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機器人-CubicTutor

財政學大意 證照專業知識測驗




    CubicPower晶智能中心 專業證照基本知識測驗
    關鍵字分類 科目: 財政學大意

    是非題- 正確的打(O) 錯誤的打(X)


    政府
    1.( ) 在交易成本低的情況下,政府將明確的財產權不管歸屬於受污染者或污染者,透過協商,最適資源配置可達成 最適合描述有外部性情況下的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
    2.( ) 上級政府對於下級政府的補助款,其主要功能不包括 維持物價穩定
    3.( ) 同層級政府間財政能力不一致的現象,稱為 財政水平不均
    4.( ) 有關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的敘述, 是政府結合租稅制度來實施的社會福利 正確
    5.( ) 金融海嘯發生,政府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率以刺激景氣,此種政策稱之為 功能性財政
    6.( ) 政府針對特定對象使用設施收取費用, 發給護照、簽證收取之費用 不屬於使用規費
    7.( ) 政府課稅經轉嫁後之稅負的最終承擔者稱為 經濟歸宿
    8.( ) 若政府對後代子孫賦予較高關心時,其成本效益分析所採用的社會折現率r*,與私人企業所用折現率r**的關係為 r*<r**
    9.( ) 面臨通貨膨脹時,在IS-LM模型及AD-AS模型中,政府可以採取 減少政府公共支出 這種財政政策以降低物價上漲
    10.( ) 假設社會上有兩個人,一個是計程車司機另一個是一般乘客。當政府興建捷運完工後,乘客因為交通時間縮短且費用較低,可以增加300單位的效用;計程車司機則因為長程旅客減少使收入減少,會降低150單位的效用,試問政府興建捷運的政策對於社會福利之影響為 根據Kaldor 補償原則可得知社會福利提高


    公共財
    1.( ) 人民可自由選擇居住在公共財特色皆相同的任一地區 並非帝波(Tiebout)以腳投票的純地方公共財理論之基本假設
    2.( ) 下列有關公共財特性的敘述, 消費者對公共財的消費量均相同,但每人對公共財的評價卻不一定相同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財(public provision)不一定表示公共財係由政府生產(public production)純粹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會因為市場情況及技術狀態的改變,而不再被歸類為純粹公共財 錯誤
    3.( ) 公立游泳池是屬於 擁擠性公共財 這種財貨
    4.( ) 公共財的市場需求曲線為個人需求曲線的垂直加總,主要是基於公共財的 消費不具敵對性 這種特性
    5.( ) 公共財的邊際社會利益曲線(marginal social benefit curve)等於 個人邊際利益曲線的垂直加總
    6.( ) 公共財常會發生免費享用者(free rider)的問題, 克拉奇租稅(Clarke Tax) 可以解決此一問題
    7.(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8.(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所有消費者對公共財所享用的數量與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 數量一定相同、價格不一定相同
    9.(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10.( ) 有關現實世界中,公共財及私有財提供之敘述 公共財由私人部門提供一定不具效率性 正確


    這種


    增加
    1.( ) 就業人口數增加 屬於政府公共投資計畫執行實質的效果
    2.( ) 公共支出計畫,透過受益者對受損者的潛在補償,而使社會淨利益增加,稱為 希克斯.卡多爾(Hicks-Kaldor)準則
    3.( ) 由於戰爭或其他社會因素,迫使人們及政府尋求解決從前既有的重要問題,因而增加政府支出,稱為 稽查效果(inspection effect)
    4.( ) 地區獲得1元補助所增加的公共支出金額,常比該地區所得增加1元所增加的公共支出為高,學者稱此一現象為 捕蠅紙效果 這種效果
    5.( ) 在一般的先進國家中, 福利支出 這種政府支出增加得最快
    6.( ) 有關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下列敘述 當經濟體系中,平均每人所得增加時,政府的公共支出也會呈現遞增的成長公共支出上升的速度會比國民所得上升的速度快公共支出的所得彈性大於一 錯誤
    7.( ) 社會安全制度可能誘使人們提早退休,因此未來退休的期間較長,未來消費期間增加,而用來累積基金的年數會減少,因此將會增加儲蓄,這是 退休效果(retirement effect) 這種效果
    8.( ) 為達到地方政府增加特定項目之支出水準的政策目的, 無限額配合補助 補助方式的效果最佳
    9.( ) 若地方政府對X財貨的需求彈性為二,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消費X財貨提出無限額配合補助,配合款占X財貨消費金額的比重為50%,請問補助後地方政府X財貨的消費增減情形為 增加100%
    10.( ) 納稅人常極力爭取政府支出的擴大,而忽視公共支出增加將會引起稅負提高,稱之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課徵
    1.( ) 休閒為正常財,且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這種情形,課徵薪資所得稅不會打擊勞動者的工作意願
    2.( ) 下列有關印花稅理論與實務的敘述, 印花稅的課徵以屬地主義為原則是具有流通稅性質的租稅在我國的徵收方式,有從價(定率)與從量(定額)兩種型式 錯誤
    3.( ) 主張課徵單一土地稅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是 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4.( ) 如果已婚婦女的勞動供給彈性大於未婚婦女的勞動供給彈性,則敘述 依最適租稅理論,已婚婦女應該比未婚婦女被課徵較低的稅率 正確
    5.(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關於直轄市及縣(市)稅之特別稅課, 經議會立法課徵不得以已徵貨物稅之貨物為課徵對象 錯誤
    6.( ) 政府若要提高貨物稅的租稅收入,而且使生產者負擔較多的稅負,則貨物稅的課徵對象是 需求為有彈性但供給為無彈性之貨物
    7.( ) 租稅課徵之後,會發生轉嫁的現象;如果生產者透過市場交易活動,將全部或一部分的稅負移轉給購買者負擔,稱之為 前轉
    8.( )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財貨供給彈性愈小時,對該財貨課徵貨物稅,所產生之超額負擔會 愈小
    9.( ) 進口貨物以低於同類貨物的正常價格於本國銷售,危害我國國內產業。我國政府對這類貨物課徵的特別關稅稱為 反傾銷稅
    10.( ) 當產生外部成本時,則敘述 課徵庇古稅(Pigouvian tax)可以減少過多的私人產出,但採用庇古補貼(Pigouvian subsidy)則沒辦法減少私人產出 不正確


    我國
    1.( ) 在1999年,我國的大島指數(Oshima index)是5.50,日本是4.84 情況代表我國的所得分配相對於其他國家的所得分配較為不平均
    2.( ) 下列有關我國目前貨物稅的敘述, 為一國稅為特種銷售稅為單階段銷售稅 錯誤
    3.( ) 有關我國貨物稅的敘述,下列 歸屬國稅屬單階段消費稅訂有差別稅率 錯誤
    4.( ) 我國中央政府預算的編製機關、審議機關,以及決算審定機關,分別為 主計總處、立法院、審計部
    5.( ) 我國房屋稅以 住家用 這種用途之法定稅率最低
    6.( ) 我國現行各項社會保險中, 國民年金 開辦年度最晚
    7.( ) 我國現行稅目中, 地價稅 為縣市稅
    8.( ) 依我國現行預算法規定,行政院提出特別預算的原因不包括 依法律增設新機關
    9.( ) 依據我國現行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得視自治財政需要,開徵特別稅課,其課徵年限至多為 4年
    10.( ) 根據我國地方稅法通則規定,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為辦理自治事項,充裕財源,得在規定範圍內,就下列 所得稅 這種國稅附加徵收之


    財貨
    1.( ) 俱樂部財(club goods) 財貨,其最適數量及最適使用人數須同時決定
    2.( ) 一般而言,在相同補貼支出下,為鼓勵消費受補貼的特定財貨,應採取 價格補貼 這種補貼方式較佳
    3.( ) 公立游泳池是屬於 擁擠性公共財 這種財貨
    4.( ) 以下 公海漁藏量 這種財貨為共有資源(commons)
    5.( ) 在休閒與消費選擇的決策模型中,比較同等稅收規模的定額稅(lump sum tax)與薪資所得稅(wage income tax), 定額稅不影響財貨相對價格 正確
    6.( ) 有些具排他性的財貨其社會價值遠超過私人之評價,造成財貨若由私人提供,則數量會不足,因此改由政府提供;此一財貨可歸類為 殊價財
    7.( ) 政府對某財貨課徵消費稅後,買賣雙方負擔稅額的大小,與買賣雙方價格彈性(絕對值)的大小呈 反向關係 這種關係
    8.( ) 若以高速公路代表擁擠性財貨(congestible goods),在既定的高速公路數量下,則有關社會最適的用路人數之敘述 係由每增加一位用路人的社會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決定 正確
    9.( ) 若某一財貨一旦被提供之後,大家都可以同時且等量的消費,表示此財貨具有 非敵對性 這種特性
    10.( ) 若X財貨市場的尖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1= 100 –Q1,離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2= 75 –Q2。政府獨占事業提供每一單位財貨的成本均為50元,X財貨最高產能為75單位。依據尖峰定價法,下列敘述 尖峰時段定價為50元 離峰時段定價為50元離峰時段均衡量為25單位 錯誤


    計畫
    1.( ) A計畫現在支出100元,一年後計畫結束,回收110元。請問該計畫的內部報酬率為 10%
    2.( ) 下列有關公部門成本效益分析的敘述 為了比較產生自不同年度的淨效益,必須計算其現值影子價格修正了市場價格與邊際社會成本間因市場不完全而產生的差異成本效益分析是福利經濟學的實務應用,以評估有潛力計畫的方法 錯誤
    3.( ) 公共計畫中, 機場捷運計畫 較適合使用成本效益分析之市場價格機能予以評價
    4.( ) 民主國家議決政府支出計畫採多數決方式,一般國民可能低估其所必須負擔的租稅,而偏好政府支出增加,此現象稱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5.( ) 在一項公共投資計畫的投資可行性分析中,若其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為0.11,且社會貼現率(social discount rate)是0.085,則敘述 該計畫值得投資 正確
    6.( ) 在做成本效益分析時,利用影子價格(shadow prices)來衡量計畫所需的成本,則關於影子價格的陳述, 當衡量成本時,影子價格等於機會成本 是正確的
    7.( ) 有關零基預算(ZBB)與設計計畫預算制度(PPBS)之敘述,下列 ZBB強調以「效能、產出」為評估基礎ZBB對以往年度延續之計畫每年均重新評估PPBS重視長期、總體目標之規劃 錯誤
    8.( ) 其他情況不變,若補助款的目的是要促使地方政府增加某項特定職能的支出,則以 無限額的計畫型配合補助款(open-ended categorical matching grants) 之效果較佳
    9.( ) 政府與民間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所用的折現率(discount rate)之所以不同,是因為 政府會考慮計畫之外部性
    10.( ) 為比較不同期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之計畫,常採用 比較折現後的現金流入淨額 這種方法


    效果
    1.( ) 就業人口數增加 屬於政府公共投資計畫執行實質的效果
    2.( ) 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政府的總額補助,具有下列 所得效果 這種效果
    3.( ) 因戰爭或其他社會因素,使人們及政府設法解決既有的重要問題,其所導致政府支出增加的現象,稱之為 稽查效果(inspection effect)
    4.( ) 在不考慮休閒財的情況下,課徵比例所得稅與選擇性貨物稅之效果為 對財貨的選擇而言,比例所得稅比選擇性貨物稅更具中立性
    5.( ) 如果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政府支出隨著增加的同時,中央政府所占的比重亦愈來愈高的情形,Peacock和Wiseman稱之為 集中效果
    6.( ) 有關負所得稅制度之效果, 易造成勞動供給減少會增加政府支出可改善所得分配 錯誤
    7.( ) 其他情況不變,若補助款的目的是要促使地方政府增加某項特定職能的支出,則以 無限額的計畫型配合補助款(open-ended categorical matching grants) 之效果較佳
    8.( ) 社會安全制度往往會產生排擠私人儲蓄的情形,此稱為 財富替代效果 這種效果
    9.( ) 為達到地方政府增加特定項目之支出水準的政策目的, 無限額配合補助 補助方式的效果最佳
    10.( ) 若其他條件不變,政府以新發行公債換回舊的公債,並延長公債還本期限,則對國內經濟活動將發揮 緊縮效果 這種效果


    造成
    1.( ) 稅基的稅率彈性為負,且其絕對值較大的地方稅 這種性質之地方稅的課徵,較容易造成地方政府之間的「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2.( ) 大量發行公債所造成的公債貨幣化現象,將容易產生 物價上漲 這種效果
    3.( ) 以下 人頭稅 這種課稅方式不會造成超額負擔
    4.( ) 甲、乙、丙三人為室友。甲抽菸所得到效用之貨幣價值為3,而此舉對乙、丙造成效用損失之貨幣價值分別為5及2。經過協商後,清淨空氣的財產權歸屬於甲、乙或丙所產生之社會淨效用分別為X、Y、Z。在「高斯定理」(Coase theorem)適用的情況下, Y=Z=X 正確
    5.( ) 在自然獨占產業中, 平均成本定價法 定價方法可減輕獨占所造成的福利損失,又可避免廠商因虧損而倒閉
    6.( ) 有關共同財產資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的敘述,下列 財產權不明確使用者不必付費會造成資源過度使用 錯誤
    7.( ) 有關簡單多數決的敘述 循環多數決是由雙峰偏好造成的 正確
    8.( ) 若由地方政府獨自提供地方公共財時, 地方公共財的利益具有外溢效果 這種因素可能造成其無法達到符合經濟效率之最適量
    9.(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10.( )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若開徵10%的特種土地交易稅後,土地的所有權人抱怨課稅造成土地不含稅價格下跌10%,此種現象可稱為 租稅資本化


    稱為
    1.( ) 三個議案中,每一議案與其他兩議案進行多數決投票,結果都是一勝一敗,無法決定出最佳選擇的現象,稱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2.( ) 以公共投資計畫執行期間,各個時點利益現值總和與各個時點成本現值總和的相對大小,做為是否執行計畫判斷標準的評估方法稱為 益本比法
    3.( ) 由於戰爭或其他社會因素,迫使人們及政府尋求解決從前既有的重要問題,因而增加政府支出,稱為 稽查效果(inspection effect)
    4.( ) 因消費行為的改變使得市場上供需發生調整,結果未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只發生所得分配狀態的改變,該種類型的外部性稱為 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
    5.(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使公共投資計畫淨效益現值(present value of net benefit)為零的折現率,稱為 內部報酬率
    6.( ) 兩人在課稅前的福利水準相同,課稅後的福利水準也相同,稱為 水平的公平
    7.( ) 政府透過租稅減免的方式來取代直接支出,其所造成稅收損失的數額,即相當於政府實際支出的數額,這種租稅減免稱為 稅式支出
    8.( ) 若社會對公平之觀點是要求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某些商品,這種想法被稱為 商品平等主義(commodity egalitarianism)
    9.( ) 若課稅時,以效用犧牲的額度來評估公平的程度,並要求各個納稅者的稅後所得最後一元的邊際效用相等,則此種原則稱為 相等邊際犧牲原則
    10.( ) 假若每一世代退休者的退休金是完全由目前這一世代的工作者所資助,則此種退休金籌措財源的方式稱為 隨收隨付制


