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機器人-CubicTutor

教育學大意 證照專業知識測驗




    CubicPower晶智能中心 專業證照基本知識測驗
    關鍵字分類 科目: 教育學大意

    是非題- 正確的打(O) 錯誤的打(X)


    學生
    1.( ) 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為「發現式學習」的優點
    2.( ) 讀書時間密集不中斷 這種作法不適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學習
    3.( ) 中等學校為學生實施各種智力測驗及性向測驗,幫助學生更瞭解自己的特長,這是屬於教育的 試探 這種功能
    4.( ) 王老師要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否應用於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目的應當採取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類型
    5.( ) 在凱勒(F. S. Keller)的個人化教學系統之教學過程中, 每一單元的學習必須達到精熟標準 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允許學生依其性向、能力、時間等自行控制速度 錯誤
    6.( ) 余老師在數學課上重視學生演算及解題能力。余老師是採用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方法
    7.( ) 林老師閱讀相關文獻時,發現學校的「潛在課程」再製了中產階級的價值、態度與行為。故他於課程設計時,鼓勵弱勢學生去訪談社區人士,期待從學生自我增能而達成社會改革。林老師的課程觀點屬於 批判理論 這種理論
    8.( ) 國民中小學透過升降旗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心,這是屬於教育的 政治功能 這種功能
    9.( ) 教師要求學生下課前完成數學練習題,確實完成的同學可以換得午休的自由閱讀時間,這是 活動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10.( ) 許多國中訂有學生改過銷過辦法,讓被記過處分的學生藉由熱心服務的行為來申請銷過。這是運用 負增強 策略


    這種
    1.( ) 事實性教材 這種教材在設計教學時,常使用組織、心像和意義化等方式
    2.( ) 「重視兒童本位的教育目的,教育的重心在學生」是屬於 自然主義 這種思想的主張
    3.( ) 一份心理測驗呈現出常模,代表 受試者可以與接受同一測驗的人做比較 這種意義
    4.( ) 王老師受到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和羅吉斯(C. Rogers)的影響,強調發展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的技能,這是 人本心理學派 這種心理學派的主張
    5.( ) 全班教學、分組學習、小考與學習評量、學習表揚,這是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這種合作學習法
    6.( ) 有一項研究計畫的主題是「國民小學學生社會學習領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困難之調查研究」,請問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這種類型的研究
    7.( ) 依據1870年英國〈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Education Act),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可設立學校的地區,是屬於 公立學校校舍不足地區 這種地區
    8.( ) 研究者想探討老師使用分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歷程,並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其中「學習歷程」是屬於 中介變項 這種變項
    9.( ) 國家通常具有某些基本權力,其運作和學校教育或課程教學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學校教育通常是這些權力運作的管道或手段。上述由國家透過教育國民以建立集體意識或國家意識的權力,係屬 制約權 這種權力
    10.( ) 教師要求學生下課前完成數學練習題,確實完成的同學可以換得午休的自由閱讀時間,這是 活動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屬於
    1.( ) 工作本身 屬於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的激勵因素
    2.( ) 「兒童以符號為中介來描述外在世界」,是屬於皮亞傑(Piaget) 運思前期 認知發展階段
    3.( ) 「國小男、女生在中華兒童智力量表上之得分並無顯著差異」,是屬於 虛無假設 這種假設
    4.( ) 「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內在心理的滿足,而非由於外界酬賞的滿足而引發學習」,這種動機理論是屬於 認知取向 這種取向
    5.( ) 父母教導兒女向長輩問安,是屬於 社會功能 這種教育功能
    6.( ) 主張政府應致力使不同性別、種族、階級的學生都能入相同類型的學校受教育,是屬於 教育投入的均等 這種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7.( ) 在個人內在的衝突中,「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屬於 雙趨衝突 這種衝突
    8.( ) 每一個人都有相等的機會接受最基本的教育,這是屬於 義務教育 這種教育的意涵
    9.( ) 依據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學生能察覺並區分教師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屬於 人際智能 這種智能
    10.(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教師
    1.( ) 專業倫理 這種概念是指用來規範教師的行為並提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2.( ) 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此概念稱為 學習動機
    3.( ) 在凱勒(F. S. Keller)的個人化教學系統之教學過程中, 每一單元的學習必須達到精熟標準 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允許學生依其性向、能力、時間等自行控制速度 錯誤
    4.( ) 依照現行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規定,培育教師任教學科、領域專長之專門知能課程稱為 專門課程
    5.( ) 和諧溝通理論認為常規訓練最重要的是 教師的身教
    6.( ) 根據教師法第16條規定, 對學校教學及行政事項提供興革意見 為教師的權利
    7.( ) 採取批判性立場的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所關心的問題是 學校所傳遞的知識是為誰服務
    8.( ) 教師協助學生了解工作世界與休閒活動的影響因素與必備條件,係屬於 生涯輔導 這種輔導
    9.( ) 教師要求學生下課前完成數學練習題,確實完成的同學可以換得午休的自由閱讀時間,這是 活動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10.( ) 奧斯貝(Ausubel)認為教師應提供 前導組織 ,以幫助學生學習新知


