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機器人-CubicTutor

普考行政學 證照專業知識測驗




    CubicPower晶智能中心 專業證照基本知識測驗
    關鍵字分類 科目: 普考行政學

    是非題- 正確的打(O) 錯誤的打(X)


    組織
    1.( ) 功利性的組織 組織類型,其特性是組織成員重視權利與義務的均衡
    2.( ) 行政控制 是組織內部且正式的行政責任之確保途徑
    3.( ) 機械官僚制度和分部化形式之組織 組織型態比較適合在任務單 一、環境穩定的情況下運作
    4.( ) 下列有關非營利組織之敘述, 低度手段理性與高度團結一致組織收入依賴募款能力而非組織績效扁平式組織故層級節制少 錯誤
    5.( ) 布勞(P. Blau)與史考特(W. Scott)以組織的主要受惠者為組織分類標準, 服務組織 這種組織的主要目的是在「謀求某部分特定社會大眾的利益」
    6.(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7.( ) 有關組織分部化的敘述, 教育部設置體育司、國際文教處等,是按功能進行分部化 正確
    8.( ) 行政院轄下設置的委員會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在組織實際運作上可謂採行首長制
    9.( ) 近年來,各國政府組織對於成本效能與顧客回應頗為重視,這是公共組織中 新公共管理途徑 這種途徑所最為重視的價值
    10.( ) 組織內人員的情緒、態度等,都會影響組織的順利運作,這個部分係屬於 心理-社會的次級系統 這種組織內的次級系統


    行政
    1.( ) 自願型(volunteer) 並非是行政學者哈蒙(Michael M. Harmon)所界定之行政類型格道(Administrative Styles Grid)中所列舉者
    2.( ) 行政貪污 是行政運作最為常見的弊端,也是行政倫理研究最常涉及的課題
    3.( ) 行政監察員 是歐美國家地區政府常設的行政監控機制,其主要功能在於接受民眾陳苦訴怨,並調查不當或不公情事
    4.( ) 績效考核 就行政評估的種類而言,概可分為預先(事先)評估、過程(事中)評估以及結果(事後)評估。請問結果評估又稱為
    5.(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6.( ) 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公務人員與民眾對行政體系運作所具有的理念、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信念等,稱為 行政文化
    7.( ) 在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思潮下,我國與各國皆強調「企業型政府」的觀念,然而同時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行政問題,敘述 忽略了公平正義等相關價值的實現 最受強調
    8.( ) 行政研究的生態理論觀點,其對行政改革活動主要的價值為 提示他國的行政制度不能全盤照抄、生硬的移植到本國
    9.( ) 行政專業人員以擁有科學知識來證明自己在行政體系中的專業正當性,被稱之為 技術官僚心態
    10.( ) 威爾遜(W. Wilson)等早期行政學者,對行政研究的主要看法為 行政問題與政治問題可以分開


    政府
    1.( ) 行政監察員 是歐美國家地區政府常設的行政監控機制,其主要功能在於接受民眾陳苦訴怨,並調查不當或不公情事
    2.( ) 一般而言,現代的政府要扮演好「五R角色」,請問 Ritual(儀式的作為) 不包含在內
    3.( ) 以下 累進稅制 這種所得稅制,最能夠展現政府透過對個人財富重分配的特性,以達到社會正義的精神
    4.( ) 民國84年以前,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之籌措,主要是屬於以下 政府籌款制 這種制度
    5.(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6.( ) 政府為改革健保財務所舉行的公民會議,是一種商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不具有 專斷 這種特性
    7.( ) 政府職責之一是提供公共財,請問公共財所具備的特性是 非敵對性、非排他性及擁擠性
    8.(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在西元1887年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該文認為行政學研究的重心是 政府如何以效率進行運作
    9.( ) 傳統帝制中國的歷代政府與學界,稱官吏的行政倫理為 官箴
    10.( ) 福利國家時代人民所需求的政府行政為 萬能政府的行政


    政策
    1.( ) 政策相關資訊如何蒐集 不屬於政策評估研究的範疇
    2.( ) 下列有關聯邦制政府(federal government)之敘述, 重視聯邦及地方政府間的權力分配幅員廣大之國家多為此類政策須考量族群之差異性 錯誤
    3.( ) 政府機關設立某種特殊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稱為 管制性政策 這種類型的政策
    4.( ) 敘述 行政機關無法獨自完成政策的合法化過程 不符合政策合法化的意義
    5.( ) 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中,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的主要機制是指 政黨
    6.( ) 關於公共政策的起源與定義,敘述 伊斯頓(D. Easton)指出,政策就是政府對於社會價值作權威性分配 正確


    屬於
    1.( ) 升遷與發展 屬於何茲柏格(F. Herzberg)研究所稱的「激勵的因素」
    2.( ) 透過選舉表達 屬於直接的民意表達方式
    3.( ) 「行政組織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這句話是屬於 靜態的(static) 這種組織意義的觀點
    4.( ) 公務人員因公出差可支領差旅費,這是屬於 受職務上費用償還之權利 這種權利
    5.( ) 公務人員的薪給不應和社會上其他行業薪水相差太遠,這是屬於公務人員薪給制度的 平衡性原則 這種原則
    6.( ) 以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係屬於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的幕僚部門
    7.( ) 以下 記過 屬於我國公務人員懲處之種類
    8.( ) 民國84年以前,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之籌措,主要是屬於以下 政府籌款制 這種制度
    9.( ) 民眾出國檢查護照屬於 管制性政策 政策類型
    10.( ) 行政機關中,科員甲與科員乙之間的溝通行為,屬於 平行溝通 這種溝通種類


    強調
    1.( ) 下列有關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之敘述 特別強調組織的多變性 權變理論的最終目的在於設計及應用最適合於某些特定情況的組織設計與管理方法 權變理論強調彈性運用管理方法 錯誤
    2.( ) 比較而言,以下 轉換型領導 領導模式,強調透過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人際互動,可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3.( ) 在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思潮下,我國與各國皆強調「企業型政府」的觀念,然而同時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行政問題,敘述 忽略了公平正義等相關價值的實現 最受強調
    4.( ) 有關「人事行政」與「人事管理」之敘述,下列 人事管理強調既定人事政策之執行人事行政為政府機關專用名詞人事管理著重方法與技術 錯誤
    5.( ) 有關泰勒(F. W. Taylor)之敘述,下列 是管理技術學說的代表學者提倡科學管理運動強調應以科學方法甄選工人 錯誤
    6.( ) 美國行政學者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強調四點主張,所述 行政於憲政體制下,治理過程的重要性在於堅持單一價值 不在其中
    7.( ) 美國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及新公共行政學派(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主要在強調 倡導政府運作中的倫理及責任等重點 這種價值或觀點
    8.( ) 新公共行政雖源自於1970年代,到現在對行政實務與學術仍有重要的.發,其因在於該學說強調行政人員最應積極扮演 社會改革的力量 這種角色
    9.( ) 對於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的敘述,下列 主張公共對話除應擴大個人自由的理念外,亦需兼顧社會公正、公共秩序、財政健全和資本累積的概念主張「好的政府」和「好的管理」必須兼籌並顧強調公共行政不僅是純粹的管理,亦處於政治系絡之中 錯誤
    10.( ) 關於政策工具本質的敘述,下列 它是將實質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政策作用它是公共政策重心,是政策執行的必備手段它必須強調標的團體之政策參與 錯誤