    提供
    1.( ) 波文模型(Bowen model) 說明在所有的投票者對公共財的偏好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且提供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由所有的投票者平均負擔的情況下,依多數決表決結果會得到唯一且最適的公共財提供水準
    2.( ) 下列對「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所決定之最適公共財數量的敘述 每人依受益原則分攤公共財的提供成本每人所消費的公共財數量均相同每人均同意此公共財的提供數量 錯誤
    3.( ) 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政府的總額補助,具有下列 所得效果 這種效果
    4.(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5.(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6.( ) 尼斯坎南(W. A. Niskanen)的官僚組織理論認為,官僚體系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水準G*與社會最適水準G**的關係為 G*>G**
    7.( ) 在最適公共財提供數量下,敘述 此公共財帶給社會所有成員的邊際利益未必相同 正確
    8.( ) 有些具排他性的財貨其社會價值遠超過私人之評價,造成財貨若由私人提供,則數量會不足,因此改由政府提供;此一財貨可歸類為 殊價財
    9.( ) 有關現實世界中,公共財及私有財提供之敘述 公共財由私人部門提供一定不具效率性 正確
    10.( ) 決定公共財最適提供量的條件通常被稱為 薩繆爾遜(P. Samuelson)條件


    補助
    1.( ) 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政府的總額補助,具有下列 所得效果 這種效果
    2.( ) 中央政府補助臺北市政府興建捷運,若臺北市支出1元時,則相對補助1元,但補助金額最高只有20億元。試問此種補助的型態,與 有條件配合封閉式(conditional, matching and closed-ended) 這種補助最為相似
    3.( ) 在相同每人公共支出的前提下,若中央政府想改善各地區財政餘利(fiscal residuum)的差異,應對下列 地方稅率較高者 這種地方政府給予補助
    4.( ) 在相同補助金額的情況下,分別採用總額補助與指定用途定額補助,則 總額補助 這種補助對地方政府的選擇範圍較大
    5.( ) 受補助的地方政府,通常比較偏好 非條件式(unconditional) 這種型態的補助款
    6.( ) 為達到地方政府增加特定項目之支出水準的政策目的, 無限額配合補助 補助方式的效果最佳
    7.( ) 為導正地方政府支出的利益外溢效果,應採取的補助金制度為 有條件式的配合補助
    8.( ) 相同補助金額下,實物移轉(in-kind transfer)與現金移轉(cash transfer)對於提高受補助者效用水準的效果,敘述 後者不低於前者 正確
    9.( ) 若中央政府考量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財政需要等因素,給予地方政府補助金,應採用 公式補助 這種補助方式
    10.( ) 若中央政府針對地方政府消費的X財貨給予補助,補助金額為X財貨消費金額的一半,則對於地方政府來說, X財貨消費量越多,所得到的補助款越大X財貨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所得到的補助款越大該補助方式兼具有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錯誤


    租稅
    1.( ) 財產稅 這種租稅最容易發生租稅資本化的現象
    2.( ) 「雙重紅利假說」(double dividend hypothesis)與 環境稅 這種租稅之關係最為密切
    3.( ) 下列有關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的敘述, 是指課稅收入指定做為某特定用途的租稅較缺乏財政的總體運用彈性菸品健康福利捐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 錯誤
    4.( ) 不產生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的租稅課徵方式為 定額稅
    5.( ) 主張政府課徵租稅,應使每人因繳納租稅而損失的效用相等的學說為 相等絕對犧牲(equal absolute sacrifice)
    6.( ) 地方政府的居民享有的公共支出利益與承擔的租稅成本之間的差額稱為 財政剩餘(fiscal residuum)
    7.( ) 有關租稅經濟歸宿的敘述, 是指經濟體系中租稅的最終實際負擔者 正確
    8.( ) 為了避免納稅義務人生前轉移財產以規避死後的遺產稅,特別設計 贈與稅 租稅來輔助遺產稅
    9.( ) 租稅法定歸宿等於租稅經濟歸宿時,租稅轉嫁的情況為 未發生轉嫁
    10.( ) 租稅課徵之後,會發生轉嫁的現象;如果生產者透過市場交易活動,將全部或一部分的稅負移轉給購買者負擔,稱之為 前轉


    最適
    1.( ) 在交易成本低的情況下,政府將明確的財產權不管歸屬於受污染者或污染者,透過協商,最適資源配置可達成 最適合描述有外部性情況下的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
    2.( ) 俱樂部財(club goods) 財貨,其最適數量及最適使用人數須同時決定
    3.( ) 下表顯示經濟體系內之消費者(甲、乙、丙及其他)欣賞戶外音樂會所產生之邊際利益(MB),會隨著表演次數不同而有所變動;假設戶外音樂會為純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且其邊際生產成本固定為$1,000,則戶外音樂會最適之提供數量為 0
    4.(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5.(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6.(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7.( ) 在最適憲政模型(the optimal constitution model)中,決定最適投票決議百分比的依據是 最低社會成本
    8.( ) 有關俱樂部財之特性,敘述 最適俱樂部規模與會員人數同時決定 正確
    9.( ) 私人提供的公共財數量常會低於社會的最適數量,主要的原因是 有免費享用者存在的可能性
    10.(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產生
    1.( ) 中央銀行大量購買公債 這一種情況,比較容易產生物價膨脹稅(inflation tax)的現象
    2.( ) 下列有關公部門成本效益分析的敘述 為了比較產生自不同年度的淨效益,必須計算其現值影子價格修正了市場價格與邊際社會成本間因市場不完全而產生的差異成本效益分析是福利經濟學的實務應用,以評估有潛力計畫的方法 錯誤
    3.( ) 下表顯示經濟體系內之消費者(甲、乙、丙及其他)欣賞戶外音樂會所產生之邊際利益(MB),會隨著表演次數不同而有所變動;假設戶外音樂會為純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且其邊際生產成本固定為$1,000,則戶外音樂會最適之提供數量為 0
    4.( ) 工廠排放廢水,所產生之外部性為 技術外部不經濟
    5.( ) 公共財之所以產生坐享其成(free riding)的問題係因為 個人消費該財貨的數量與其支付的價款金額無關
    6.( ) 甲、乙、丙三人為室友。甲抽菸所得到效用之貨幣價值為3,而此舉對乙、丙造成效用損失之貨幣價值分別為5及2。經過協商後,清淨空氣的財產權歸屬於甲、乙或丙所產生之社會淨效用分別為X、Y、Z。在「高斯定理」(Coase theorem)適用的情況下, Y=Z=X 正確
    7.( ) 在勞動固定且稅收相同的前提下,比較廣基銷售稅與比例所得稅的超額負擔,下列 兩者都不會產生超額負擔 正確
    8.( ) 完善的社會救助制度,容易產生 工作誘因減弱 這種現象
    9.( ) 若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的遊樂服務,其效益不僅局限於臺北市居民,其他地區的居民也可以享受到該園區所提供的服務,則表示該市立動物園產生 外溢效果 這種效果
    10.( ) 就具自然獨占性質的公營事業而言,敘述 若採用邊際成本定價法,則將產生最大的社會福利水準,但有虧損發生 正確


    成本
    1.( ) 下列有關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敘述, 如寇斯定理成立,意含著不需要政府以課稅或補貼方式來處理外部性寇斯定理要成立,通常交易協調的成本要低寇斯定理要成立,通常涉及的人數要少 錯誤
    2.( ) 比較單一稅率的廣基消費稅(T_C)與累進稅率的所得稅(T_I), T_C符合普遍課徵的性質T_C易產生稅負累退性T_I之稅務行政成本較高 錯誤
    3.( ) 地方政府的居民享有的公共支出利益與承擔的租稅成本之間的差額稱為 財政剩餘(fiscal residuum)
    4.( ) 在林達爾(E.Lindahl)均衡下,係以下列 受益原則 這種原則分攤公共財的成本
    5.( ) 存在外部性成本時,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為 可能大於零,也可能等於零
    6.( ) 依據布坎南和杜洛克(Buchanan and Tullock)之最適票決法則(optimal voting rule), 簡單多數票決 這種票決的決策成本最低
    7.(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8.( ) 若X財貨市場的尖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1= 100 –Q1,離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2= 75 –Q2。政府獨占事業提供每一單位財貨的成本均為50元,X財貨最高產能為75單位。依據尖峰定價法,下列敘述 尖峰時段定價為50元 離峰時段定價為50元離峰時段均衡量為25單位 錯誤
    9.( ) 當公共支出計畫的效益無法評估時,改以有系統地分析各種替代方案的成本,找出其中最便宜的方案,這種方式稱之為 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10.( ) 當交易協商成本為零時,明確賦予財產權的歸屬,透過污染者與被污染者雙方自願協商,能達到社會福利極大化的結果,此為下列 寇司定理(CoaseTheorem) 之論述


    課稅
    1.( ) 一般情況下,課稅的所得效果會小於替代效果 是供給學派經濟學者的主張
    2.( ) 下列有關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的敘述, 是指課稅收入指定做為某特定用途的租稅較缺乏財政的總體運用彈性菸品健康福利捐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 錯誤
    3.( ) 因課稅而導致消費者支付價格與生產者得到價格之差異稱為 稅楔(tax wedge)
    4.( ) 有關反需求彈性原則(inverse elasticity rule),下列敘述 應用在對財貨與勞務課稅 正確
    5.( ) 兩人在課稅前的福利水準相同,課稅後的福利水準也相同,稱為 水平的公平
    6.( ) 政府課稅所導致「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是指 民眾的福利損失超過政府課取的稅收
    7.( ) 為實現相等比例犧牲(equal proportional sacrifice)原則,課稅應符合 繳稅犧牲之效用占稅前總效用的比例每個人皆相等 這種條件
    8.( ) 若課稅時,以效用犧牲的額度來評估公平的程度,並要求各個納稅者的稅後所得最後一元的邊際效用相等,則此種原則稱為 相等邊際犧牲原則
    9.( ) 針對每件商品的單位價格,依一定稅率課稅,稱為 從價稅(Ad Valorem Tax)
    10.( )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若開徵10%的特種土地交易稅後,土地的所有權人抱怨課稅造成土地不含稅價格下跌10%,此種現象可稱為 租稅資本化


    價格
    1.( ) 公債價格和利率變動之關係, 呈反向關係 正確
    2.( ) 以下 價格(或金融性)外部性(pecuniary) 外部性不會造成無效率
    3.( ) 因課稅而導致消費者支付價格與生產者得到價格之差異稱為 稅楔(tax wedge)
    4.(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將市場價格加以適當調整,讓市場價格趨近於完全競爭市場價格的一種設算價格,稱之為 影子價格
    5.(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所有消費者對公共財所享用的數量與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 數量一定相同、價格不一定相同
    6.( ) 自然獨占廠商若以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定價,則 會產生虧損虧損若由政府彌補則社會福利是增是減未定為避免虧損可以採取價格等於平均成本定價 錯誤
    7.( ) 政府的計畫需要向一個獨占廠商購入商品,如此項採購使得獨占廠商要增加生產以因應,則政府應以 邊際生產成本 這種價格來做為投入的成本價格
    8.( ) 政府為鼓勵人民多吃米飯,對購買米給予補貼,如米是正常財,這種價格扭曲式補貼(price-distorting subsidies)將會 增加米的消費
    9.( ) 若政府獨占事業之固定成本為200,邊際成本為20,市場需求函數為P=100-Q,P為價格,Q為數量。在政府追求利潤最大化之下,敘述 價格為60 正確
    10.( ) 若市場需求函數為P = 100 –Q,P為價格,Q為數量,提供該財貨的平均成本AC = 300/Q,則政府獨占事業以邊際成本定價,提供數量為 100


    等於
    1.( ) 公共財的邊際社會利益曲線(marginal social benefit curve)等於 個人邊際利益曲線的垂直加總
    2.( ) 在 完全競爭市場 這種情況下,影子價格等於市場價格
    3.( ) 在做成本效益分析時,利用影子價格(shadow prices)來衡量計畫所需的成本,則關於影子價格的陳述, 當衡量成本時,影子價格等於機會成本 是正確的
    4.( ) 如果政府補貼看病的醫療費用,致使看病不用錢,則敘述 民眾看病的數量會在邊際利益(MB)等於零時的數量 正確
    5.( ) 自然獨占廠商若以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定價,則 會產生虧損虧損若由政府彌補則社會福利是增是減未定為避免虧損可以採取價格等於平均成本定價 錯誤
    6.( ) 具自然獨占性質之國營事業的「次佳定價法」(second-best pricing),就是依據 平均收益等於平均成本 定價
    7.( ) 若以高速公路代表擁擠性財貨(congestible goods),在既定的高速公路數量下,則有關社會最適的用路人數之敘述 係由每增加一位用路人的社會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決定 正確
    8.( ) 根據「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每位消費者在最適公共財數量之下所面對的租稅價格等於 個別消費者享受此公共財最後一單位的邊際利益
    9.( ) 租稅法定歸宿等於租稅經濟歸宿時,租稅轉嫁的情況為 未發生轉嫁
    10.( ) 最適污染減量(Optimal amount of pollution reduction)在 污染減量的邊際社會利益等於污染減量的邊際社會成本 這種情況下達成


