨ ㄍㄜˊ : 複姓。
: ㄧㄡˇ : ㄧㄡˋ : 豐足、富裕。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 :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
: ㄒㄧㄢ ㄐㄧ : 最先而有利的時機。
"

下一段: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17-5   下一回: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18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全目錄

  • 三國演義 第117回-1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
  • 三國演義 第117回-2 卻說輔國大將軍董厥,聞魏兵十餘路入境,乃...
  • 三國演義 第117回-3 有人報與鄧艾。艾大怒曰:"吾與汝官品一般...
  • 三國演義 第117回-4 卻說鄧艾一面修密書遣使馳報司馬昭,一面聚...
  • 三國演義 第117回-5 卻說鄧艾暗度陰平,引兵行時,又見一個大空...
  • 三國演義 第117回-6 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
  • 三國演義 第117回-7 卻說鄧艾得馬邈獻地理圖一本,備寫涪城至成...
  • 三國演義 第117回-8 卻說諸葛瞻見救兵不至,謂眾將曰:"久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