    研究
    1.( ) 行政貪污 是行政運作最為常見的弊端,也是行政倫理研究最常涉及的課題
    2.( ) 政策相關資訊如何蒐集 不屬於政策評估研究的範疇
    3.( ) 20世紀初的行政學研究,主要受 科學管理運動 這種思潮運動的影響甚深
    4.(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5.( ) 行政研究的生態理論觀點,其對行政改革活動主要的價值為 提示他國的行政制度不能全盤照抄、生硬的移植到本國
    6.( ) 威爾遜(W. Wilson)等早期行政學者,對行政研究的主要看法為 行政問題與政治問題可以分開
    7.(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在西元1887年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該文認為行政學研究的重心是 政府如何以效率進行運作
    8.(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對「行政學」逐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重要的影響,他撰寫的「行政的研究」一文提出 政治應與行政分立 這種最主要見解足資說明


    以下
    1.( ) 「公共行政應可成為憲政秩序下治理過程的正當參與者」,此一敘述係以下 黑堡宣言 之重要主張
    2.( ) 比較而言,以下 轉換型領導 領導模式,強調透過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人際互動,可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3.( ) 以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係屬於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的幕僚部門
    4.( ) 以下 邦聯當局如有違法行為,分子國可宣告該行為無效 係邦聯制之特徵
    5.( ) 以下 記過 屬於我國公務人員懲處之種類
    6.( ) 以下 累進稅制 這種所得稅制,最能夠展現政府透過對個人財富重分配的特性,以達到社會正義的精神
    7.( ) 以下有關全球化的敘述, 全球化係以經濟事務為範圍 較不合理
    8.( ) 以下有關政府推展公共關係之原則, 要保持雙向溝通資訊必須公開透明平時就要發展 錯誤
    9.( ) 以下有關新公共管理之敘述, 新公共管理包括明確的績效標準與衡量、更強調控制產出、轉向更大的競爭等重點 正確
    10.( ) 民國84年以前,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之籌措,主要是屬於以下 政府籌款制 這種制度


    行政學
    1.( ) 因材施教 觀念,符合行政學權變理論的思維
    2.( ) 重視積極激勵 是修正理論時期行政學在管理方式上的特色
    3.( ) 從消極懲罰到積極激勵 是行為科學對於行政學的主要影響
    4.( ) 20世紀初的行政學研究,主要受 科學管理運動 這種思潮運動的影響甚深
    5.( ) 依據學者亨利(N. Henry)的見解,行政學的發展可以區別為五個典範。其中,1970年迄今係屬 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時期 這種典範時期
    6.( ) 按通說,1887年美國學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對行政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性為 使行政學從政治學的領域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學科
    7.( )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 效率化標準化計畫化 錯誤
    8.(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在西元1887年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該文認為行政學研究的重心是 政府如何以效率進行運作
    9.( ) 敘述 員工的主要目標是保有工作,因此會避免冒險 比較符合行政學中X理論管理行為的假定


    主要
    1.( ) 官僚體制的僵化和無效率 是新公共管理對於傳統行政管理理論與實務的主要批判
    2.( ) 20世紀初的行政學研究,主要受 科學管理運動 這種思潮運動的影響甚深
    3.( ) 一般言之,溝通的主要障礙不包括 年齡與性別上的障礙
    4.(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5.( ) 民國84年以前,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之籌措,主要是屬於以下 政府籌款制 這種制度
    6.(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7.( ) 我國政府預算預備金準備,主要屬於 集中分散並用制 這種制度
    8.( ) 我國現行考績結果之運用,主要偏重 行政管理 這種功能
    9.( ) 官僚體系中很容易產生「代理人問題」,根據「委託-代理人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此一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為 代理人的投機心理
    10.( ) 威爾遜(W. Wilson)等早期行政學者,對行政研究的主要看法為 行政問題與政治問題可以分開


    制度
    1.( ) 下列有關全面品質管理特色的敘述, 是一種改善品質的整體制度是「追求品質的文化」的制度範圍不限於政府機關 錯誤
    2.( ) 公務人員分類中,以「人」為中心,就公務人員個人之資歷進行分類者,為 品位分類 這種分類制度
    3.( ) 公務人員的薪給不應和社會上其他行業薪水相差太遠,這是屬於公務人員薪給制度的 平衡性原則 這種原則
    4.( ) 比較而言, 退休制度 這種人事管理制度最主要精神非屬激勵機制
    5.( ) 民國84年以前,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之籌措,主要是屬於以下 政府籌款制 這種制度
    6.( ) 在職位分類制度中,將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7.( ) 我國「兩稅合一」制度,係指 個人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
    8.( ) 我國政府預算預備金準備,主要屬於 集中分散並用制 這種制度


    價值
    1.( ) 在於達成社會的價值,並以權力的產生與分配為運作重點 係以達成政治目標為取向的組織主要特性
    2.( ) 在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思潮下,我國與各國皆強調「企業型政府」的觀念,然而同時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行政問題,敘述 忽略了公平正義等相關價值的實現 最受強調
    3.( ) 行政研究的生態理論觀點,其對行政改革活動主要的價值為 提示他國的行政制度不能全盤照抄、生硬的移植到本國
    4.( ) 近年來,各國政府組織對於成本效能與顧客回應頗為重視,這是公共組織中 新公共管理途徑 這種途徑所最為重視的價值
    5.( ) 美國行政學者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強調四點主張,所述 行政於憲政體制下,治理過程的重要性在於堅持單一價值 不在其中
    6.( ) 美國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及新公共行政學派(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主要在強調 倡導政府運作中的倫理及責任等重點 這種價值或觀點
    7.( ) 敘述 設法說服對方相信本身觀點的正確性與價值 不符合集體決策中議價協商型的特質
    8.( ) 新公共行政學者在1968年與1988年舉行兩次學術研討會,以下的相關敘述 第一次會議強烈要求社會公平,而第二次會議則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改進民主法治與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在於促進民主的價值,故最關切的焦點是行政倫理、行政責任及行政領導行政與政治二分關係不存在,因行政人員行使職權時不可避免地會控制政策議程 錯誤


    對於
    1.( ) 官僚體制的僵化和無效率 是新公共管理對於傳統行政管理理論與實務的主要批判
    2.( ) 從消極懲罰到積極激勵 是行為科學對於行政學的主要影響
    3.( ) 提升公務人員志願服務的意願 對於非營利組織對公部門的互動關係與影響之敘述是正確的
    4.( ) 下列有關行政計畫程序的敘述, 對於現況與預期狀態的瞭解與研判配合資料與證據解釋事實最後是在眾多方案中抉擇可行者 錯誤
    5.( ) 近年來,各國政府組織對於成本效能與顧客回應頗為重視,這是公共組織中 新公共管理途徑 這種途徑所最為重視的價值
    6.( ) 為減少環境污染,政府對於自動設置污染防治設備之廠商給予減稅之優待,是屬於 誘因工具 這種類型的政策工具
    7.( ) 組織文化對其成員的行為有很大影響;下列對於文化構成要素的說明, 組織文化是集體共有的 組織文化符號與意義是互相關聯的 組織文化結合工具性與表意性的要素 錯誤
    8.( ) 策略性績效管理觀點對於傳統績效管理所作的批評, 傳統績效評量較注重個人層面而忽略整體組織層面 績效管理不應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 傳統績效評量比較忽略組織效能的評量 錯誤
    9.( ) 道爾頓(M. Dalton)認為在非正式組織分類中,組織隨業務之發展,對於某類人構成威脅而被迫不得不借用團體力量,維護本身權力地位,是指 水平防守集團
    10.( ) 對於公共政策的類型與區分,敘述 從標的人口的感受與立場進行區分,可以分為「零和賽局型」以及「非零和賽局型」 正確


    機關
    1.( ) 審計部 是我國負責公共財務監察工作的最主要機關
    2.( ) 「行政組織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這句話是屬於 靜態的(static) 這種組織意義的觀點
    3.( ) 公務員把機關的違法失職情事,釋放消息讓外界知悉,被稱之為 弊端揭發
    4.( ) 有關經費流用的敘述,下列 人事費除外,同門各科目之經費有剩餘時,得互相流用歲出經常門與臨時門之經費,不得互為流用單位會計機關與附屬單位會計機關費用不得流用 錯誤
    5.( ) 依據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機關依組織法規將其部分權限及職掌劃出,以達成其設立目的之組織」稱為 機構
    6.( ) 政府機關設立某種特殊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稱為 管制性政策 這種類型的政策
    7.( ) 若按行政層級區分,行政院為一級機關,則 警政署 為「三級機關」