    消費
    1.( ) 一般而言,下列有關消費稅課徵的敘述, 對必需品課徵是較有效率的採廣基低稅率課徵,較狹基高稅率課徵有效率採多階段加值額型課徵,較單階段毛額型課徵有效率 錯誤
    2.( ) 一般而言,在相同補貼支出下,為鼓勵消費受補貼的特定財貨,應採取 價格補貼 這種補貼方式較佳
    3.( ) 下列對「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所決定之最適公共財數量的敘述 每人依受益原則分攤公共財的提供成本每人所消費的公共財數量均相同每人均同意此公共財的提供數量 錯誤
    4.( ) 下列有關坐享其成(free riding)問題的敘述, 當財貨的消費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le)時,會發生坐享其成問題 正確
    5.( ) 公共財的市場需求曲線為個人需求曲線的垂直加總,主要是基於公共財的 消費不具敵對性 這種特性
    6.(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7.( ) 在休閒與消費選擇的決策模型中,比較同等稅收規模的定額稅(lump sum tax)與薪資所得稅(wage income tax), 定額稅不影響財貨相對價格 正確
    8.(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9.( ) 若中央政府針對地方政府消費的X財貨給予補助,補助金額為X財貨消費金額的一半,則對於地方政府來說, X財貨消費量越多,所得到的補助款越大X財貨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所得到的補助款越大該補助方式兼具有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錯誤
    10.( ) 若地方政府對X財貨的需求彈性為二,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消費X財貨提出無限額配合補助,配合款占X財貨消費金額的比重為50%,請問補助後地方政府X財貨的消費增減情形為 增加100%


    現象
    1.( ) 中央銀行大量購買公債 這一種情況,比較容易產生物價膨脹稅(inflation tax)的現象
    2.( ) 財產稅 這種租稅最容易發生租稅資本化的現象
    3.( ) 三個議案中,每一議案與其他兩議案進行多數決投票,結果都是一勝一敗,無法決定出最佳選擇的現象,稱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4.( ) 民主國家議決政府支出計畫採多數決方式,一般國民可能低估其所必須負擔的租稅,而偏好政府支出增加,此現象稱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5.( ) 同層級政府間財政能力不一致的現象,稱為 財政水平不均
    6.( ) 地方政府之間相互以減稅方式來吸引轄區外之生產要素到轄區內從事生產活動,以期增加其稅基與稅收的現象,稱之為 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7.( ) 在生產面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不同點所反映出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具有 不一定都相同 這種現象
    8.( ) 有甲乙丙三個議案,若依多數決投票結果顯示,甲議案優於乙議案,乙議案優於丙議案,丙議案優於甲議案。則稱此現象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9.( ) 有關選票交易(logrolling)的敘述 可用以解釋公共支出膨脹的現象 正確
    10.( ) 身體情況較差者選擇購買保險或申請續保,而情況良好者則不欲購買保險或續保。此一現象稱之為 逆向選擇


    議案
    1.( ) 三個議案中,每一議案與其他兩議案進行多數決投票,結果都是一勝一敗,無法決定出最佳選擇的現象,稱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2.( ) 在Hotelling主張下,依簡單多數決原則, 中位數所得者 通常為議案的真正決策者
    3.( ) 有甲乙丙三個議案,若依多數決投票結果顯示,甲議案優於乙議案,乙議案優於丙議案,丙議案優於甲議案。則稱此現象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4.( ) 有關直接民主體制下「中位數投票者定理」的敘述, 議案採兩兩表決 正確
    5.( ) 若甲、乙、丙三個議案分別獲得四分之一、十分之四、三分之一的同意票,結果乙案勝出,此係採行 最高票制(plurality voting) 這種表決方式
    6.( ) 若選民的偏好都是雙峰偏好(double-peaked preference),採用多數決決定的議案將反映下列 無法判定 的偏好
    7.( ) 根據最適憲政模型(optimal constitution model),決定議案通過之最適百分比的條件為 邊際外部成本絕對值等於邊際決策成本絕對值
    8.( ) 假設某地方政府興建垃圾焚化爐的議案,需要該地區所有居民都贊成。此種表決方式稱為 絕對無異議
    9.( ) 假設選民所得的分配與其對公共議案偏好的分配一致且皆為單峰分配。在波文模型(Bowen model)中,當所得分配為右偏(skewed to the right)分配時,則採兩兩議案簡單多數決投票所決定的公共支出水準Q*,與社會最適水準Q**間的關係為 Q*<Q**
    10.( ) 薄列克(D. Black)認為如果社會上有N個成員,每個人對議案的偏好順序呈單峰分配時,則 第(N+1)/2中位數者 的偏好能成為社會的偏好順序


    具有
    1.( ) 國防安全 這種財貨同時具有非敵對性(non-rivalry)與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的消費特性
    2.( ) 下列有關印花稅理論與實務的敘述, 印花稅的課徵以屬地主義為原則是具有流通稅性質的租稅在我國的徵收方式,有從價(定率)與從量(定額)兩種型式 錯誤
    3.( ) 下列有關所得分配的敘述, 所得分配具有公共財的性質相對於經濟效率,所得分配的公平較不易由市場機能來達成吉尼係數值愈小,所得分配愈公平 錯誤
    4.( ) 下列關於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的敘述, 政府活動的絕對量隨著時間演變而增加政府活動對國民所得的相對量隨著時間演變而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與經濟活動具有正向關係 錯誤
    5.( ) 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政府的總額補助,具有下列 所得效果 這種效果
    6.( ) 以下 注射預防針 這種活動具有外部利益
    7.( ) 在生產面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不同點所反映出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具有 不一定都相同 這種現象
    8.( ) 在完全競爭市場下,當供給曲線為水平線時,對 奢侈品 這種財貨課稅具有累進性
    9.( ) 在其他情況相同的前提下,下列有關於累進稅制之敘述, 是一種具有自動穩定機能的因子當經濟景氣擴張時,政府的稅收會大幅增加會使稅收的所得彈性大於一 錯誤
    10.( ) 在所得稅稅率為累進稅率下,課稅單位採合併申報合併計稅制度具有 符合水平公平,不符合婚姻中立性 這種特色


    地方政府
    1.( ) 財產稅制度 租稅制度較適合當作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
    2.( ) 下列 稅收占租稅能力(capacity)的比例 可反映地方政府的租稅努力(tax effort)程度
    3.( ) 主張課徵單一土地稅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是 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4.( ) 地方政府的居民享有的公共支出利益與承擔的租稅成本之間的差額稱為 財政剩餘(fiscal residuum)
    5.( ) 在相同補助金額的情況下,分別採用總額補助與指定用途定額補助,則 總額補助 這種補助對地方政府的選擇範圍較大
    6.( ) 有關中央與地方政府功能的劃分,依傳統理論, 資源配置 較適宜由地方政府執行
    7.( ) 依我國現行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地方政府所課徵的特別稅課及附加稅課,其課徵年限至多為 4年 年
    8.( ) 依據我國「財政收支劃分法」對各級政府支出之分類,關於地方政府辦理稅務、庫務、金融、公產等經費之支出屬於 財務支出
    9.( ) 其他情況不變,若補助款的目的是要促使地方政府增加某項特定職能的支出,則以 無限額的計畫型配合補助款(open-ended categorical matching grants) 之效果較佳
    10.( ) 房屋稅是我國地方政府之主要稅收來源之一,目前各地方政府對住家用房屋之房屋稅的徵收率為 1.2%


    數量
    1.( ) 俱樂部財(club goods) 財貨,其最適數量及最適使用人數須同時決定
    2.( ) 下列對「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所決定之最適公共財數量的敘述 每人依受益原則分攤公共財的提供成本每人所消費的公共財數量均相同每人均同意此公共財的提供數量 錯誤
    3.( ) 公共財之所以產生坐享其成(free riding)的問題係因為 個人消費該財貨的數量與其支付的價款金額無關
    4.(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5.(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6.( ) 公共財數量若是由眾人用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 voting)的方式決定,則 其結果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社會最適量 正確
    7.( ) 在求公共財的社會總需求曲線時,「垂直加總」個別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意義是指 在某一既定的數量之下,每位消費者願付價格的加總
    8.(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所有消費者對公共財所享用的數量與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 數量一定相同、價格不一定相同
    9.(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10.( ) 在最適公共財提供數量下,敘述 此公共財帶給社會所有成員的邊際利益未必相同 正確


    現值
    1.( ) 下列有關公部門成本效益分析的敘述 為了比較產生自不同年度的淨效益,必須計算其現值影子價格修正了市場價格與邊際社會成本間因市場不完全而產生的差異成本效益分析是福利經濟學的實務應用,以評估有潛力計畫的方法 錯誤
    2.( ) 以公共投資計畫執行期間,各個時點利益現值總和與各個時點成本現值總和的相對大小,做為是否執行計畫判斷標準的評估方法稱為 益本比法
    3.( ) 以成本效益分析求算效益之現值時,其中的效益現值所表達之意義 所代表數值不一定是名目,也不一定是實質 正確
    4.(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使公共投資計畫淨效益現值(present value of net benefit)為零的折現率,稱為 內部報酬率
    5.( ) 多期之「成本效益分析」常須計算「現值」(present value, PV),有關現值之敘述 折現率愈高,則未來回收之現值愈低 正確
    6.( ) 成本效益分析中之效益成本比是指 效益現值除以成本現值
    7.( ) 有關成本效益分析之三種評估準則〔益本比準則(B/C)、淨效益現值準則(NPV)、內部報酬率準則(IRR)〕的敘述, 內部報酬率的計算與市場利率無關 正確
    8.( ) 使投資計畫淨利益現值等於零的折現率,稱為 內部報酬率
    9.( ) 若一項公共投資計畫的社會效益現值為1,100億元,社會成本現值為1,000億元,則敘述 該計畫值得投資 正確
    10.( ) 現值(present value)是成本效益分析常用的觀念。請問敘述 折現率越高,折現因子越高 正確


    偏好
    1.( ) 波文模型(Bowen model) 說明在所有的投票者對公共財的偏好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且提供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由所有的投票者平均負擔的情況下,依多數決表決結果會得到唯一且最適的公共財提供水準
    2.( ) 中位數選民定理在 選民為單峰偏好 條件下成立
    3.( ) 民主國家議決政府支出計畫採多數決方式,一般國民可能低估其所必須負擔的租稅,而偏好政府支出增加,此現象稱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4.( ) 有關公共選擇中「單峰偏好」的敘述,下列 投票者效用曲線不可能為V型曲線 正確
    5.( ) 有關投票制度中巴累托原則(Pareto Principle)的敘述, 若所有選民皆偏好方案A勝過方案B,則結果便不應該是方案B獲選 正確
    6.( ) 有關簡單多數決的敘述 循環多數決是由雙峰偏好造成的 正確
    7.( ) 受補助的地方政府,通常比較偏好 非條件式(unconditional) 這種型態的補助款
    8.( ) 若個別選民的偏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且全體選民之偏好呈現不對稱分配,則採用多數決表決結果將反映 中位數選民(median voter) 的偏好
    9.( ) 若選民對政府提供的公共勞務呈現單峰偏好型態(single-peaked preference),表示 選民對公共勞務有一個主觀認定的最佳水準
    10.( ) 若選民的偏好都是雙峰偏好(double-peaked preference),採用多數決決定的議案將反映下列 無法判定 的偏好


    公債
    1.( ) 中央銀行大量購買公債 這一種情況,比較容易產生物價膨脹稅(inflation tax)的現象
    2.( ) 一般而論,長期公債與短期公債相比,長期公債具 流動性較低,票面利率較高 這種特性
    3.( ) 大量發行公債所造成的公債貨幣化現象,將容易產生 物價上漲 這種效果
    4.( ) 公債依存度係指公債收入占 政府歲出 的比率
    5.( ) 公債價格和利率變動之關係, 呈反向關係 正確
    6.( ) 主張公債存在代際間負擔移轉者為 古典學派
    7.( ) 古典學派對發行公債的主張為 完全反對
    8.( ) 在下列 公債取得之財源用於政府經常支出 這種情況下,預算赤字會造成未來世代的負擔
    9.( ) 在經濟繁榮且有發生通貨膨脹之虞時,公債之發行應以 個人 為銷售對象較佳
    10.( ) 若其他條件不變,政府以新發行公債換回舊的公債,並延長公債還本期限,則對國內經濟活動將發揮 緊縮效果 這種效果


    屬於
    1.( ) 人們發現自己屬於高風險族群後,才會去購買保險 不屬於保險市場之道德危機(moral hazard)的範例
    2.( ) 民意代表 屬於政治鐵三角之一
    3.( ) 降低所得稅稅率,增進工作誘因 屬於供給面經濟學的財政主張
    4.( ) 國民住宅 屬於殊價財
    5.( ) 就業人口數增加 屬於政府公共投資計畫執行實質的效果
    6.( ) 山坡地因濫墾、濫伐造成地表裸露及水土保持功能喪失,一旦發生豪大雨時容易產生土石流,造成許多生命及財產的威脅,這些濫墾、濫伐所造成的結果是屬於 外部成本
    7.( ) 民國98年初,政府對每位國民發放新臺幣3,600元的消費券,是屬於 擴張的財政政策 這種政策
    8.( ) 有關公共選擇中「利益團體」的敘述, 利益團體屬於公共選擇中鐵三角的成員 正確
    9.( ) 我國現行之統籌分配款制度是屬於 稅收分享(tax sharing)
    10.( ) 我國現行稅目中,屬於國稅的是 菸酒稅


    稅收
    1.( ) 房屋稅 這種稅收,就納稅人而言,稅負一定會逐年遞減
    2.( ) 下列有關拉佛曲線(Laffer curve)的敘述 是供給面經濟學的主要理論根據目的在顯示稅率的變化,對於稅收所造成的影響在超過一定稅率(最適稅率)後,稅率越高,工作意願逐漸下降,反使稅收逐漸減少 錯誤
    3.( ) 下列 稅收占租稅能力(capacity)的比例 可反映地方政府的租稅努力(tax effort)程度
    4.( ) 由部分均衡分析可知,在非完全競爭市場中,若政府要得到相同之稅收,從價稅和從量稅所造成之市場效率損失為 從價稅較小
    5.( ) 地方政府之間相互以減稅方式來吸引轄區外之生產要素到轄區內從事生產活動,以期增加其稅基與稅收的現象,稱之為 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6.( ) 在休閒與消費選擇的決策模型中,比較同等稅收規模的定額稅(lump sum tax)與薪資所得稅(wage income tax), 定額稅不影響財貨相對價格 正確
    7.( ) 在其他情況相同的前提下,下列有關於累進稅制之敘述, 是一種具有自動穩定機能的因子當經濟景氣擴張時,政府的稅收會大幅增加會使稅收的所得彈性大於一 錯誤
    8.( ) 在勞動固定且稅收相同的前提下,比較廣基銷售稅與比例所得稅的超額負擔,下列 兩者都不會產生超額負擔 正確
    9.( ) 有關不動產財產稅的敘述,下列 稅收適合劃歸地方政府 是一種穩定的財政收入納稅人的遵循成本大多不高 錯誤
    10.( ) 我國 土地增值稅 地方稅,依法應將部分稅收交由中央再統籌分配給地方


    所得
    1.( ) 一個工作者每個月稅前所得是50,000元,每個月要支付所得稅5,000元,退休後每個月可領取退休金22,500元,則 淨替代率(net replacement rate)是50% 正確
    2.( ) 下列有關定額稅(lump-sum tax)的敘述, 無論所得的高低,每人均負擔相同的稅額不會造成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具有累退稅的性質 錯誤
    3.( ) 甲、乙、丙三人為室友。甲抽菸所得到效用之貨幣價值為3,而此舉對乙、丙造成效用損失之貨幣價值分別為5及2。經過協商後,清淨空氣的財產權歸屬於甲、乙或丙所產生之社會淨效用分別為X、Y、Z。在「高斯定理」(Coase theorem)適用的情況下, Y=Z=X 正確
    4.( ) 地方財政上所稱的「捕蠅紙效果」(flypaper effect)是指 社區每增加1元的無條件補助,所增加的公共支出比社區所得增加1元的效果來得大
    5.( ) 地區獲得1元補助所增加的公共支出金額,常比該地區所得增加1元所增加的公共支出為高,學者稱此一現象為 捕蠅紙效果 這種效果
    6.( )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之下,若甲有課稅所得200元,乙有課稅所得500元,而甲乙均要負擔50元的所得稅,請問敘述 此所得稅具有定額稅(lump-sum tax)的性質 正確
    7.( ) 有關「線性累進所得稅」的敘述, 有免稅所得的設計 正確
    8.( ) 有關國民年金保險所採用的「隨收隨付」制,敘述 由目前工作人口之所得提撥目前退休者之退休金 正確
    9.( ) 有關最低稅負(alternative minimum tax)的敘述 是讓適用租稅減免規定而繳納較低所得稅負或完全免納所得稅之公司及個人,至少負擔一定比例之所得稅 正確
    10.( ) 所得於發生時,採取一定的稅率扣取稅款,不必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中辦理結算申報,稱之為 分離課稅


    負擔
    1.( ) 布坎南(J. Buchanan) 認為,公債融通是否產生代際的負擔移轉,需視其用途而定
    2.( ) 下列有關定額稅(lump-sum tax)的敘述, 無論所得的高低,每人均負擔相同的稅額不會造成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具有累退稅的性質 錯誤
    3.( ) 民主國家議決政府支出計畫採多數決方式,一般國民可能低估其所必須負擔的租稅,而偏好政府支出增加,此現象稱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4.( ) 在下列 公債取得之財源用於政府經常支出 這種情況下,預算赤字會造成未來世代的負擔
    5.( ) 有關租稅經濟歸宿的敘述, 是指經濟體系中租稅的最終實際負擔者 正確
    6.( ) 政府若要提高貨物稅的租稅收入,而且使生產者負擔較多的稅負,則貨物稅的課徵對象是 需求為有彈性但供給為無彈性之貨物
    7.( ) 若進口商將進口關稅完全轉嫁給零售商負擔,則此種轉嫁方式稱為 前轉
    8.( ) 租稅課徵之後,會發生轉嫁的現象;如果生產者透過市場交易活動,將全部或一部分的稅負移轉給購買者負擔,稱之為 前轉
    9.( ) 斟酌納稅人所受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的利益,使其負擔租稅者為 應益課稅
    10.( ) 選擇適當的折現率後,算出公共投資計畫之利益現值總和及成本現值總和。各計畫的成本都在政府預算範圍內,若政府預算只能負擔一項計畫的執行, 益本比等於2.5 應優先執行


    方式
    1.( ) 一般而言,在相同補貼支出下,為鼓勵消費受補貼的特定財貨,應採取 價格補貼 這種補貼方式較佳
    2.( ) 下列有關印花稅理論與實務的敘述, 印花稅的課徵以屬地主義為原則是具有流通稅性質的租稅在我國的徵收方式,有從價(定率)與從量(定額)兩種型式 錯誤
    3.( ) 下列有關獨占廠商之敘述 獨占廠商之產量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少獨占廠商之定價方式會產生效率損失,所以社會福利會比完全競爭市場來得低獨占廠商之定價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高 錯誤
    4.( ) 公共財數量若是由眾人用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 voting)的方式決定,則 其結果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社會最適量 正確
    5.( ) 由全社會角度而言,透過 一致同意原則 這種投票方式,一定能提高社會福利
    6.( ) 地方政府之間相互以減稅方式來吸引轄區外之生產要素到轄區內從事生產活動,以期增加其稅基與稅收的現象,稱之為 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7.( ) 政府利用減稅或增加支出的方式,以化解預算盈餘,提升社會福利,此結果稱為 財政紅利(fiscal dividend)
    8.( ) 為達到地方政府增加特定項目之支出水準的政策目的, 無限額配合補助 補助方式的效果最佳
    9.( ) 若中央政府針對地方政府消費的X財貨給予補助,補助金額為X財貨消費金額的一半,則對於地方政府來說, X財貨消費量越多,所得到的補助款越大X財貨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所得到的補助款越大該補助方式兼具有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 錯誤
    10.( ) 若進口商將進口關稅完全轉嫁給零售商負擔,則此種轉嫁方式稱為 前轉


    情況
    1.( ) 中央銀行大量購買公債 這一種情況,比較容易產生物價膨脹稅(inflation tax)的現象
    2.( ) 工廠冒出黑煙造成附近居民呼吸器官的疾病增加,在此情況下,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不易適用的原因是 交易成本過大
    3.( ) 在 完全競爭市場 這種情況下,影子價格等於市場價格
    4.(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退休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就業人口增加 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個人保費費率(或社會安全稅)調降(其他條件不變下)
    5.( ) 在不考慮休閒財的情況下,課徵比例所得稅與選擇性貨物稅之效果為 對財貨的選擇而言,比例所得稅比選擇性貨物稅更具中立性
    6.( ) 在其他情況相同的前提下,下列有關於累進稅制之敘述, 是一種具有自動穩定機能的因子當經濟景氣擴張時,政府的稅收會大幅增加會使稅收的所得彈性大於一 錯誤
    7.( ) 在相同補助金額的情況下,分別採用總額補助與指定用途定額補助,則 總額補助 這種補助對地方政府的選擇範圍較大
    8.( ) 其他情況不變,若補助款的目的是要平衡不同地方政府間的「水平財政不均」(horizontal fiscal inequality),則 一般總額補助款(general lump-sum grants) 之效果較佳
    9.( ) 政府興建高速公路,使得交通情況改善,用路人的交通成本降低帶來利益,這可稱為 源生性次級利益(stemming secondary benefit)
    10.( ) 租稅法定歸宿等於租稅經濟歸宿時,租稅轉嫁的情況為 未發生轉嫁


    公共支出
    1.( ) 財政幻覺 說明人民對公共支出產生的利益有高估的現象
    2.( ) 華格納法則(Wagner&apos s law) 說明政府公共支出與經濟活動的關係
    3.( ) 公共支出計畫,透過受益者對受損者的潛在補償,而使社會淨利益增加,稱為 希克斯.卡多爾(Hicks-Kaldor)準則
    4.( ) 地方財政上所稱的「捕蠅紙效果」(flypaper effect)是指 社區每增加1元的無條件補助,所增加的公共支出比社區所得增加1元的效果來得大
    5.( ) 在簡單(封閉體系)凱因斯學派模型中,政府採取擴大公共支出的財政政策,則關於其乘數之敘述, 比採降低所得稅財政政策的乘數來得大 正確
    6.( ) 有關選票交易(logrolling)的敘述 可用以解釋公共支出膨脹的現象 正確
    7.( ) 個人享有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減去個人租稅負擔的差額,布坎南(J.M. Buchanan)將它稱之為 財政餘利(fiscal residuum)
    8.( ) 假設選民所得的分配與其對公共議案偏好的分配一致且皆為單峰分配。在波文模型(Bowen model)中,當所得分配為右偏(skewed to the right)分配時,則採兩兩議案簡單多數決投票所決定的公共支出水準Q*,與社會最適水準Q**間的關係為 Q*<Q**
    9.( ) 華格納解釋公共支出不斷成長之主要因素為 對公共支出之需求所得彈性高
    10.( ) 當公共支出計畫面臨不確定因素時, 若以保險方式降低風險,保險費用應計入成本在市場上購買保險,發生事故時由保險公司理賠應將該不確定因素納入成本效益中 錯誤


    稱之


    規定
    1.( ) 下列有關我國「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的相關規定, 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的基本所得額,必須在新臺幣200萬元以上者才適用該條例營利事業之基本所得額的稅率,最低不得低於10%個人之基本所得額的稅率為20% 錯誤
    2.( ) 有關全民健康保險之保費收入, 性質上是屬於薪工稅 投保金額分級表有上限之規定具累退性質 錯誤
    3.( ) 我國公共債務法所規定之債務餘額不含 中央銀行發行國庫券
    4.( ) 依我國現行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地方政府所課徵的特別稅課及附加稅課,其課徵年限至多為 4年 年
    5.(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規定,關於縣(市)徵起之土地增值稅由中央統籌分配的敘述,下列 在縣(市)徵起之收入百分之二十,應繳由中央統籌分配受分配地方政府就分得部分,應列為當年度稅課收入由中央統籌分配之款項,應以總額百分之六列為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其餘列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 錯誤
    6.(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關於直轄市及縣(市)稅之特別稅課, 適應地方自治之需要 錯誤
    7.( ) 依稅法規定,自用住宅用地在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三公畝部分,其地價稅稅率為 千分之二
    8.( ) 依照我國現行公共債務法規定,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之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每年度舉債額度,不得超過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之 15%
    9.( ) 依據我國現行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得視自治財政需要,開徵特別稅課,其課徵年限至多為 4年
    10.( )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有關跨國間的直接稅與間接稅之國際租稅調和原則為 直接稅採生產地課徵原則,間接稅採消費地課徵原則


    社會
    1.( ) 下列關於羅斯(Rawls)式的社會福利函數之敘述, 考慮經濟能力的不平等性社會應使最低福利水準的人,效用極大化使社會成員的享受機會均等 錯誤
    2.( ) 公共支出計畫,透過受益者對受損者的潛在補償,而使社會淨利益增加,稱為 希克斯.卡多爾(Hicks-Kaldor)準則
    3.( ) 由全社會角度而言,透過 一致同意原則 這種投票方式,一定能提高社會福利
    4.( ) 甲、乙、丙三人為室友。甲抽菸所得到效用之貨幣價值為3,而此舉對乙、丙造成效用損失之貨幣價值分別為5及2。經過協商後,清淨空氣的財產權歸屬於甲、乙或丙所產生之社會淨效用分別為X、Y、Z。在「高斯定理」(Coase theorem)適用的情況下, Y=Z=X 正確
    5.( ) 所謂社會平衡點是指 社會無差異曲線與社會生產可能曲線的切點
    6.( ) 若以高速公路代表擁擠性財貨(congestible goods),在既定的高速公路數量下,則有關社會最適的用路人數之敘述 係由每增加一位用路人的社會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決定 正確
    7.( ) 若社會上只有甲、乙兩人,而且甲的效用水準為U甲=100,乙的效用水準為U乙=60。在羅爾斯社會福利函數的概念下(Rawlsia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目前社會的福利水準為 60
    8.( ) 若社會對公平之觀點是要求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某些商品,這種想法被稱為 商品平等主義(commodity egalitarianism)
    9.( ) 假設社會上只有A、B二人,UA與UB分別代表其效用水準。W1,W2,W3為社會的福利水準,mm為總效用可能曲線(grand utility possibility frontier)。下列敘述 c點既滿足經濟效率之條件,又能極大化社會福利 正確
    10.( ) 假設社會上有兩個人,一個是計程車司機另一個是一般乘客。當政府興建捷運完工後,乘客因為交通時間縮短且費用較低,可以增加300單位的效用;計程車司機則因為長程旅客減少使收入減少,會降低150單位的效用,試問政府興建捷運的政策對於社會福利之影響為 根據Kaldor 補償原則可得知社會福利提高


    所得稅
    1.( ) 一個工作者每個月稅前所得是50,000元,每個月要支付所得稅5,000元,退休後每個月可領取退休金22,500元,則 淨替代率(net replacement rate)是50% 正確
    2.( ) 下列有關所得稅與消費稅的敘述, 所得稅較消費稅的稅基,多出了儲蓄的部分所得稅多採累進稅率,消費稅多採比例稅率所得稅較不易轉嫁,消費稅較容易轉嫁 錯誤
    3.( ) 比較單一稅率的廣基消費稅(T_C)與累進稅率的所得稅(T_I), T_C符合普遍課徵的性質T_C易產生稅負累退性T_I之稅務行政成本較高 錯誤
    4.( ) 在不考慮休閒財的情況下,課徵比例所得稅與選擇性貨物稅之效果為 對財貨的選擇而言,比例所得稅比選擇性貨物稅更具中立性
    5.( )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之下,若甲有課稅所得200元,乙有課稅所得500元,而甲乙均要負擔50元的所得稅,請問敘述 此所得稅具有定額稅(lump-sum tax)的性質 正確
    6.( ) 在勞動固定且稅收相同的前提下,比較廣基銷售稅與比例所得稅的超額負擔,下列 兩者都不會產生超額負擔 正確
    7.( ) 在簡單(封閉體系)凱因斯學派模型中,政府採取擴大公共支出的財政政策,則關於其乘數之敘述, 比採降低所得稅財政政策的乘數來得大 正確
    8.( ) 有關「廣基」所得稅的敘述, a.b.c. 正確
    9.( ) 有關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之敘述, 其財源包括所得稅、貨物稅等,且由財政部掌管 正確
    10.( ) 有關最低稅負(alternative minimum tax)的敘述 是讓適用租稅減免規定而繳納較低所得稅負或完全免納所得稅之公司及個人,至少負擔一定比例之所得稅 正確