    運作
    1.( ) 在於達成社會的價值,並以權力的產生與分配為運作重點 係以達成政治目標為取向的組織主要特性
    2.( ) 機械官僚制度和分部化形式之組織 組織型態比較適合在任務單 一、環境穩定的情況下運作
    3.( ) 正當程序(Due process)係指政府部門在運作的過程中,必須遵守 依法行政 這種觀念
    4.( ) 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公務人員與民眾對行政體系運作所具有的理念、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信念等,稱為 行政文化
    5.( ) 成果導向和加重主管職責、運作環境改以市場取代科層組織、政府職能縮減等三項主張是以下 新公共管理 之核心議題
    6.(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7.( ) 行政院轄下設置的委員會中,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在組織實際運作上可謂採行首長制
    8.( ) 依丹哈特(R. Denhardt)的觀點,公共行政國際化運作過程有四個趨勢逐漸興起, 集權化 不在其中
    9.(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在西元1887年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該文認為行政學研究的重心是 政府如何以效率進行運作
    10.( ) 組織內人員的情緒、態度等,都會影響組織的順利運作,這個部分係屬於 心理-社會的次級系統 這種組織內的次級系統


    過程
    1.( ) 外部控制與內部控制的聯結 並非績效管理所強調的聯結過程
    2.( ) 績效考核 就行政評估的種類而言,概可分為預先(事先)評估、過程(事中)評估以及結果(事後)評估。請問結果評估又稱為
    3.( ) 下列有關政府預算特徵的描述, 政府預算依法須以公開過程為之 政府預算受到法律的制約 政府預算深具政治意涵 錯誤
    4.( ) 有關組織溝通的敘述, 組織中的某一成員將決策的前提傳送給其他人的過程,稱之為溝通 正確
    5.( ) 依丹哈特(R. Denhardt)的觀點,公共行政國際化運作過程有四個趨勢逐漸興起, 集權化 不在其中
    6.( ) 敘述 行政機關無法獨自完成政策的合法化過程 不符合政策合法化的意義
    7.( ) 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中,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的主要機制是指 政黨


    原則
    1.( ) 下列有關公共關係之雙向溝通所應遵循之原則, 開誠佈公禮尚往來講求語意之表達技巧 錯誤
    2.( ) 公共關係注重平時發展,其實際的具體原則,下列 普遍平衡對等互惠自然形成與發展 錯誤
    3.( ) 公務人員的薪給不應和社會上其他行業薪水相差太遠,這是屬於公務人員薪給制度的 平衡性原則 這種原則
    4.( ) 以下有關政府推展公共關係之原則, 要保持雙向溝通資訊必須公開透明平時就要發展 錯誤
    5.( ) 政府機關設立某種特殊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稱為 管制性政策 這種類型的政策
    6.( )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 效率化標準化計畫化 錯誤
    7.( ) 韋伯之官僚制度(Bureaucracy),會被認為是最有效率的原因為 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公務人員
    1.( ) 提升公務人員志願服務的意願 對於非營利組織對公部門的互動關係與影響之敘述是正確的
    2.( ) 公務人員分類中,以「人」為中心,就公務人員個人之資歷進行分類者,為 品位分類 這種分類制度
    3.( ) 公務人員升至某一職位後如不經訓練,有可能難以勝任現職或更高職位,這是以下 彼得原理 這種現象
    4.( ) 公務人員因公出差可支領差旅費,這是屬於 受職務上費用償還之權利 這種權利
    5.( ) 公務人員的薪給不應和社會上其他行業薪水相差太遠,這是屬於公務人員薪給制度的 平衡性原則 這種原則
    6.( ) 以下 記過 屬於我國公務人員懲處之種類
    7.( ) 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公務人員與民眾對行政體系運作所具有的理念、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信念等,稱為 行政文化
    8.( ) 現行公務人員加給項目,不包括 超時加給


    評估
    1.( ) 預評估 不屬於執行後評估的類型


    領導
    1.( ) 有關領導的敘述, 領導除了上級對下級的領導外,下級也可能去領導上級,又稱「相互領導」 最正確


    系統
    1.( ) 設立危機警報系統 不屬於整合性危機管理系統(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中的「減災(mitigation)」策略
    2.(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3.( ) 有關我國推動行政中立的政制結構途徑之敘述,下列 劃清國家、政府及政黨概念的分際政黨與政府的組織體系徹底分離政務官與事務官依不同方式進入政府系統 錯誤
    4.( ) 關於組織各層級,敘述 管理層級負責組織資源的配置及運用,是半開放系統 正確


    類型
    1.( ) 期望理論 這種激勵理論非屬「內容理論」的類型
    2.( ) 預評估 不屬於執行後評估的類型
    3.(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4.( ) 政府機關設立某種特殊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稱為 管制性政策 這種類型的政策
    5.( ) 某一民意代表自認為本身一直是依據自己選區的意志投票的。這在學理上屬於 委任型 這種類型
    6.( ) 為減少環境污染,政府對於自動設置污染防治設備之廠商給予減稅之優待,是屬於 誘因工具 這種類型的政策工具
    7.( ) 根據學者薩瓦斯(Emanuel Savas)的歸納,民營化可分成三大類型, 接管 不包括在內
    8.( ) 對於公共政策的類型與區分,敘述 從標的人口的感受與立場進行區分,可以分為「零和賽局型」以及「非零和賽局型」 正確


    溝通
    1.( ) 有關組織溝通的敘述, 組織中的某一成員將決策的前提傳送給其他人的過程,稱之為溝通 正確


    理論
    1.( ) 重視積極激勵 是修正理論時期行政學在管理方式上的特色
    2.( )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 效率化標準化計畫化 錯誤
    3.( ) 敘述 員工的主要目標是保有工作,因此會避免冒險 比較符合行政學中X理論管理行為的假定


    目標
    1.( ) 在於達成社會的價值,並以權力的產生與分配為運作重點 係以達成政治目標為取向的組織主要特性
    2.( ) 垃圾筒模式 這種組織決策模式具目標高度分歧、解決方案因果關係亦糢糊的特徵


    公共行政
    1.( ) 「公共行政應可成為憲政秩序下治理過程的正當參與者」,此一敘述係以下 黑堡宣言 之重要主張
    2.( ) 公共行政中「公共」(public)的實質意義,最主要是指 公共利益
    3.( ) 依丹哈特(R. Denhardt)的觀點,公共行政國際化運作過程有四個趨勢逐漸興起, 集權化 不在其中
    4.( ) 美國公共行政界和企業界有一趨勢,即愈是高層的主管愈需要 概念技能 這種技能
    5.( ) 晚近有從「哲學」的角度探討公共行政本質意義的研究,這種研究觀點的核心觀念為 公共性
    6.( ) 新公共行政學者在1968年與1988年舉行兩次學術研討會,以下的相關敘述 第一次會議強烈要求社會公平,而第二次會議則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改進民主法治與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在於促進民主的價值,故最關切的焦點是行政倫理、行政責任及行政領導行政與政治二分關係不存在,因行政人員行使職權時不可避免地會控制政策議程 錯誤
    7.( ) 對於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的敘述,下列 主張公共對話除應擴大個人自由的理念外,亦需兼顧社會公正、公共秩序、財政健全和資本累積的概念主張「好的政府」和「好的管理」必須兼籌並顧強調公共行政不僅是純粹的管理,亦處於政治系絡之中 錯誤


    特性
    1.( ) 功利性的組織 組織類型,其特性是組織成員重視權利與義務的均衡
    2.( ) 為特殊目的而成立 為專案組織(project organization)的特性
    3.( ) 「預算是設計,計劃。會計是計畫的執行。決算與審計乃是計畫執行效果的考核。」請問這段敘述彰顯財務行政的 連貫性 這種特性
    4.( ) 以下 累進稅制 這種所得稅制,最能夠展現政府透過對個人財富重分配的特性,以達到社會正義的精神
    5.( ) 政府為改革健保財務所舉行的公民會議,是一種商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不具有 專斷 這種特性
    6.( ) 政府職責之一是提供公共財,請問公共財所具備的特性是 非敵對性、非排他性及擁擠性


    發展
    1.( ) 升遷與發展 屬於何茲柏格(F. Herzberg)研究所稱的「激勵的因素」
    2.( ) 公共關係注重平時發展,其實際的具體原則,下列 普遍平衡對等互惠自然形成與發展 錯誤
    3.(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4.( ) 以下有關政府推展公共關係之原則, 要保持雙向溝通資訊必須公開透明平時就要發展 錯誤
    5.( ) 在「行政國」不斷發展的當今, 行政人員 無疑是政府治理的「守衛者」(the guardian)
    6.( ) 有關未來全世界性的發展大勢,以下 科學知識迅速膨脹並普遍化 最正確
    7.( ) 依據學者亨利(N. Henry)的見解,行政學的發展可以區別為五個典範。其中,1970年迄今係屬 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時期 這種典範時期
    8.( ) 凱因斯經濟學派主張,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衰退時,最應採取 擴大市場需求 這種因應方式


    關係
    1.( ) 「行政組織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這句話是屬於 靜態的(static) 這種組織意義的觀點
    2.( ) 從組織病態的角度來說,「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所論及機關開會時間的長短與議題重要性的關係為 成反比


    途徑
    1.( ) 行政控制 是組織內部且正式的行政責任之確保途徑
    2.( ) 利益團體的影響力 並非羅聖朋(David Rosenbloom)所提之政治途徑於分析政府預算所應關注之焦點
    3.( ) 近年來,各國政府組織對於成本效能與顧客回應頗為重視,這是公共組織中 新公共管理途徑 這種途徑所最為重視的價值
    4.( ) 就行政責任的確保途徑而言, 弊端揭發 不屬外部非正式確保途徑


    我國
    1.( ) 牌照稅 並非我國國稅
    2.( ) 審計部 是我國負責公共財務監察工作的最主要機關
    3.( ) 以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係屬於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的幕僚部門
    4.( ) 以下 記過 屬於我國公務人員懲處之種類
    5.( ) 民國84年以前,我國公務人員退休金之籌措,主要是屬於以下 政府籌款制 這種制度
    6.( ) 在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思潮下,我國與各國皆強調「企業型政府」的觀念,然而同時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行政問題,敘述 忽略了公平正義等相關價值的實現 最受強調
    7.( ) 有關我國民國90年以後財政狀況的描述,下列 中央政府賦稅收入以所得稅占最大比例 社會福利支出所占比例持續增加 中央政府債務支出比例持續增加 錯誤
    8.( ) 有關我國推動行政中立的政制結構途徑之敘述,下列 劃清國家、政府及政黨概念的分際政黨與政府的組織體系徹底分離政務官與事務官依不同方式進入政府系統 錯誤
    9.( ) 我國「兩稅合一」制度,係指 個人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
    10.( ) 我國政府預算預備金準備,主要屬於 集中分散並用制 這種制度


    模式
    1.( ) 垃圾筒模式 這種組織決策模式具目標高度分歧、解決方案因果關係亦糢糊的特徵


    預算
    1.( ) 預算 是以金錢數字表示政府的施政計畫與歲入歲出,同時也是財務行政的基礎
    2.( ) 「預算是設計,計劃。會計是計畫的執行。決算與審計乃是計畫執行效果的考核。」請問這段敘述彰顯財務行政的 連貫性 這種特性
    3.( ) 有關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的描述,下列 預算作業與管理功能結合機構內分配於各計畫的成本不易精確估計過分側重量化分析技術 錯誤


    公共管理


    職位
    1.( ) 「職位決定立場;換了位置換了腦袋」是指 邁爾斯定律 這種定律
    2.( ) 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3.( ) 公務人員升至某一職位後如不經訓練,有可能難以勝任現職或更高職位,這是以下 彼得原理 這種現象
    4.( ) 在職位分類制度中,將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層級


    政治
    1.( ) 在於達成社會的價值,並以權力的產生與分配為運作重點 係以達成政治目標為取向的組織主要特性
    2.( ) 利益團體的影響力 並非羅聖朋(David Rosenbloom)所提之政治途徑於分析政府預算所應關注之焦點
    3.( ) 政治與規劃中心匯合 不屬於漸進主義規劃模式之特色
    4.(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5.(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對「行政學」逐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重要的影響,他撰寫的「行政的研究」一文提出 政治應與行政分立 這種最主要見解足資說明
    6.( ) 新公共行政學者在1968年與1988年舉行兩次學術研討會,以下的相關敘述 第一次會議強烈要求社會公平,而第二次會議則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改進民主法治與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在於促進民主的價值,故最關切的焦點是行政倫理、行政責任及行政領導行政與政治二分關係不存在,因行政人員行使職權時不可避免地會控制政策議程 錯誤
    7.( ) 對於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的敘述,下列 主張公共對話除應擴大個人自由的理念外,亦需兼顧社會公正、公共秩序、財政健全和資本累積的概念主張「好的政府」和「好的管理」必須兼籌並顧強調公共行政不僅是純粹的管理,亦處於政治系絡之中 錯誤


    主張
    1.( ) 政府成長係回應工商業界擴張投資的需求 這種陳述,是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的主張
    2.( ) 「公共行政應可成為憲政秩序下治理過程的正當參與者」,此一敘述係以下 黑堡宣言 之重要主張
    3.( ) D. Osborne與T. Gaebler所提出的新政府運動,主張州和地方政府應具企業家精神, 新新聯邦主義 屬之
    4.( ) 成果導向和加重主管職責、運作環境改以市場取代科層組織、政府職能縮減等三項主張是以下 新公共管理 之核心議題
    5.( ) 凱因斯經濟學派主張,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衰退時,最應採取 擴大市場需求 這種因應方式


    分析
    1.( ) 利益團體的影響力 並非羅聖朋(David Rosenbloom)所提之政治途徑於分析政府預算所應關注之焦點
    2.( ) 重視個別事件的分析 並非系統思考所提倡的意涵
    3.(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觀點
    1.( ) 「行政組織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這句話是屬於 靜態的(static) 這種組織意義的觀點
    2.(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3.( ) 行政研究的生態理論觀點,其對行政改革活動主要的價值為 提示他國的行政制度不能全盤照抄、生硬的移植到本國
    4.( ) 美國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及新公共行政學派(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主要在強調 倡導政府運作中的倫理及責任等重點 這種價值或觀點
    5.( ) 敘述 設法說服對方相信本身觀點的正確性與價值 不符合集體決策中議價協商型的特質
    6.( ) 晚近有從「哲學」的角度探討公共行政本質意義的研究,這種研究觀點的核心觀念為 公共性
    7.( ) 就凱因斯經濟學的觀點而言,經濟發展不穩定主要乃肇因於 需求 波動之結果