    現行


    相同
    1.( ) 一般而言,在相同補貼支出下,為鼓勵消費受補貼的特定財貨,應採取 價格補貼 這種補貼方式較佳
    2.( ) 一般習慣常採用多數決的表決方式,其主要假設為 每個人的效用函數相同
    3.( ) 下列有關公共財特性的敘述, 消費者對公共財的消費量均相同,但每人對公共財的評價卻不一定相同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財(public provision)不一定表示公共財係由政府生產(public production)純粹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會因為市場情況及技術狀態的改變,而不再被歸類為純粹公共財 錯誤
    4.( ) 比例稅制是指 隨著稅基的擴大,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相同且維持不變 而言
    5.( ) 由部分均衡分析可知,在非完全競爭市場中,若政府要得到相同之稅收,從價稅和從量稅所造成之市場效率損失為 從價稅較小
    6.( ) 在生產面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不同點所反映出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具有 不一定都相同 這種現象
    7.(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所有消費者對公共財所享用的數量與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 數量一定相同、價格不一定相同
    8.(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9.( ) 在相同每人公共支出的前提下,若中央政府想改善各地區財政餘利(fiscal residuum)的差異,應對下列 地方稅率較高者 這種地方政府給予補助
    10.( ) 在相同補助金額的情況下,分別採用總額補助與指定用途定額補助,則 總額補助 這種補助對地方政府的選擇範圍較大


    主要


    是指
    1.( ) 下列有關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的敘述, 是指課稅收入指定做為某特定用途的租稅較缺乏財政的總體運用彈性菸品健康福利捐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 錯誤
    2.( ) 比例稅制是指 隨著稅基的擴大,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相同且維持不變 而言
    3.( ) 地方財政上所稱的「捕蠅紙效果」(flypaper effect)是指 社區每增加1元的無條件補助,所增加的公共支出比社區所得增加1元的效果來得大
    4.(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影子價格(shadow price)是指 商品的邊際社會成本
    5.( ) 在求公共財的社會總需求曲線時,「垂直加總」個別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意義是指 在某一既定的數量之下,每位消費者願付價格的加總
    6.( ) 成本效益分析中之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指 使得一計畫的淨現值為零之折現率
    7.( ) 成本效益分析中之效益成本比是指 效益現值除以成本現值
    8.( ) 有關租稅經濟歸宿的敘述, 是指經濟體系中租稅的最終實際負擔者 正確
    9.( ) 所謂「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 )是指 政府對於相同的所得者的稅賦或補貼應相同,就是公平
    10.( ) 所謂「程序公平」(process equity)是指 依照規矩行事(play by the rules)


    結果
    1.( ) 波文模型(Bowen model) 說明在所有的投票者對公共財的偏好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且提供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由所有的投票者平均負擔的情況下,依多數決表決結果會得到唯一且最適的公共財提供水準
    2.( ) 三個議案中,每一議案與其他兩議案進行多數決投票,結果都是一勝一敗,無法決定出最佳選擇的現象,稱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3.( ) 公共財數量若是由眾人用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 voting)的方式決定,則 其結果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社會最適量 正確
    4.( ) 因消費行為的改變使得市場上供需發生調整,結果未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只發生所得分配狀態的改變,該種類型的外部性稱為 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
    5.( ) 有關投票制度中巴累托原則(Pareto Principle)的敘述, 若所有選民皆偏好方案A勝過方案B,則結果便不應該是方案B獲選 正確
    6.( ) 政府利用減稅或增加支出的方式,以化解預算盈餘,提升社會福利,此結果稱為 財政紅利(fiscal dividend)
    7.( ) 若甲、乙、丙三個議案分別獲得四分之一、十分之四、三分之一的同意票,結果乙案勝出,此係採行 最高票制(plurality voting) 這種表決方式
    8.( ) 若個別選民的偏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且全體選民之偏好呈現不對稱分配,則採用多數決表決結果將反映 中位數選民(median voter) 的偏好
    9.( ) 假設一個社區有甲、乙、丙三位投票者,他們對(水庫、學校、道路)三種公共財偏好排序分別為甲是(1, 3, 2)、乙是(2, 1, 3)、丙是(3, 2, 1);1表示偏好順序為最高,以此類推。針對水庫及學校來投票時,則多數決的結果顯示 學校 勝出
    10.( ) 當交易協商成本為零時,明確賦予財產權的歸屬,透過污染者與被污染者雙方自願協商,能達到社會福利極大化的結果,此為下列 寇司定理(CoaseTheorem) 之論述


    提高
    1.( ) 1970年代,提出「稅率提高反而會使政府稅收減少」經驗法則的供給學派經濟學家是 拉佛(A. Laffer)
    2.( ) 公營事業民營化(privatization)的最主要的理由是 提高公營事業之經營效率
    3.( ) 由全社會角度而言,透過 一致同意原則 這種投票方式,一定能提高社會福利
    4.(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平均每一工作者所負擔的退休人數增加 這種情況會促使個人保費或社會安全稅提高(其他條件不變下)
    5.( ) 政府若要提高貨物稅的租稅收入,而且使生產者負擔較多的稅負,則貨物稅的課徵對象是 需求為有彈性但供給為無彈性之貨物
    6.( ) 若G表政府支出,T表政府稅收,若政府要消除「緊縮缺口」,所採行的財政政策應為 提高G,降低T
    7.( ) 納稅人常極力爭取政府支出的擴大,而忽視公共支出增加將會引起稅負提高,稱之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8.( ) 假定其他情況不變,若一封閉經濟體系面臨大量失業及通貨膨脹,則 提高所得稅稅率 這種財政政策較能有效抑制通貨膨脹
    9.( ) 假設社會上有兩個人,一個是計程車司機另一個是一般乘客。當政府興建捷運完工後,乘客因為交通時間縮短且費用較低,可以增加300單位的效用;計程車司機則因為長程旅客減少使收入減少,會降低150單位的效用,試問政府興建捷運的政策對於社會福利之影響為 根據Kaldor 補償原則可得知社會福利提高
    10.( ) 累進稅制是指 平均稅率隨著稅基增加而提高 而言


    假設
    1.( ) 一般習慣常採用多數決的表決方式,其主要假設為 每個人的效用函數相同
    2.( ) 下表顯示經濟體系內之消費者(甲、乙、丙及其他)欣賞戶外音樂會所產生之邊際利益(MB),會隨著表演次數不同而有所變動;假設戶外音樂會為純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且其邊際生產成本固定為$1,000,則戶外音樂會最適之提供數量為 0
    3.( ) 假設A財貨的市場需求曲線為一垂直線,今政府對A財貨的生產者課徵一從量貨物稅,則敘述 消費者將會完全負擔此一租稅 正確
    4.( ) 假設X財貨的市場供給線是一條水平線,市場需求線是一條負斜率的直線。原先市場均衡價格是5元,均衡交易量是8單位。現若政府對該財貨的供給者課徵每單位稅額為10元的從量稅,假設稅後均衡交易量為6單位,試問以下 超額負擔10元 正確
    5.( ) 假設一個人一生,可分為2期,一為工作時,一為退休以後,第1期所得為Y,而第2期則靠第1期儲蓄及其所產生之利息所得生活,且第1期消費為C1,第2期為C2;若政府對利息課徵所得稅,則就替代效果而言, 有利於第1期消費 正確
    6.( ) 假設一個社區有甲、乙、丙三位投票者,他們對(水庫、學校、道路)三種公共財偏好排序分別為甲是(1, 3, 2)、乙是(2, 1, 3)、丙是(3, 2, 1);1表示偏好順序為最高,以此類推。針對水庫及學校來投票時,則多數決的結果顯示 學校 勝出
    7.( ) 假設地方政府所購買的X,Y財貨均為正常財,當中央政府提供100萬元的總額補助款時,則關於地方政府購買行為的敘述 補助後X,Y財貨的購買均會增加 正確
    8.( ) 假設地方政府原有預算100萬元消費X, Y財貨,兩財貨的所得彈性均為1,X, Y財貨的價格均為一元。若中央政府提供補助款100萬,則敘述 補助後地方政府X, Y財貨消費各增加100% 正確
    9.( ) 假設在經濟體系中資本是唯一生產要素,且可以在A、B兩地區間自由移動。若A地區對資本課徵要素稅,而B地區所使用的資本則不課稅。則敘述 兩地區資本的稅後報酬相同 正確
    10.( ) 假設兩人得自一公共財X之邊際效益固定分別為$3和$2,而此公共財之邊際生產成本為遞增(第一單位$1,第二單位$2,第三單位$3,以此類推),請問此公共財之最適量為 5


    市場
    1.( ) 一般而言,在完全競爭市場下,當有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時,下列敘述 市場產出水準小於社會最適產出水準 正確
    2.( ) 下列有關公部門成本效益分析的敘述 為了比較產生自不同年度的淨效益,必須計算其現值影子價格修正了市場價格與邊際社會成本間因市場不完全而產生的差異成本效益分析是福利經濟學的實務應用,以評估有潛力計畫的方法 錯誤
    3.(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4.(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5.( ) 因消費行為的改變使得市場上供需發生調整,結果未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只發生所得分配狀態的改變,該種類型的外部性稱為 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
    6.( ) 在獨占市場下,若有生產上的外部成本存在,則敘述 市場的產出水準可能會大於、等於或小於最有效率的產出水準 正確
    7.( ) 在醫療市場上,第三者付費(third-party payment)制度將會 誘使更多的醫療資源投入,超過有效率的市場數量
    8.( ) 若每名失業者對一天休閒的評價都是1,000元,市場上每名勞動者一天工資率為2,000元。估算一項公共建設計畫的成本時,政府僱用原來為失業的勞動力10名工作3天,則有關這些勞動力機會成本的敘述, 機會成本為3萬元 正確
    9.( ) 若無外部性,則 完全競爭 這種市場的產品價格,可以代表該產品的影子價格
    10.( ) 若X財貨市場的尖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1= 100 –Q1,離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2= 75 –Q2。政府獨占事業提供每一單位財貨的成本均為50元,X財貨最高產能為75單位。依據尖峰定價法,下列敘述 尖峰時段定價為50元 離峰時段定價為50元離峰時段均衡量為25單位 錯誤


    超額負擔
    1.( ) 下列有關定額稅(lump-sum tax)的敘述, 無論所得的高低,每人均負擔相同的稅額不會造成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具有累退稅的性質 錯誤
    2.( ) 不產生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的租稅課徵方式為 定額稅
    3.( ) 以下 人頭稅 這種課稅方式不會造成超額負擔
    4.( ) 在勞動固定且稅收相同的前提下,比較廣基銷售稅與比例所得稅的超額負擔,下列 兩者都不會產生超額負擔 正確
    5.( ) 有關課徵貨物稅所造成超額負擔(EB)與稅率(t)的關係, EB與t的平方倍呈正相關 正確
    6.( ) 所謂有效率的租稅(efficient tax)指的是 租稅的超額負擔最小
    7.( ) 政府對薪資所得課稅會造成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的發生,主要是因為 它改變了消費與休閒的相對價格
    8.( ) 政府課稅所導致「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是指 民眾的福利損失超過政府課取的稅收
    9.( ) 假設X財貨的市場供給線是一條水平線,市場需求線是一條負斜率的直線。原先市場均衡價格是5元,均衡交易量是8單位。現若政府對該財貨的供給者課徵每單位稅額為10元的從量稅,假設稅後均衡交易量為6單位,試問以下 超額負擔10元 正確
    10.( )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財貨供給彈性愈小時,對該財貨課徵貨物稅,所產生之超額負擔會 愈小


    補貼
    1.( ) 一般而言,在相同補貼支出下,為鼓勵消費受補貼的特定財貨,應採取 價格補貼 這種補貼方式較佳
    2.( ) 下列有關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敘述, 如寇斯定理成立,意含著不需要政府以課稅或補貼方式來處理外部性寇斯定理要成立,通常交易協調的成本要低寇斯定理要成立,通常涉及的人數要少 錯誤
    3.( ) 在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方法中, 對污染者進行補貼 比較有可能會產生道德或公平爭議
    4.( ) 所謂「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 )是指 政府對於相同的所得者的稅賦或補貼應相同,就是公平
    5.( ) 政府為鼓勵人民多吃米飯,對購買米給予補貼,如米是正常財,這種價格扭曲式補貼(price-distorting subsidies)將會 增加米的消費
    6.( ) 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是 對所得低於一定水準以下的個人或家庭所給予的一種補貼
    7.( ) 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是指 對低於貧窮水準者給予補貼
    8.( ) 理論上,實物補貼(in-kind subsidy)帶給消費者的滿意度不會比現金補貼(cash subsidy)來得好,但有些政府仍採用實物補貼,其可能的理由為 採用實物補貼較有可能抑制非貧窮者去詐領補助金
    9.( ) 當產生外部成本時,則敘述 課徵庇古稅(Pigouvian tax)可以減少過多的私人產出,但採用庇古補貼(Pigouvian subsidy)則沒辦法減少私人產出 不正確


    稅率
    1.( ) 稅基的稅率彈性為負,且其絕對值較大的地方稅 這種性質之地方稅的課徵,較容易造成地方政府之間的「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2.( ) 1970年代,提出「稅率提高反而會使政府稅收減少」經驗法則的供給學派經濟學家是 拉佛(A. Laffer)
    3.( ) 一般而言,下列有關消費稅課徵的敘述, 對必需品課徵是較有效率的採廣基低稅率課徵,較狹基高稅率課徵有效率採多階段加值額型課徵,較單階段毛額型課徵有效率 錯誤
    4.( ) 下列有關所得稅與消費稅的敘述, 所得稅較消費稅的稅基,多出了儲蓄的部分所得稅多採累進稅率,消費稅多採比例稅率所得稅較不易轉嫁,消費稅較容易轉嫁 錯誤
    5.( ) 下列有關拉佛曲線(Laffer curve)的敘述 是供給面經濟學的主要理論根據目的在顯示稅率的變化,對於稅收所造成的影響在超過一定稅率(最適稅率)後,稅率越高,工作意願逐漸下降,反使稅收逐漸減少 錯誤
    6.( ) 比例稅制是指 隨著稅基的擴大,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相同且維持不變 而言
    7.( ) 卡多爾(N. Kaldor)所主張的支出稅(expenditure tax)(或稱綜合消費稅),不具有 採比例稅率 這種性質
    8.( ) 如果已婚婦女的勞動供給彈性大於未婚婦女的勞動供給彈性,則敘述 依最適租稅理論,已婚婦女應該比未婚婦女被課徵較低的稅率 正確
    9.( ) 依稅法規定,自用住宅用地在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三公畝部分,其地價稅稅率為 千分之二
    10.( ) 所得於發生時,採取一定的稅率扣取稅款,不必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中辦理結算申報,稱之為 分離課稅