    結構


    根據
    1.( ) 官僚體系中很容易產生「代理人問題」,根據「委託-代理人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此一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為 代理人的投機心理
    2.( )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見解,能夠提供組織成員個人自尊與人格成長機會的場域為 非正式組織
    3.( ) 根據動態管理學派傅麗德(M. Follett)的「情勢法則」,她認為命令與權威一定要摒除 「人」 這種因素
    4.( ) 根據梅.納(A. Meltsner)的觀點, 企業型 這種分析人員具有高度分析能力的知識,也具備高度政治藝術與手腕者
    5.( ) 根據賀茲伯格(F. Herzberg)所提出的兩因子理論, 責任 是屬於能夠刺激員工努力工作的激勵因子(motivator)
    6.( ) 根據學者聖吉(Peter Senge)的見解,組織學習的基本單位應該為 團隊學習


    績效


    學者
    1.( ) 自願型(volunteer) 並非是行政學者哈蒙(Michael M. Harmon)所界定之行政類型格道(Administrative Styles Grid)中所列舉者
    2.(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3.( ) 有關泰勒(F. W. Taylor)之敘述,下列 是管理技術學說的代表學者提倡科學管理運動強調應以科學方法甄選工人 錯誤
    4.( ) 依據學者亨利(N. Henry)的見解,行政學的發展可以區別為五個典範。其中,1970年迄今係屬 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時期 這種典範時期
    5.( ) 美國行政學者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強調四點主張,所述 行政於憲政體制下,治理過程的重要性在於堅持單一價值 不在其中
    6.( ) 根據學者聖吉(Peter Senge)的見解,組織學習的基本單位應該為 團隊學習
    7.( ) 根據學者薩瓦斯(Emanuel Savas)的歸納,民營化可分成三大類型, 接管 不包括在內
    8.( ) 新公共行政學者在1968年與1988年舉行兩次學術研討會,以下的相關敘述 第一次會議強烈要求社會公平,而第二次會議則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改進民主法治與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在於促進民主的價值,故最關切的焦點是行政倫理、行政責任及行政領導行政與政治二分關係不存在,因行政人員行使職權時不可避免地會控制政策議程 錯誤
    9.( ) 對於行政倫理的外部控制論之敘述,下列 以學者房納(H. Finer)為代表人物認為過度依賴人的良心或主觀道德,將導致權力的濫用贊成推動倫理立法及守則 錯誤
    10.( ) 學者莫根(G. Morgan)以八個隱喻來描述組織意象,其中認為不同環境下應採行不同的組織型態,是 組織是一種有機體的意象 組織意象


    問題
    1.( ) 在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思潮下,我國與各國皆強調「企業型政府」的觀念,然而同時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行政問題,敘述 忽略了公平正義等相關價值的實現 最受強調
    2.( ) 官僚體系中很容易產生「代理人問題」,根據「委託-代理人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此一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為 代理人的投機心理
    3.( ) 威爾遜(W. Wilson)等早期行政學者,對行政研究的主要看法為 行政問題與政治問題可以分開


    個人
    1.( ) 公務人員分類中,以「人」為中心,就公務人員個人之資歷進行分類者,為 品位分類 這種分類制度
    2.( ) 以下 累進稅制 這種所得稅制,最能夠展現政府透過對個人財富重分配的特性,以達到社會正義的精神
    3.( ) 席恩(E. Schein)認為組織文化有三個層次, 是個人或團體社會所偏好的事物、行為方式、或有關生存的終極目標 為「價值觀念」層次的意涵
    4.( )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見解,能夠提供組織成員個人自尊與人格成長機會的場域為 非正式組織
    5.( ) 策略性績效管理觀點對於傳統績效管理所作的批評, 傳統績效評量較注重個人層面而忽略整體組織層面 績效管理不應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 傳統績效評量比較忽略組織效能的評量 錯誤


    重視
    1.( ) 功利性的組織 組織類型,其特性是組織成員重視權利與義務的均衡
    2.( ) 重視個別事件的分析 並非系統思考所提倡的意涵
    3.( ) 重視積極激勵 是修正理論時期行政學在管理方式上的特色
    4.( ) 下列有關聯邦制政府(federal government)之敘述, 重視聯邦及地方政府間的權力分配幅員廣大之國家多為此類政策須考量族群之差異性 錯誤
    5.( ) 近年來,各國政府組織對於成本效能與顧客回應頗為重視,這是公共組織中 新公共管理途徑 這種途徑所最為重視的價值


    並非
    1.( ) 外部控制與內部控制的聯結 並非績效管理所強調的聯結過程
    2.( ) 自願型(volunteer) 並非是行政學者哈蒙(Michael M. Harmon)所界定之行政類型格道(Administrative Styles Grid)中所列舉者
    3.( ) 利益團體的影響力 並非羅聖朋(David Rosenbloom)所提之政治途徑於分析政府預算所應關注之焦點
    4.( ) 重視個別事件的分析 並非系統思考所提倡的意涵
    5.( ) 高階主管已得知 並非判斷組織危機情境的重要標準
    6.( ) 牌照稅 並非我國國稅
    7.( ) 鼓勵團隊衝突 並非團隊學習所需具備的要項


    不包括
    1.( ) 一般言之,溝通的主要障礙不包括 年齡與性別上的障礙
    2.( ) 刑事責任之罪行如係專屬公務員身分之行為,稱為「職務犯」,不包括 妨害投票 這種行為在內
    3.( ) 根據學者薩瓦斯(Emanuel Savas)的歸納,民營化可分成三大類型, 接管 不包括在內
    4.( ) 將激勵理論應用於行政官僚中的短程作法不包括 培養利人利己的工作觀
    5.( ) 現行公務人員加給項目,不包括 超時加給
    6.( ) 麥克葛瑞格(Douglas M. McGregor)對X理論的假定,不包括 工作所須花費的體力及心力,與遊玩或休息所需要的一樣自然


    工作
    1.( ) 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2.( ) 在職位分類制度中,將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3.( ) 有關哥倫比斯基(R. Golembiewski)對組織發展理論之貢獻, 掀起了工作與倫理的接合 為組織發展提供基本價值的指引 倡導合作及共識體系 錯誤
    4.( ) 敘述 員工的主要目標是保有工作,因此會避免冒險 比較符合行政學中X理論管理行為的假定


    影響
    1.( ) 提升公務人員志願服務的意願 對於非營利組織對公部門的互動關係與影響之敘述是正確的
    2.( ) 20世紀初的行政學研究,主要受 科學管理運動 這種思潮運動的影響甚深
    3.( ) 組織內人員的情緒、態度等,都會影響組織的順利運作,這個部分係屬於 心理-社會的次級系統 這種組織內的次級系統
    4.( ) 組織文化對其成員的行為有很大影響;下列對於文化構成要素的說明, 組織文化是集體共有的 組織文化符號與意義是互相關聯的 組織文化結合工具性與表意性的要素 錯誤
    5.( ) 影響公共行政之環境因素,大致上可分為法律、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 政黨發展程度 不屬於「社會環境」因素


    審計
    1.( ) 「預算是設計,計劃。會計是計畫的執行。決算與審計乃是計畫執行效果的考核。」請問這段敘述彰顯財務行政的 連貫性 這種特性
    2.( ) 進行國有財產之出賣或租賃價格是否過於低廉之查核,係屬 經濟上審計 這種審計事項


    稱為
    1.( ) 刑事責任之罪行如係專屬公務員身分之行為,稱為「職務犯」,不包括 妨害投票 這種行為在內
    2.( ) 在政府會計應用的基礎中,應收未收或應付未付都需記帳,此種方式稱為 應計基礎(accrual basis)
    3.( ) 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公務人員與民眾對行政體系運作所具有的理念、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信念等,稱為 行政文化
    4.( ) 有關資本預算財源籌措,以一般租稅收入因應,等到有充裕的資金始進行資本建設,稱為 隨收隨付制
    5.( ) 依據我國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機關依組織法規將其部分權限及職掌劃出,以達成其設立目的之組織」稱為 機構
    6.( ) 政府機關設立某種特殊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稱為 管制性政策 這種類型的政策


    進行
    1.( ) 為進行公眾關係 不屬於政策評估的積極目的
    2.( ) 公務人員分類中,以「人」為中心,就公務人員個人之資歷進行分類者,為 品位分類 這種分類制度
    3.( ) 有關組織分部化的敘述, 教育部設置體育司、國際文教處等,是按功能進行分部化 正確
    4.( ) 有關資本預算財源籌措,以一般租稅收入因應,等到有充裕的資金始進行資本建設,稱為 隨收隨付制
    5.(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在西元1887年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該文認為行政學研究的重心是 政府如何以效率進行運作
    6.( ) 進行國有財產之出賣或租賃價格是否過於低廉之查核,係屬 經濟上審計 這種審計事項
    7.( ) 對於公共政策的類型與區分,敘述 從標的人口的感受與立場進行區分,可以分為「零和賽局型」以及「非零和賽局型」 正確


    倫理
    1.( ) 公務員服務法第5條規定,公務員不得有驕恣貪惰,奢侈放蕩,及冶遊賭博,吸食菸毒等,足以損失名譽之行為。此規定是要求公務員要有 保持品位義務 這種倫理
    2.( ) 美國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及新公共行政學派(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主要在強調 倡導政府運作中的倫理及責任等重點 這種價值或觀點


    為何
    1.( ) 公務人員分類中,以「人」為中心,就公務人員個人之資歷進行分類者,為 品位分類 分類制度
    2.(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3.( ) 行政研究的生態理論觀點,其對行政改革活動主要的價值為 提示他國的行政制度不能全盤照抄、生硬的移植到本國
    4.( ) 官僚體系中很容易產生「代理人問題」,根據「委託-代理人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此一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為 代理人的投機心理
    5.( ) 威爾遜(W. Wilson)等早期行政學者,對行政研究的主要看法為 行政問題與政治問題可以分開
    6.( ) 按通說,1887年美國學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對行政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性為 使行政學從政治學的領域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學科
    7.( ) 韋伯之官僚制度(Bureaucracy),會被認為是最有效率的原因為 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8.( )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見解,能夠提供組織成員個人自尊與人格成長機會的場域為 非正式組織
    9.( ) 根據學者聖吉(Peter Senge)的見解,組織學習的基本單位應該為 團隊學習
    10.( ) 從組織病態的角度來說,「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所論及機關開會時間的長短與議題重要性的關係為 成反比


    在於
    1.( ) 在於達成社會的價值,並以權力的產生與分配為運作重點 係以達成政治目標為取向的組織主要特性
    2.( ) 行政監察員 是歐美國家地區政府常設的行政監控機制,其主要功能在於接受民眾陳苦訴怨,並調查不當或不公情事
    3.( ) 下列有關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之敘述 特別強調組織的多變性 權變理論的最終目的在於設計及應用最適合於某些特定情況的組織設計與管理方法 權變理論強調彈性運用管理方法 錯誤
    4.( ) 在次級系統理論中, 管理次級系統(managerial subsystem) 這種次級系統係貫穿整個組織,其作用在於整合、協調、設計與控制
    5.( ) 美國行政學者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強調四點主張,所述 行政於憲政體制下,治理過程的重要性在於堅持單一價值 不在其中


    比較
    1.( ) 機械官僚制度和分部化形式之組織 組織型態比較適合在任務單 一、環境穩定的情況下運作
    2.( ) 比較而言, 退休制度 這種人事管理制度最主要精神非屬激勵機制
    3.( ) 比較而言,以下 轉換型領導 領導模式,強調透過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人際互動,可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4.(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5.( ) 敘述 員工的主要目標是保有工作,因此會避免冒險 比較符合行政學中X理論管理行為的假定
    6.( ) 策略性績效管理觀點對於傳統績效管理所作的批評, 傳統績效評量較注重個人層面而忽略整體組織層面 績效管理不應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 傳統績效評量比較忽略組織效能的評量 錯誤
    7.( ) 對於我國災害防救體系的描述, 採單一災害管理途徑 比較正確
    8.( ) 關於有機性結構與機械性結構之比較,下列 有機性結構其僵化程度較低;機械性結構其僵化程度較高 有機性結構其複雜化程度較低;機械性結構其複雜化程度較高 有機性結構其正式化程度較低;機械性結構其正式化程度較高 錯誤


    不屬於
    1.( ) 政治與規劃中心匯合 不屬於漸進主義規劃模式之特色
    2.( ) 政策相關資訊如何蒐集 不屬於政策評估研究的範疇
    3.( ) 為進行公眾關係 不屬於政策評估的積極目的
    4.( ) 英國文官委員會 不屬於肅貪機構
    5.( ) 設立危機警報系統 不屬於整合性危機管理系統(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中的「減災(mitigation)」策略
    6.( ) 預評估 不屬於執行後評估的類型


    計畫
    1.( ) 「預算是設計,計劃。會計是計畫的執行。決算與審計乃是計畫執行效果的考核。」請問這段敘述彰顯財務行政的 連貫性 這種特性
    2.( ) 有關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的描述,下列 預算作業與管理功能結合機構內分配於各計畫的成本不易精確估計過分側重量化分析技術 錯誤
    3.( )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 效率化標準化計畫化 錯誤
    4.( ) 對於公眾關係的觀念,下列 公眾關係是一種長期有計畫的努力之結果公眾關係之手段為有效溝通須以「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大眾利益」為前提 錯誤


    體系
    1.( ) 「行政組織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這句話是屬於 靜態的(static) 這種組織意義的觀點
    2.( ) 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公務人員與民眾對行政體系運作所具有的理念、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信念等,稱為 行政文化
    3.( ) 有關我國推動行政中立的政制結構途徑之敘述,下列 劃清國家、政府及政黨概念的分際政黨與政府的組織體系徹底分離政務官與事務官依不同方式進入政府系統 錯誤


    團體
    1.( ) 政府機關設立某種特殊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或約束機關、團體、標的人口的特殊行動,稱為 管制性政策 這種類型的政策
    2.( ) 席恩(E. Schein)認為組織文化有三個層次, 是個人或團體社會所偏好的事物、行為方式、或有關生存的終極目標 為「價值觀念」層次的意涵
    3.( ) 道爾頓(M. Dalton)認為在非正式組織分類中,組織隨業務之發展,對於某類人構成威脅而被迫不得不借用團體力量,維護本身權力地位,是指 水平防守集團
    4.( ) 團體盲思(Groupthink)的現象,最容易發生於 團體高度凝聚力 這種情況


    結果
    1.( ) 績效考核 就行政評估的種類而言,概可分為預先(事先)評估、過程(事中)評估以及結果(事後)評估。請問結果評估又稱為
    2.( ) 我國現行考績結果之運用,主要偏重 行政管理 這種功能
    3.( ) 就凱因斯經濟學的觀點而言,經濟發展不穩定主要乃肇因於 需求 波動之結果


    是指
    1.( ) 「針對政策問題解決,採取科學方法,廣泛蒐集資料,設計一套未來行動之替選方案的動態過程」,是指 政策規劃
    2.( ) 「職位決定立場;換了位置換了腦袋」是指 邁爾斯定律 這種定律
    3.( ) 公共行政中「公共」(public)的實質意義,最主要是指 公共利益
    4.( ) 開發中國家行政制度普遍存在的「形式主義」(formalism)是指 政府許多法令規章徒具條文,未必貫徹
    5.( ) 道爾頓(M. Dalton)認為在非正式組織分類中,組織隨業務之發展,對於某類人構成威脅而被迫不得不借用團體力量,維護本身權力地位,是指 水平防守集團