    支出
    1.( ) 失業與貧戶救濟支出 屬於移轉性支出
    2.( ) A計畫現在支出100元,一年後計畫結束,回收110元。請問該計畫的內部報酬率為 10%
    3.( ) 一個計畫今天要支出110萬元,一年後可回收121萬元,其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為 10%
    4.( ) 一般而言,在相同補貼支出下,為鼓勵消費受補貼的特定財貨,應採取 價格補貼 這種補貼方式較佳
    5.( ) 下列有關政府支出的敘述, 耗源性支出是直接動用到社會資源,故其會直接反映在有效需求上移轉性支出僅是改變私人部門的購買力,其對有效需求的影響仍須視民間的邊際支出傾向而定在一般情況下,耗源性支出乘數大於移轉性支出乘數 錯誤
    6.( ) 中央政府補助臺北市政府興建捷運,若臺北市支出1元時,則相對補助1元,但補助金額最高只有20億元。試問此種補助的型態,與 有條件配合封閉式(conditional, matching and closed-ended) 這種補助最為相似
    7.( ) 依據我國「財政收支劃分法」對各級政府支出之分類,關於地方政府辦理稅務、庫務、金融、公產等經費之支出屬於 財務支出
    8.( ) 其他情況不變,若補助款的目的是要促使地方政府增加某項特定職能的支出,則以 無限額的計畫型配合補助款(open-ended categorical matching grants) 之效果較佳
    9.( ) 政府利用減稅或增加支出的方式,以化解預算盈餘,提升社會福利,此結果稱為 財政紅利(fiscal dividend)
    10.( ) 政府透過租稅減免的方式來取代直接支出,其所造成稅收損失的數額,即相當於政府實際支出的數額,這種租稅減免稱為 稅式支出


    廠商
    1.( ) 下列有關獨占廠商之敘述 獨占廠商之產量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少獨占廠商之定價方式會產生效率損失,所以社會福利會比完全競爭市場來得低獨占廠商之定價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高 錯誤
    2.( ) 在自然獨占產業中, 平均成本定價法 定價方法可減輕獨占所造成的福利損失,又可避免廠商因虧損而倒閉
    3.( ) 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廠商基於利潤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π)與基於社會福利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W),兩者大小關係為 Qπ<QW
    4.( ) 自然獨占廠商若以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定價,則 會產生虧損虧損若由政府彌補則社會福利是增是減未定為避免虧損可以採取價格等於平均成本定價 錯誤
    5.( ) 政府的計畫需要向一個獨占廠商購入商品,如此項採購使得獨占廠商要增加生產以因應,則政府應以 邊際生產成本 這種價格來做為投入的成本價格
    6.( ) 若某一廠商的生產活動對附近居民造成污染,則以下 社會最適產出小於廠商的均衡產出 正確
    7.( ) 若廠商的邊際外部成本為遞增,則皮古稅(Pigouvian tax)的稅率,應該等於 資源配置效率下,廠商最後一單位產出所產生的污染量
    8.( ) 若獨占廠商採第一級差別取價時的最大利潤產量為Q*;而社會最適產量為Q**。則比較兩產量的關係, Q*=Q** 正確
    9.( ) 對獨占廠商課徵利潤稅之租稅負擔,敘述 完全由廠商負擔 正確


    投票者
    1.( ) 波文模型(Bowen model) 說明在所有的投票者對公共財的偏好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且提供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由所有的投票者平均負擔的情況下,依多數決表決結果會得到唯一且最適的公共財提供水準
    2.( ) 下列有關公共選擇中「代議民主」的敘述, 投票者藉由選票選舉民意代表 正確
    3.( ) 在簡單多數決下,若個人的偏好函數為單峰分配時,則 中位數投票者 將為社會偏好的決定者
    4.( ) 有關公共選擇中「單峰偏好」的敘述,下列 投票者效用曲線不可能為V型曲線 正確
    5.( ) 有關直接民主體制下「中位數投票者定理」的敘述, 議案採兩兩表決 正確
    6.( ) 有關選票互助(logrolling)的敘述,下列 參與選票互助聯盟的投票者追求個人利益提昇 正確
    7.( ) 根據中位數投票者理論,若一國的所得分配呈右偏分配現象,隨著經濟發展過程,政府支出的增加較所得的成長為 高
    8.( ) 假設一個社區有甲、乙、丙三位投票者,他們對(水庫、學校、道路)三種公共財偏好排序分別為甲是(1, 3, 2)、乙是(2, 1, 3)、丙是(3, 2, 1);1表示偏好順序為最高,以此類推。針對水庫及學校來投票時,則多數決的結果顯示 學校 勝出


    水準
    1.( ) 波文模型(Bowen model) 說明在所有的投票者對公共財的偏好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且提供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由所有的投票者平均負擔的情況下,依多數決表決結果會得到唯一且最適的公共財提供水準
    2.( ) 尼斯坎南(W. A. Niskanen)的官僚組織理論認為,官僚體系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水準G*與社會最適水準G**的關係為 G*>G**
    3.( ) 存在外部性成本時,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為 可能大於零,也可能等於零
    4.( ) 若社會上只有甲、乙兩人,而且甲的效用水準為U甲=100,乙的效用水準為U乙=60。在羅爾斯社會福利函數的概念下(Rawlsia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目前社會的福利水準為 60
    5.( ) 假設社會上只有A、B二人,UA與UB分別代表其效用水準。W1,W2,W3為社會的福利水準,mm為總效用可能曲線(grand utility possibility frontier)。下列敘述 c點既滿足經濟效率之條件,又能極大化社會福利 正確
    6.( ) 假設政府規定每一個地區每100平方公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限制在1噸,然而每地區每單位排放廢氣所造成的邊際外部成本都不一樣,這樣的管制方式會 造成有些地區的污染水準高於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有些地區的污染水準低於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
    7.( ) 假設選民所得的分配與其對公共議案偏好的分配一致且皆為單峰分配。在波文模型(Bowen model)中,當所得分配為右偏(skewed to the right)分配時,則採兩兩議案簡單多數決投票所決定的公共支出水準Q*,與社會最適水準Q**間的關係為 Q*<Q**
    8.( ) 對消費契約曲線(consumption contract curve)上任何一點的敘述,下列 消費者的效用水準未必會相等消費者的資源分配未必會相等消費者之間的無異曲線必會相切 錯誤


    消費者
    1.( ) 下列有關公共財特性的敘述, 消費者對公共財的消費量均相同,但每人對公共財的評價卻不一定相同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財(public provision)不一定表示公共財係由政府生產(public production)純粹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會因為市場情況及技術狀態的改變,而不再被歸類為純粹公共財 錯誤
    2.( ) 下表顯示經濟體系內之消費者(甲、乙、丙及其他)欣賞戶外音樂會所產生之邊際利益(MB),會隨著表演次數不同而有所變動;假設戶外音樂會為純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且其邊際生產成本固定為$1,000,則戶外音樂會最適之提供數量為 0
    3.( ) 因課稅而導致消費者支付價格與生產者得到價格之差異稱為 稅楔(tax wedge)
    4.( ) 在交易效率之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的任一點,具有 任何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MRS)皆相等 這種特性
    5.(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所有消費者對公共財所享用的數量與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 數量一定相同、價格不一定相同
    6.( ) 在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下,敘述 所有消費者依自身消費利益所支付代價的總和等於該公共財提供的成本 正確
    7.( ) 根據「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每位消費者在最適公共財數量之下所面對的租稅價格等於 個別消費者享受此公共財最後一單位的邊際利益
    8.( ) 假設A財貨的市場需求曲線為一垂直線,今政府對A財貨的生產者課徵一從量貨物稅,則敘述 消費者將會完全負擔此一租稅 正確
    9.( ) 當消費者如果不支付消費財貨所需價款,因而被排除在消費行列之外,此情形稱之為 排他
    10.( ) 對於效用可能曲線(Utility possibility curve)上任何一點的敘述, 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MRS)必會相等 正確


    影響
    1.( ) 下列有關拉佛曲線(Laffer curve)的敘述 是供給面經濟學的主要理論根據目的在顯示稅率的變化,對於稅收所造成的影響在超過一定稅率(最適稅率)後,稅率越高,工作意願逐漸下降,反使稅收逐漸減少 錯誤
    2.( ) 下列有關政府支出的敘述, 耗源性支出是直接動用到社會資源,故其會直接反映在有效需求上移轉性支出僅是改變私人部門的購買力,其對有效需求的影響仍須視民間的邊際支出傾向而定在一般情況下,耗源性支出乘數大於移轉性支出乘數 錯誤
    3.( ) 在休閒與消費選擇的決策模型中,比較同等稅收規模的定額稅(lump sum tax)與薪資所得稅(wage income tax), 定額稅不影響財貨相對價格 正確
    4.( ) 有關投票理論中「無關選項之獨立性」(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alternatives)之敘述, 選項A之參選與否不會影響選項B與選項C間之集體排序 正確
    5.( ) 有關官僚行為對政府預算規模與預算分配影響的討論中, 米喬與貝倫格(Migue and Belanger) 認為官僚的目標在追求「自由裁量預算」
    6.( ) 相對於財政政策而言,貨幣政策主要是透過貨幣供給的調節,來影響 市場利率 這一種變數
    7.( ) 假設社會上有兩個人,一個是計程車司機另一個是一般乘客。當政府興建捷運完工後,乘客因為交通時間縮短且費用較低,可以增加300單位的效用;計程車司機則因為長程旅客減少使收入減少,會降低150單位的效用,試問政府興建捷運的政策對於社會福利之影響為 根據Kaldor 補償原則可得知社會福利提高
    8.( ) 從影響租稅轉嫁因素分析, 商品的需求缺乏彈性 這種狀況下,對特定商品課徵的租稅較容易前轉
    9.( ) 新古典經濟分析的排擠效果假說,認為政府舉債會降低私部門投資,主要是受 利率 變動的影響
    10.( ) 當休閒為正常財時,針對薪資所得課徵比例薪資所得稅,對於勞動供給的影響為 無法確定


    相等
    1.( ) 主張政府課徵租稅,應使每人因繳納租稅而損失的效用相等的學說為 相等絕對犧牲(equal absolute sacrifice)
    2.(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平均每一工作者所負擔的退休人數增加 這種情況會促使個人保費或社會安全稅提高(其他條件不變下)
    3.(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退休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就業人口增加 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個人保費費率(或社會安全稅)調降(其他條件不變下)
    4.( ) 在交易效率之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的任一點,具有 任何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MRS)皆相等 這種特性
    5.( ) 為實現相等比例犧牲(equal proportional sacrifice)原則,課稅應符合 繳稅犧牲之效用占稅前總效用的比例每個人皆相等 這種條件
    6.( ) 若課稅時,以效用犧牲的額度來評估公平的程度,並要求各個納稅者的稅後所得最後一元的邊際效用相等,則此種原則稱為 相等邊際犧牲原則
    7.( ) 對於效用可能曲線(Utility possibility curve)上任何一點的敘述, 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MRS)必會相等 正確


    政府支出


    多數決


    減少
    1.( ) 減少政府與人民間的摩擦 不屬直接稅之優點
    2.( ) 1970年代,提出「稅率提高反而會使政府稅收減少」經驗法則的供給學派經濟學家是 拉佛(A. Laffer)
    3.( ) 有關負所得稅制度之效果, 易造成勞動供給減少會增加政府支出可改善所得分配 錯誤
    4.( ) 社會安全制度可能誘使人們提早退休,因此未來退休的期間較長,未來消費期間增加,而用來累積基金的年數會減少,因此將會增加儲蓄,這是 退休效果(retirement effect) 這種效果
    5.( ) 若休閒為正常財,則政府對工資課稅,其所得效果為 休閒減少
    6.( ) 面臨通貨膨脹時,在IS-LM模型及AD-AS模型中,政府可以採取 減少政府公共支出 這種財政政策以降低物價上漲
    7.( ) 假定其他情況不變,若政府發行公債,使利率上升,導致私部門投資減少,此種效果稱之為 排擠效果(crowding-out effect)
    8.( ) 假設政府為達成減少車禍死亡率1%的目標,因此其在眾多目標相同的可行方案中,選擇執行成本最低者,此分析稱為 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9.( ) 稅式支出(tax expenditure)是指 由於稅法或特別條款中的規定,造成政府稅收減少的部分
    10.( ) 稅式支出是指 政府提供租稅優惠而減少之稅收


    問題


    無法
    1.( ) 財產估價無法客觀一致 是課徵不動產財產稅最主要的缺點
    2.( ) 通常無法達到決議 為一致決(unanimity rule)投票制度的主要問題
    3.( ) 「一致決」(Unanimity)決策方式的問題是 常常無法達成決定
    4.( ) 三個議案中,每一議案與其他兩議案進行多數決投票,結果都是一勝一敗,無法決定出最佳選擇的現象,稱為 循環多數決(cyclical majority voting)
    5.( ) 為了正確評估公共投資計畫的成本與效益,當市場價格無法真實反應邊際社會利益時,應該使用 影子價格 代替市場價格
    6.( ) 若由地方政府獨自提供地方公共財時, 地方公共財的利益具有外溢效果 這種因素可能造成其無法達到符合經濟效率之最適量
    7.( ) 若選民的偏好都是雙峰偏好(double-peaked preference),採用多數決決定的議案將反映下列 無法判定 的偏好
    8.( ) 當公共支出計畫的效益無法評估時,改以有系統地分析各種替代方案的成本,找出其中最便宜的方案,這種方式稱之為 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9.( ) 當休閒為正常財時,針對薪資所得課徵比例薪資所得稅,對於勞動供給的影響為 無法確定
    10.( ) 當財貨提供給某人消費之後,其他人均無法再消費該財貨的現象,稱之為 消費上的敵對性


    降低


    分別


    可能
    1.( ) 公共財數量若是由眾人用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 voting)的方式決定,則 其結果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社會最適量 正確
    2.( ) 民主國家議決政府支出計畫採多數決方式,一般國民可能低估其所必須負擔的租稅,而偏好政府支出增加,此現象稱為 財政幻覺(fiscal illusion)
    3.(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退休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就業人口增加 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個人保費費率(或社會安全稅)調降(其他條件不變下)
    4.( ) 在尼斯坎南(Niskanen)所認為的官僚可能目標中,下列 安心從事變革 與預算的大小無關
    5.(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6.( ) 在租稅理論中普遍認為若對土地交易所得課以重稅可能會產生 閉鎖效果(lock-in effect) 這種效果
    7.( ) 在獨占市場下,若有生產上的外部成本存在,則敘述 市場的產出水準可能會大於、等於或小於最有效率的產出水準 正確
    8.( ) 存在外部性成本時,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為 可能大於零,也可能等於零
    9.( ) 有關公共選擇中「單峰偏好」的敘述,下列 投票者效用曲線不可能為V型曲線 正確
    10.( ) 所謂社會平衡點是指 社會無差異曲線與社會生產可能曲線的切點