    行為
    1.( ) 公務員服務法第5條規定,公務員不得有驕恣貪惰,奢侈放蕩,及冶遊賭博,吸食菸毒等,足以損失名譽之行為。此規定是要求公務員要有 保持品位義務 這種倫理
    2.( ) 以下 邦聯當局如有違法行為,分子國可宣告該行為無效 係邦聯制之特徵
    3.( ) 刑事責任之罪行如係專屬公務員身分之行為,稱為「職務犯」,不包括 妨害投票 這種行為在內
    4.( ) 席恩(E. Schein)認為組織文化有三個層次, 是個人或團體社會所偏好的事物、行為方式、或有關生存的終極目標 為「價值觀念」層次的意涵
    5.( ) 組織文化對其成員的行為有很大影響;下列對於文化構成要素的說明, 組織文化是集體共有的 組織文化符號與意義是互相關聯的 組織文化結合工具性與表意性的要素 錯誤


    次級


    公務員
    1.( ) 公務員把機關的違法失職情事,釋放消息讓外界知悉,被稱之為 弊端揭發
    2.( ) 公務員服務法第5條規定,公務員不得有驕恣貪惰,奢侈放蕩,及冶遊賭博,吸食菸毒等,足以損失名譽之行為。此規定是要求公務員要有 保持品位義務 這種倫理
    3.( ) 刑事責任之罪行如係專屬公務員身分之行為,稱為「職務犯」,不包括 妨害投票 這種行為在內


    觀念
    1.( ) 因材施教 觀念,符合行政學權變理論的思維
    2.( ) 正當程序(Due process)係指政府部門在運作的過程中,必須遵守 依法行政 這種觀念
    3.( ) 在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思潮下,我國與各國皆強調「企業型政府」的觀念,然而同時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行政問題,敘述 忽略了公平正義等相關價值的實現 最受強調
    4.( ) 政府要設法建立合理的稅制,譬如累進稅的建立,讓大家都能負擔得起。此一觀念符合 由聚斂到培養 這種財務行政的趨勢


    環境


    認為
    1.(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2.( ) 美國學者威爾遜(W. Wilson)在西元1887年發表〈行政的研究〉一文,該文認為行政學研究的重心是 政府如何以效率進行運作
    3.( ) 根據動態管理學派傅麗德(M. Follett)的「情勢法則」,她認為命令與權威一定要摒除 「人」 這種因素
    4.( ) 新公共行政學者在1968年與1988年舉行兩次學術研討會,以下的相關敘述 第一次會議強烈要求社會公平,而第二次會議則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改進民主法治與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在於促進民主的價值,故最關切的焦點是行政倫理、行政責任及行政領導行政與政治二分關係不存在,因行政人員行使職權時不可避免地會控制政策議程 錯誤
    5.( ) 管理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今日經濟生產要素,除土地、勞力、資本、企業家外,還須包括 知識
    6.( ) 管理學的經典《主管人員的職能》一書作者巴納德(Chester Barnard)認為,非正式組織具有正向的功能,下列所述 保障人員個人的人格完整促進團體內凝聚力構成有效的溝通管道 錯誤
    7.( ) 學者莫根(G. Morgan)以八個隱喻來描述組織意象,其中認為不同環境下應採行不同的組織型態,是 組織是一種有機體的意象 組織意象


    責任
    1.( ) 「當行政人員或行政機關有違法或失職之情事發生時,必須要有某人對此事負起責任」稱之為 課責
    2.( ) 美國的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及新公共行政學派(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主要在強調 倡導政府運作中的倫理及責任等重點 這種價值或觀點
    3.( ) 根據賀茲伯格(F. Herzberg)所提出的兩因子理論, 責任 是屬於能夠刺激員工努力工作的激勵因子(motivator)


    是一種
    1.( ) 下列有關全面品質管理特色的敘述, 是一種改善品質的整體制度是「追求品質的文化」的制度範圍不限於政府機關 錯誤
    2.( ) 政府為改革健保財務所舉行的公民會議,是一種商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不具有 專斷 特性
    3.( ) 對於公眾關係的觀念,下列 公眾關係是一種長期有計畫的努力之結果公眾關係之手段為有效溝通須以「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大眾利益」為前提 錯誤
    4.( ) 學者莫根(G. Morgan)以八個隱喻來描述組織意象,其中認為不同環境下應採行不同的組織型態,是 組織是一種有機體的意象 組織意象


    定律
    1.( ) 「職位決定立場;換了位置換了腦袋」是指 邁爾斯定律 這種定律


    具有
    1.( ) 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公務人員與民眾對行政體系運作所具有的理念、行為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信念等,稱為 行政文化
    2.(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3.( ) 根據梅.納(A. Meltsner)的觀點, 企業型 這種分析人員具有高度分析能力的知識,也具備高度政治藝術與手腕者
    4.( ) 管理學的經典《主管人員的職能》一書作者巴納德(Chester Barnard)認為,非正式組織具有正向的功能,下列所述 保障人員個人的人格完整促進團體內凝聚力構成有效的溝通管道 錯誤


    學習


    管理
    1.( ) 在次級系統理論中, 管理次級系統(managerial subsystem) 這種次級系統係貫穿整個組織,其作用在於整合、協調、設計與控制
    2.( ) 有關績效預算的描述,下列 以管理為中心由下而上編列以工作計畫為基礎 錯誤
    3.( ) 葉強尼(A. Etzioni)以成員順從方式作為組織分類標準, 功利性組織 這種組織的特色是「以功利或物質報償方式作為管理部屬主要手段」
    4.( ) 對於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的敘述,下列 主張公共對話除應擴大個人自由的理念外,亦需兼顧社會公正、公共秩序、財政健全和資本累積的概念主張「好的政府」和「好的管理」必須兼籌並顧強調公共行政不僅是純粹的管理,亦處於政治系絡之中 錯誤


    意義
    1.( ) 「行政組織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這句話是屬於 靜態的(static) 這種組織意義的觀點
    2.( ) 「新公共管理」模式,與下述 企業型政府 概念之意義相近
    3.( ) 公共行政中「公共」(public)的實質意義,最主要是指 公共利益
    4.( ) 敘述 行政機關無法獨自完成政策的合法化過程 不符合政策合法化的意義
    5.( ) 晚近有從「哲學」的角度探討公共行政本質意義的研究,這種研究觀點的核心觀念為 公共性


    傳統
    1.( ) 官僚體制的僵化和無效率 是新公共管理對於傳統行政管理理論與實務的主要批判
    2.( )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 效率化標準化計畫化 錯誤
    3.( ) 策略性績效管理觀點對於傳統績效管理所作的批評, 傳統績效評量較注重個人層面而忽略整體組織層面 績效管理不應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 傳統績效評量比較忽略組織效能的評量 錯誤


    描述
    1.( ) 下列有關政府預算特徵的描述, 政府預算依法須以公開過程為之 政府預算受到法律的制約 政府預算深具政治意涵 錯誤
    2.( ) 有關我國民國90年以後財政狀況的描述,下列 中央政府賦稅收入以所得稅占最大比例 社會福利支出所占比例持續增加 中央政府債務支出比例持續增加 錯誤
    3.( ) 有關財政集權理由的描述,下列 解決外部性問題 建立整體財政政策 社會福利給付標準一致 錯誤
    4.( ) 有關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的描述,下列 預算作業與管理功能結合機構內分配於各計畫的成本不易精確估計過分側重量化分析技術 錯誤
    5.( ) 有關績效預算的描述,下列 以管理為中心由下而上編列以工作計畫為基礎 錯誤


    透過
    1.( ) 透過選舉表達 屬於直接的民意表達方式
    2.( ) 比較而言,以下 轉換型領導 領導模式,強調透過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人際互動,可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3.( ) 以下 累進稅制 這種所得稅制,最能夠展現政府透過對個人財富重分配的特性,以達到社會正義的精神


    這是
    1.( ) 公務人員升至某一職位後如不經訓練,有可能難以勝任現職或更高職位,這是以下 彼得原理 現象
    2.( ) 公務人員因公出差可支領差旅費,這是屬於 受職務上費用償還之權利 權利
    3.( ) 公務人員的薪給不應和社會上其他行業薪水相差太遠,這是屬於公務人員薪給制度的 平衡性原則 原則
    4.( ) 近年來,各國政府組織對於成本效能與顧客回應頗為重視,這是公共組織中 新公共管理途徑 途徑所最為重視的價值


    設計
    1.( ) 「針對政策問題解決,採取科學方法,廣泛蒐集資料,設計一套未來行動之替選方案的動態過程」,是指 政策規劃
    2.( ) 「預算是設計,計劃。會計是計畫的執行。決算與審計乃是計畫執行效果的考核。」請問這段敘述彰顯財務行政的 連貫性 這種特性
    3.( ) 下列有關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之敘述 特別強調組織的多變性 權變理論的最終目的在於設計及應用最適合於某些特定情況的組織設計與管理方法 權變理論強調彈性運用管理方法 錯誤


    員工
    1.( ) 根據賀茲伯格(F. Herzberg)所提出的兩因子理論, 責任 是屬於能夠刺激員工努力工作的激勵因子(motivator)


    表達
    1.( ) 透過選舉表達 屬於直接的民意表達方式
    2.( ) 下列有關公共關係之雙向溝通所應遵循之原則, 開誠佈公禮尚往來講求語意之表達技巧 錯誤


    社會
    1.( ) 對社會現狀的支持和對有權者的維護 為現代多元主義的缺點
    2.( ) 席恩(E. Schein)認為組織文化有三個層次, 是個人或團體社會所偏好的事物、行為方式、或有關生存的終極目標 為「價值觀念」層次的意涵


    治理


    官僚制
    1.( ) 機械官僚制度和分部化形式之組織 組織型態比較適合在任務單 一、環境穩定的情況下運作
    2.( ) 民主政府的施政,其官僚制度在層層機構的嚴密監視下,方不致成為「新的專制王國」,即使它被授予龐大的行政裁量權,其活動亦僅止於 法律許可 許可的範圍之內
    3.( ) 韋伯之官僚制度(Bureaucracy),會被認為是最有效率的原因為 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那一種
    1.( ) 功利性的組織 組織類型,其特性是組織成員重視權利與義務的均衡
    2.( ) 因材施教 觀念,符合行政學權變理論的思維
    3.( ) 機械官僚制度和分部化形式之組織 組織型態比較適合在任務單 一、環境穩定的情況下運作
    4.( ) 「新公共管理」模式,與下述 企業型政府 概念之意義相近
    5.( ) 比較而言,以下 轉換型領導 領導模式,強調透過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人際互動,可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6.( ) 民眾出國檢查護照屬於 管制性政策 政策類型
    7.( ) 危機指揮中心成員的組成中, 新聞媒體人員 性質的成員不宜列入
    8.( ) 累進稅制是屬於 重分配政策 政策類型


    成員
    1.( ) 危機指揮中心成員的組成中, 新聞媒體人員 性質的成員不宜列入
    2.( ) 組織文化對其成員的行為有很大影響;下列對於文化構成要素的說明, 組織文化是集體共有的 組織文化符號與意義是互相關聯的 組織文化結合工具性與表意性的要素 錯誤


    民意
    1.( ) 透過選舉表達 屬於直接的民意表達方式


    可以
    1.( ) 比較而言,以下 轉換型領導 領導模式,強調透過領導者與部屬之間的人際互動,可以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
    2.( ) 有關比較公共政策的性質之敘述,下列 透過比較公共政策的研究,可以瞭解政府運作的真相 比較公共政策偏重政府實際運作的分析層面,故對比較政治研究具有補充作用 比較公共政策研究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實用意涵 錯誤
    3.( ) 依據學者亨利(N. Henry)的見解,行政學的發展可以區別為五個典範。其中,1970年迄今係屬 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時期 這種典範時期
    4.( ) 威爾遜(W. Wilson)等早期行政學者,對行政研究的主要看法為 行政問題與政治問題可以分開
    5.( ) 美國傳統理論時期的行政學學說,可以歸納為若干原則, 效率化標準化計畫化 錯誤


    方式
    1.( ) 透過選舉表達 屬於直接的民意表達方式
    2.( ) 在政府會計應用的基礎中,應收未收或應付未付都需記帳,此種方式稱為 應計基礎(accrual basis)
    3.( ) 有關我國推動行政中立的政制結構途徑之敘述,下列 劃清國家、政府及政黨概念的分際政黨與政府的組織體系徹底分離政務官與事務官依不同方式進入政府系統 錯誤
    4.( ) 席恩(E. Schein)認為組織文化有三個層次, 是個人或團體社會所偏好的事物、行為方式、或有關生存的終極目標 為「價值觀念」層次的意涵
    5.( ) 葉強尼(A. Etzioni)以成員順從方式作為組織分類標準, 功利性組織 這種組織的特色是「以功利或物質報償方式作為管理部屬主要手段」


    激勵
    1.( ) 重視積極激勵 是修正理論時期行政學在管理方式上的特色


    現象
    1.( ) 公務人員升至某一職位後如不經訓練,有可能難以勝任現職或更高職位,這是以下 彼得原理 這種現象
    2.( ) 比較行政學者雷格斯(F. Riggs)係「行政生態理論」集大成者,其所發展的「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主要是用來解釋 開發中國家 這種類型國家的行政現象
    3.( ) 為解決科技發展所涉及的各項問題,由專家為主體的治理狀況應運而生,這種現象被稱為 技術統治


    控制


    高度
    1.( ) 垃圾筒模式 這種組織決策模式具目標高度分歧、解決方案因果關係亦糢糊的特徵
    2.( ) 下列有關非營利組織之敘述, 低度手段理性與高度團結一致組織收入依賴募款能力而非組織績效扁平式組織故層級節制少 錯誤
    3.( ) 根據梅.納(A. Meltsner)的觀點, 企業型 這種分析人員具有高度分析能力的知識,也具備高度政治藝術與手腕者


    能力


    所需
    1.( ) 鼓勵團隊衝突 並非團隊學習所需具備的要項
    2.( ) 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3.( ) 在整合時期的組織理論觀點中,認為組織是一個新陳代謝系統,其主要意涵為 組織與環境互動可投入所需資源與能量,以致組織可永續存在
    4.( ) 在職位分類制度中,將工作性質不同,但困難程度、職責輕重、工作所需資格條件充分相同的職位歸納為 職等


    利益
    1.( ) 布勞(P. Blau)與史考特(W. Scott)以組織的主要受惠者為組織分類標準, 服務組織 這種組織的主要目的是在「謀求某部分特定社會大眾的利益」
    2.( ) 對於公眾關係的觀念,下列 公眾關係是一種長期有計畫的努力之結果公眾關係之手段為有效溝通須以「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大眾利益」為前提 錯誤
    3.( ) 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中,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的主要機制是指 政黨


    行政人員
    1.( ) 在「行政國」不斷發展的當今, 行政人員 無疑是政府治理的「守衛者」(the guardian)
    2.( ) 美國政府的行政人員有極大比例是來自社會的 中層 這種階層
    3.( ) 新公共行政學者在1968年與1988年舉行兩次學術研討會,以下的相關敘述 第一次會議強烈要求社會公平,而第二次會議則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以改進民主法治與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在於促進民主的價值,故最關切的焦點是行政倫理、行政責任及行政領導行政與政治二分關係不存在,因行政人員行使職權時不可避免地會控制政策議程 錯誤


    民主
    1.( ) 民主政府的施政,其官僚制度在層層機構的嚴密監視下,方不致成為「新的專制王國」,即使它被授予龐大的行政裁量權,其活動亦僅止於 法律許可 這種許可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