    貨物稅
    1.( ) 下列有關我國目前貨物稅的敘述, 為一國稅為特種銷售稅為單階段銷售稅 錯誤
    2.( ) 在不考慮休閒財的情況下,課徵比例所得稅與選擇性貨物稅之效果為 對財貨的選擇而言,比例所得稅比選擇性貨物稅更具中立性
    3.( ) 有關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之敘述, 其財源包括所得稅、貨物稅等,且由財政部掌管 正確
    4.( ) 有關我國貨物稅的敘述,下列 歸屬國稅屬單階段消費稅訂有差別稅率 錯誤
    5.( ) 有關財產稅歸宿之傳統觀點(traditional view)的敘述,下列 財產稅具有貨物稅性質,且房屋稅具累退性 正確
    6.( ) 有關課徵貨物稅所造成超額負擔(EB)與稅率(t)的關係, EB與t的平方倍呈正相關 正確
    7.( ) 我國現行的貨物稅是屬於 選擇性消費稅 這種特性
    8.(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關於直轄市及縣(市)稅之特別稅課, 經議會立法課徵不得以已徵貨物稅之貨物為課徵對象 錯誤
    9.(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關於直轄市及縣(市)稅之特別稅課, 適應地方自治之需要 錯誤
    10.( ) 政府若要提高貨物稅的租稅收入,而且使生產者負擔較多的稅負,則貨物稅的課徵對象是 需求為有彈性但供給為無彈性之貨物


    採用
    1.( ) 一般習慣常採用多數決的表決方式,其主要假設為 每個人的效用函數相同
    2.( ) 在相同補助金額的情況下,分別採用總額補助與指定用途定額補助,則 總額補助 這種補助對地方政府的選擇範圍較大
    3.( ) 有關我國現行土地增值稅之敘述, 採用漲價倍數累進課稅 正確
    4.( ) 有關國民年金保險所採用的「隨收隨付」制,敘述 由目前工作人口之所得提撥目前退休者之退休金 正確
    5.( ) 為比較不同期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之計畫,常採用 比較折現後的現金流入淨額 這種方法
    6.( ) 若中央政府考量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財政需要等因素,給予地方政府補助金,應採用 公式補助 這種補助方式
    7.( ) 若政府對後代子孫賦予較高關心時,其成本效益分析所採用的社會折現率r*,與私人企業所用折現率r**的關係為 r*<r**
    8.( ) 若個別選民的偏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且全體選民之偏好呈現不對稱分配,則採用多數決表決結果將反映 中位數選民(median voter) 的偏好
    9.( ) 理論上,實物補貼(in-kind subsidy)帶給消費者的滿意度不會比現金補貼(cash subsidy)來得好,但有些政府仍採用實物補貼,其可能的理由為 採用實物補貼較有可能抑制非貧窮者去詐領補助金
    10.( ) 就具自然獨占性質的公營事業而言,敘述 若採用邊際成本定價法,則將產生最大的社會福利水準,但有虧損發生 正確


    根據


    其他


    污染
    1.( ) 存在外部性成本時,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為 可能大於零,也可能等於零
    2.( ) 有關發行可交易污染許可權證(marketable pollution rights)的敘述, 它提供污染者外部成本內部化的誘因 正確
    3.( ) 若某一廠商的生產活動對附近居民造成污染,則以下 社會最適產出小於廠商的均衡產出 正確
    4.(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5.(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6.( ) 假設政府規定每一個地區每100平方公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限制在1噸,然而每地區每單位排放廢氣所造成的邊際外部成本都不一樣,這樣的管制方式會 造成有些地區的污染水準高於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有些地區的污染水準低於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


    曲線
    1.( ) 公共財的市場需求曲線為個人需求曲線的垂直加總,主要是基於公共財的 消費不具敵對性 這種特性
    2.( ) 公共財的邊際社會利益曲線(marginal social benefit curve)等於 個人邊際利益曲線的垂直加總
    3.( ) 以下關於羅倫茲曲線(Lorenz curve)的描述 當一經濟體系的所得分配愈平均時,羅倫茲曲線愈趨近於對角線 是正確的
    4.( ) 生產可能曲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與下列 生產面的契約曲線 具有相同的意涵
    5.( ) 在生產面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不同點所反映出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具有 不一定都相同 這種現象
    6.( ) 在交易效率之契約曲線(contract curve)上的任一點,具有 任何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MRS)皆相等 這種特性
    7.( ) 在求公共財的社會總需求曲線時,「垂直加總」個別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意義是指 在某一既定的數量之下,每位消費者願付價格的加總
    8.( ) 有關公共選擇中「單峰偏好」的敘述,下列 投票者效用曲線不可能為V型曲線 正確
    9.( ) 效用可能曲線(utility possibility curve)與 交易面的契約曲線 具有相同的意涵
    10.( ) 假設A財貨的市場需求曲線為一垂直線,今政府對A財貨的生產者課徵一從量貨物稅,則敘述 消費者將會完全負擔此一租稅 正確


    一種


    一定


    關係
    1.( ) 華格納法則(Wagner&apos s law) 說明政府公共支出與經濟活動的關係
    2.( ) 「雙重紅利假說」(double dividend hypothesis)與 環境稅 這種租稅之關係最為密切
    3.( ) 一般而言,風險趨避程度與風險貼水(risk premium)的關係為 正比
    4.( ) 下列關於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的敘述, 政府活動的絕對量隨著時間演變而增加政府活動對國民所得的相對量隨著時間演變而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與經濟活動具有正向關係 錯誤
    5.( ) 公債價格和利率變動之關係, 呈反向關係 正確
    6.( ) 尼斯坎南(W. A. Niskanen)的官僚組織理論認為,官僚體系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水準G*與社會最適水準G**的關係為 G*>G**
    7.( ) 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廠商基於利潤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π)與基於社會福利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W),兩者大小關係為 Qπ<QW
    8.( ) 政府對某財貨課徵消費稅後,買賣雙方負擔稅額的大小,與買賣雙方價格彈性(絕對值)的大小呈 反向關係 這種關係
    9.( ) 若政府對後代子孫賦予較高關心時,其成本效益分析所採用的社會折現率r*,與私人企業所用折現率r**的關係為 r*<r**
    10.( ) 若獨占廠商採第一級差別取價時的最大利潤產量為Q*;而社會最適產量為Q**。則比較兩產量的關係, Q*=Q** 正確


    原則
    1.( ) 下列有關印花稅理論與實務的敘述, 印花稅的課徵以屬地主義為原則是具有流通稅性質的租稅在我國的徵收方式,有從價(定率)與從量(定額)兩種型式 錯誤
    2.( ) 由全社會角度而言,透過 一致同意原則 這種投票方式,一定能提高社會福利
    3.( ) 在林達爾(E.Lindahl)均衡下,係以下列 受益原則 這種原則分攤公共財的成本
    4.( ) 有關反需求彈性原則(inverse elasticity rule),下列敘述 應用在對財貨與勞務課稅 正確
    5.( ) 有關投票制度中巴累托原則(Pareto Principle)的敘述, 若所有選民皆偏好方案A勝過方案B,則結果便不應該是方案B獲選 正確
    6.( ) 為實現相等比例犧牲(equal proportional sacrifice)原則,課稅應符合 繳稅犧牲之效用占稅前總效用的比例每個人皆相等 這種條件
    7.( ) 若課稅時,以效用犧牲的額度來評估公平的程度,並要求各個納稅者的稅後所得最後一元的邊際效用相等,則此種原則稱為 相等邊際犧牲原則


    性質
    1.( ) 國營事業之營業盈餘 具有使用者付費(user charge)的性質
    2.( ) 稅基的稅率彈性為負,且其絕對值較大的地方稅 這種性質之地方稅的課徵,較容易造成地方政府之間的「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3.( ) 下列有關印花稅理論與實務的敘述, 印花稅的課徵以屬地主義為原則是具有流通稅性質的租稅在我國的徵收方式,有從價(定率)與從量(定額)兩種型式 錯誤
    4.( ) 下列有關定額稅(lump-sum tax)的敘述, 無論所得的高低,每人均負擔相同的稅額不會造成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具有累退稅的性質 錯誤
    5.( ) 下列有關所得分配的敘述, 所得分配具有公共財的性質相對於經濟效率,所得分配的公平較不易由市場機能來達成吉尼係數值愈小,所得分配愈公平 錯誤
    6.( ) 下列有關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的敘述, 是指課稅收入指定做為某特定用途的租稅較缺乏財政的總體運用彈性菸品健康福利捐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 錯誤
    7.( ) 比較單一稅率的廣基消費稅(T_C)與累進稅率的所得稅(T_I), T_C符合普遍課徵的性質T_C易產生稅負累退性T_I之稅務行政成本較高 錯誤
    8.( ) 卡多爾(N. Kaldor)所主張的支出稅(expenditure tax)(或稱綜合消費稅),不具有 採比例稅率 這種性質
    9.( ) 有關全民健康保險之保費收入, 性質上是屬於薪工稅 投保金額分級表有上限之規定具累退性質 錯誤
    10.( ) 有關財產稅歸宿之傳統觀點(traditional view)的敘述,下列 財產稅具有貨物稅性質,且房屋稅具累退性 正確


    決定
    1.( ) 均衡時的最適規模與享用人數須同時決定 是俱樂部財(club goods)的特性
    2.( ) 俱樂部財(club goods) 財貨,其最適數量及最適使用人數須同時決定
    3.( ) 「一致決」(Unanimity)決策方式的問題是 常常無法達成決定
    4.( ) 下列對「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所決定之最適公共財數量的敘述 每人依受益原則分攤公共財的提供成本每人所消費的公共財數量均相同每人均同意此公共財的提供數量 錯誤
    5.( ) 公共財數量若是由眾人用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 voting)的方式決定,則 其結果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社會最適量 正確
    6.(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7.( ) 在最適憲政模型(the optimal constitution model)中,決定最適投票決議百分比的依據是 最低社會成本
    8.( ) 在簡單多數決下,若個人的偏好函數為單峰分配時,則 中位數投票者 將為社會偏好的決定者
    9.( ) 有關俱樂部財(club goods)最適提供量的決定,敘述 俱樂部財的規模與會員人數同時決定 正確
    10.( ) 有關俱樂部財之特性,敘述 最適俱樂部規模與會員人數同時決定 正確


    替代效果


    均衡
    1.( ) 均衡時的最適規模與享用人數須同時決定 是俱樂部財(club goods)的特性
    2.( ) 公共財在人數少時可由彼此協商產生具效率性之市場均衡是為 林達爾(Lindahl)均衡
    3.(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4.( ) 公共財若由私人市場提供,則其均衡產出將會 小於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下的最適數量
    5.(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所有消費者對公共財所享用的數量與所需支付的價格分別為 數量一定相同、價格不一定相同
    6.( ) 在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下,敘述 所有消費者依自身消費利益所支付代價的總和等於該公共財提供的成本 正確
    7.( ) 有關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的說明, 均衡的成立需要全體公民的共識 正確
    8.( ) 若某一廠商的生產活動對附近居民造成污染,則以下 社會最適產出小於廠商的均衡產出 正確
    9.( ) 假設X財貨的市場供給線是一條水平線,市場需求線是一條負斜率的直線。原先市場均衡價格是5元,均衡交易量是8單位。現若政府對該財貨的供給者課徵每單位稅額為10元的從量稅,假設稅後均衡交易量為6單位,試問以下 超額負擔10元 正確


    可以


    成本效益分析
    1.( ) 下列有關公部門成本效益分析的敘述 為了比較產生自不同年度的淨效益,必須計算其現值影子價格修正了市場價格與邊際社會成本間因市場不完全而產生的差異成本效益分析是福利經濟學的實務應用,以評估有潛力計畫的方法 錯誤
    2.( ) 以成本效益分析求算效益之現值時,其中的效益現值所表達之意義 所代表數值不一定是名目,也不一定是實質 正確
    3.( ) 在一項「公路改善工程」計畫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對使用道路的需求曲線是線性且負斜率,如這項改善工程可使道路使用的邊際成本由50元下降至40元,而行駛量由500,000次增加至600,000次,則此項計畫的利益是 5,500,000元
    4.(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使公共投資計畫淨效益現值(present value of net benefit)為零的折現率,稱為 內部報酬率
    5.(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將市場價格加以適當調整,讓市場價格趨近於完全競爭市場價格的一種設算價格,稱之為 影子價格
    6.( )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影子價格(shadow price)是指 商品的邊際社會成本
    7.( ) 多期之「成本效益分析」常須計算「現值」(present value, PV),有關現值之敘述 折現率愈高,則未來回收之現值愈低 正確
    8.( ) 成本效益分析中之內部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指 使得一計畫的淨現值為零之折現率
    9.( ) 成本效益分析中之效益成本比是指 效益現值除以成本現值
    10.( ) 政府與民間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所用的折現率(discount rate)之所以不同,是因為 政府會考慮計畫之外部性


    公共投資


    效用
    1.( ) 主張政府課徵租稅,應使每人因繳納租稅而損失的效用相等的學說為 相等絕對犧牲(equal absolute sacrifice)
    2.( ) 甲、乙、丙三人為室友。甲抽菸所得到效用之貨幣價值為3,而此舉對乙、丙造成效用損失之貨幣價值分別為5及2。經過協商後,清淨空氣的財產權歸屬於甲、乙或丙所產生之社會淨效用分別為X、Y、Z。在「高斯定理」(Coase theorem)適用的情況下, Y=Z=X 正確
    3.( ) 為實現相等比例犧牲(equal proportional sacrifice)原則,課稅應符合 繳稅犧牲之效用占稅前總效用的比例每個人皆相等 這種條件
    4.( ) 若社會上只有甲、乙兩人,而且甲的效用水準為U甲=100,乙的效用水準為U乙=60。在羅爾斯社會福利函數的概念下(Rawlsia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目前社會的福利水準為 60
    5.( ) 若課稅時,以效用犧牲的額度來評估公平的程度,並要求各個納稅者的稅後所得最後一元的邊際效用相等,則此種原則稱為 相等邊際犧牲原則
    6.( ) 假設社會上只有A、B二人,UA與UB分別代表其效用水準。W1,W2,W3為社會的福利水準,mm為總效用可能曲線(grand utility possibility frontier)。下列敘述 c點既滿足經濟效率之條件,又能極大化社會福利 正確


    所得效果
    1.( ) 一般情況下,課稅的所得效果會小於替代效果 是供給學派經濟學者的主張
    2.( ) 休閒為正常財,且所得效果大於替代效果 這種情形,課徵薪資所得稅不會打擊勞動者的工作意願
    3.( ) 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政府的總額補助,具有下列 所得效果 這種效果


    而言
    1.( ) 房屋稅 這種稅收,就納稅人而言,稅負一定會逐年遞減
    2.( ) 比例稅制是指 隨著稅基的擴大,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相同且維持不變 而言
    3.( ) 由全社會角度而言,透過 一致同意原則 這種投票方式,一定能提高社會福利
    4.( ) 在不考慮休閒財的情況下,課徵比例所得稅與選擇性貨物稅之效果為 對財貨的選擇而言,比例所得稅比選擇性貨物稅更具中立性
    5.( ) 在社會的最適數量下,敘述 對私有財而言,每人消費的數量可能不同;而對公共財而言,每人消費數量卻相同 正確
    6.( ) 相對於財政政策而言,貨幣政策主要是透過貨幣供給的調節,來影響 市場利率 這一種變數
    7.( ) 假設一個人一生,可分為2期,一為工作時,一為退休以後,第1期所得為Y,而第2期則靠第1期儲蓄及其所產生之利息所得生活,且第1期消費為C1,第2期為C2;若政府對利息課徵所得稅,則就替代效果而言, 有利於第1期消費 正確
    8.( ) 累進稅制是指 平均稅率隨著稅基增加而提高 而言
    9.( ) 就「超額負擔」(excess burden)而言,下列 人頭稅沒有超額負擔 正確
    10.( ) 就具自然獨占性質的公營事業而言,敘述 若採用邊際成本定價法,則將產生最大的社會福利水準,但有虧損發生 正確


    外部性
    1.( ) 外部性要容易明確的被界定 是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成立的要件
    2.( ) 一般而言,在完全競爭市場下,當有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時,下列敘述 市場產出水準小於社會最適產出水準 正確
    3.( ) 下列有關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敘述, 如寇斯定理成立,意含著不需要政府以課稅或補貼方式來處理外部性寇斯定理要成立,通常交易協調的成本要低寇斯定理要成立,通常涉及的人數要少 錯誤
    4.( ) 以下 價格(或金融性)外部性(pecuniary) 外部性不會造成無效率
    5.( ) 因位置性的外部性,所造成的經濟個體間相互競爭的行為稱之為 軍備競賽(arm race)
    6.( ) 因消費行為的改變使得市場上供需發生調整,結果未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只發生所得分配狀態的改變,該種類型的外部性稱為 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
    7.( ) 存在外部性成本時,最有效率的污染水準為 可能大於零,也可能等於零
    8.( ) 有關資源配置不效率的實質外部性,敘述 未反映於市場價格中 正確
    9.( ) 若無外部性,則 完全競爭 這種市場的產品價格,可以代表該產品的影子價格


    條件


    發生


    產量
    1.( ) 下列有關獨占廠商之敘述 獨占廠商之產量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少獨占廠商之定價方式會產生效率損失,所以社會福利會比完全競爭市場來得低獨占廠商之定價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高 錯誤
    2.( ) 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廠商基於利潤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π)與基於社會福利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W),兩者大小關係為 Qπ<QW
    3.( ) 若獨占廠商採第一級差別取價時的最大利潤產量為Q*;而社會最適產量為Q**。則比較兩產量的關係, Q*=Q** 正確
    4.( ) 當市場存在邊際下的外部性(inframarginal externality)時,則市場最適產量Q*與社會最適產量Q**的關係為 Q*=Q**
    5.( ) 當社會之生產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時,市場供需所決定之產量,較最適社會產量為 多


    財政
    1.( ) 重視總體經濟目標的達成 是功能財政(functional finance)所主張的
    2.( ) 降低所得稅稅率,增進工作誘因 屬於供給面經濟學的財政主張
    3.( ) 補助金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來源最能改善「垂直財政不平衡」的現象
    4.( ) 下列有關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的敘述, 是指課稅收入指定做為某特定用途的租稅較缺乏財政的總體運用彈性菸品健康福利捐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 錯誤
    5.( ) 古典學派認為 健全財政
    6.( ) 布坎南(J. M. Buchanan)將個人由政府公共支出所獲得的效益與個人租稅負擔間的差額,稱為 財政餘利(fiscal residuum)
    7.( ) 同層級政府間財政能力不一致的現象,稱為 財政水平不均
    8.( ) 地方政府的居民享有的公共支出利益與承擔的租稅成本之間的差額稱為 財政剩餘(fiscal residuum)
    9.( ) 在相同每人公共支出的前提下,若中央政府想改善各地區財政餘利(fiscal residuum)的差異,應對下列 地方稅率較高者 這種地方政府給予補助
    10.( ) 依據我國現行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得視自治財政需要,開徵特別稅課,其課徵年限至多為 4年


    個人
    1.( ) 公共財的邊際社會利益曲線(marginal social benefit curve)等於 個人邊際利益曲線的垂直加總
    2.(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3.(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平均每一工作者所負擔的退休人數增加 這種情況會促使個人保費或社會安全稅提高(其他條件不變下)
    4.( ) 在一個隨收隨付(pay-as-you-go)的退休年金制度下,為維持收支相等,則 就業人口增加 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個人保費費率(或社會安全稅)調降(其他條件不變下)
    5.( ) 在經濟繁榮且有發生通貨膨脹之虞時,公債之發行應以 個人 為銷售對象較佳
    6.( ) 有關最低稅負(alternative minimum tax)的敘述 是讓適用租稅減免規定而繳納較低所得稅負或完全免納所得稅之公司及個人,至少負擔一定比例之所得稅 正確
    7.( ) 有關選票互助(logrolling)的敘述,下列 參與選票互助聯盟的投票者追求個人利益提昇 正確
    8.( ) 社會安全保險中所謂的完全儲備制(fully funded plan)是指 個人在工作期間將部分薪水存到基金中,由基金的本金與利息來支付其退休時的退休金
    9.( ) 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是 對所得低於一定水準以下的個人或家庭所給予的一種補貼
    10.( ) 個人在工作期間將部分薪水存到某基金中,隨時間經過,他退休時的退休金來自平時累積的本金與利息,這是 完全儲備(fully funded)制 這種年金制度


    社會福利
    1.( ) 消費者剩餘 可以用來衡量社會福利之基準
    2.( ) 下列有關獨占廠商之敘述 獨占廠商之產量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少獨占廠商之定價方式會產生效率損失,所以社會福利會比完全競爭市場來得低獨占廠商之定價通常比完全競爭來得高 錯誤
    3.( ) 公營事業訂定價格時,若考慮極大化社會福利,應採 邊際成本定價法(marginal cost pricing) 這種定價策略
    4.( ) 由全社會角度而言,透過 一致同意原則 這種投票方式,一定能提高社會福利
    5.( ) 有關負所得稅(Negative income tax)的敘述, 是政府結合租稅制度來實施的社會福利 正確
    6.( ) 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廠商基於利潤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π)與基於社會福利極大化所決定的產量(QW),兩者大小關係為 Qπ<QW
    7.( ) 自然獨占廠商若以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定價,則 會產生虧損虧損若由政府彌補則社會福利是增是減未定為避免虧損可以採取價格等於平均成本定價 錯誤
    8.( ) 假設社會上有兩個人,一個是計程車司機另一個是一般乘客。當政府興建捷運完工後,乘客因為交通時間縮短且費用較低,可以增加300單位的效用;計程車司機則因為長程旅客減少使收入減少,會降低150單位的效用,試問政府興建捷運的政策對於社會福利之影響為 根據Kaldor 補償原則可得知社會福利提高


    中央政府


    邊際
    1.( ) 下列有關政府支出的敘述, 耗源性支出是直接動用到社會資源,故其會直接反映在有效需求上移轉性支出僅是改變私人部門的購買力,其對有效需求的影響仍須視民間的邊際支出傾向而定在一般情況下,耗源性支出乘數大於移轉性支出乘數 錯誤
    2.( ) 下表顯示經濟體系內之消費者(甲、乙、丙及其他)欣賞戶外音樂會所產生之邊際利益(MB),會隨著表演次數不同而有所變動;假設戶外音樂會為純公共財(pure public goods)且其邊際生產成本固定為$1,000,則戶外音樂會最適之提供數量為 0
    3.( ) 公共財的邊際社會利益曲線(marginal social benefit curve)等於 個人邊際利益曲線的垂直加總
    4.( ) 以MBi表示增加公共財消費所帶給個人i的邊際利益,MSC表示增加公共財提供的邊際社會成本,在部分均衡下決定最適公共財數量的邊際條件是 MB1+MB2+……+MBn=MSC
    5.( ) 社會資源最適配置的條件為 邊際社會利益等於邊際社會成本
    6.( ) 為了正確評估公共投資計畫的成本與效益,當市場價格無法真實反應邊際社會利益時,應該使用 影子價格 代替市場價格
    7.(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8.( ) 若要以皮古稅(Pigouvian tax)解決污染所造成的不效率,則其單位稅額應為 最適污染量下之邊際污染成本
    9.( ) 若課稅時,以效用犧牲的額度來評估公平的程度,並要求各個納稅者的稅後所得最後一元的邊際效用相等,則此種原則稱為 相等邊際犧牲原則
    10.( ) 根據最適憲政模型(optimal constitution model),決定議案通過之最適百分比的條件為 邊際外部成本絕對值等於邊際決策成本絕對值


    選民
    1.( ) 中位數選民定理在 選民為單峰偏好 條件下成立
    2.( ) 有關投票制度中巴累托原則(Pareto Principle)的敘述, 若所有選民皆偏好方案A勝過方案B,則結果便不應該是方案B獲選 正確
    3.( ) 若個別選民的偏好是單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且全體選民之偏好呈現不對稱分配,則採用多數決表決結果將反映 中位數選民(median voter) 的偏好
    4.( ) 若選民對政府提供的公共勞務呈現單峰偏好型態(single-peaked preference),表示 選民對公共勞務有一個主觀認定的最佳水準
    5.( ) 若選民的偏好都是雙峰偏好(double-peaked preference),採用多數決決定的議案將反映下列 無法判定 的偏好


    預算
    1.( ) 在尼斯坎南(Niskanen)所認為的官僚可能目標中,下列 安心從事變革 與預算的大小無關
    2.( ) 有關我國預算編審機關之敘述, 主計處編列中央總預算案 正確
    3.( ) 有關官僚行為對政府預算規模與預算分配影響的討論中, 米喬與貝倫格(Migue and Belanger) 認為官僚的目標在追求「自由裁量預算」
    4.( ) 我國中央政府預算的編製機關、審議機關,以及決算審定機關,分別為 主計總處、立法院、審計部
    5.( ) 我國中央政府預算編擬機構為 主計處
    6.( ) 依我國現行預算法規定,行政院提出特別預算的原因不包括 依法律增設新機關
    7.( ) 依據我國現行預算制度,第一預備金及第二預備金應在 第一預備金編列於單位預算,第二預備金編列於總預算 這種預算中編列之
    8.( ) 依據我國現行預算法規定,103會計年度的起迄日為 民國103年1月1日起至民國103年12月31日止
    9.( ) 若因年度內發生意外事故,而致已通過的預算不足支應經費開支時, 重新編列預算 不能當為補救措施
    10.( ) 假設地方政府原有預算100萬元消費X, Y財貨,兩財貨的所得彈性均為1,X, Y財貨的價格均為一元。若中央政府提供補助款100萬,則敘述 補助後地方政府X, Y財貨消費各增加100% 正確


    符合


    利益
    1.( ) 財政幻覺 說明人民對公共支出產生的利益有高估的現象
    2.( ) 以公共投資計畫執行期間,各個時點利益現值總和與各個時點成本現值總和的相對大小,做為是否執行計畫判斷標準的評估方法稱為 益本比法
    3.( ) 地方政府的居民享有的公共支出利益與承擔的租稅成本之間的差額稱為 財政剩餘(fiscal residuum)
    4.( ) 在一項「公路改善工程」計畫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對使用道路的需求曲線是線性且負斜率,如這項改善工程可使道路使用的邊際成本由50元下降至40元,而行駛量由500,000次增加至600,000次,則此項計畫的利益是 5,500,000元
    5.( ) 政府興建高速公路,使得交通情況改善,用路人的交通成本降低帶來利益,這可稱為 源生性次級利益(stemming secondary benefit)
    6.( ) 若由地方政府獨自提供地方公共財時, 地方公共財的利益具有外溢效果 這種因素可能造成其無法達到符合經濟效率之最適量
    7.( ) 斟酌納稅人所受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的利益,使其負擔租稅者為 應益課稅
    8.( ) 選擇適當的折現率後,算出公共投資計畫之利益現值總和及成本現值總和。各計畫的成本都在政府預算範圍內,若政府預算只能負擔一項計畫的執行, 益本比等於2.5 應優先執行
    9.( ) 選擇適當的折現率後,算出公共投資計畫之利益現值總和及成本現值總和。假設各計畫的成本都在政府預算範圍內,若政府預算只能負擔一項計畫的執行, 淨現值等於5億元 應優先執行


    收入
    1.( ) 遺產及贈與稅在直轄市徵起之收入百分之五十 不屬於由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的收入來源
    2.( ) 下列有關指定用途稅(earmarked tax)的敘述, 是指課稅收入指定做為某特定用途的租稅較缺乏財政的總體運用彈性菸品健康福利捐具有指定用途稅的性質 錯誤
    3.( ) 中央政府來自直轄市或縣(市)政府的收入稱為 協助收入
    4.( ) 公債依存度係指公債收入占 政府歲出 的比率
    5.( ) 有關租稅收入與規費收入的敘述 均是政府的收入來源 正確
    6.(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規定,關於縣(市)徵起之土地增值稅由中央統籌分配的敘述,下列 在縣(市)徵起之收入百分之二十,應繳由中央統籌分配受分配地方政府就分得部分,應列為當年度稅課收入由中央統籌分配之款項,應以總額百分之六列為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其餘列為普通統籌分配稅款 錯誤
    7.( ) 臺灣電力公司透過市場交易活動,出售電力給企業,所取得的收入,屬於 商業收入 這種收入
    8.( ) 課徵薪資所得稅使勞動者的淨工資收入減少,降低了個人的工作意願,增加休閒的時間,此現象稱為 替代效果 這種效果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