    教育
    1.( ) 形式訓練說 學說以官能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主張人類心靈分為若干獨立的官能,如聯想、感覺、想像等,教育即直接以訓練這些官能為目的
    2.( ) 「重視兒童本位的教育目的,教育的重心在學生」是屬於 自然主義 這種思想的主張
    3.( ) 1984年至1987年間,成立臨時教育審議會,從事教育改革研議的國家是 日本
    4.( ) 中等學校為學生實施各種智力測驗及性向測驗,幫助學生更瞭解自己的特長,這是屬於教育的 試探 這種功能
    5.( ) 每一個人都有相等的機會接受最基本的教育,這是屬於 義務教育 這種教育的意涵
    6.( ) 依我國現行教育部組織法規定,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屬於教育部之次級機關
    7.( ) 國民中小學透過升降旗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心,這是屬於教育的 政治功能 這種功能
    8.( ) 將教育視為有利投資並發展出評估教育回收率的模式,主要是受到 人力資本的概念 這種概念的影響
    9.( ) 採行 放任式 教育決策模式容易發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使決策越做越多」的嚴重問題
    10.( ) 教育的目的在有效協助個體適應良好的社會生活。這句話是屬於教育的 社會功能 這種功能


    老師
    1.( ) 老師讚許的表情 屬於「社會性增強物」
    2.( ) 王老師因為個人的形象與魅力,最終能讓多數學生欣然接受其班級經營的方式,此項屬於 人格感召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這種權威之類型
    3.( ) 王老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時,很注重教師人格與身教對班上學生的影響,希望透過教師之身教與言教,給予學生良好之示範,像他這樣的觀念,即為 潛在課程 這種課程概念
    4.( ) 王老師要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否應用於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目的應當採取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類型
    5.( ) 甲老師擔任一學期導師後,發現乙生在班上常常會趁同學不注意時,在同學抽屜裡放置嚇人的玩具,看到同學被嚇到時,他卻露出得意洋洋的樣子,乙生的行為屬於 身心未成熟 這種青少年違規行為的原因
    6.( ) 如果一位教師設計課程時,先訂立明確的課程目標,而且很重視學生的表現是否合乎預設目標。那麼,這位老師的課程設計偏向 工學模式 這種模式
    7.( ) 余老師在數學課上重視學生演算及解題能力。余老師是採用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方法
    8.( ) 吳老師接受訪談時表示 社區環境
    9.( ) 研究者想探討老師使用分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歷程,並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其中「學習歷程」是屬於 中介變項 這種變項
    10.( ) 莊老師指導學生平常有系統地蒐集自己的學習作品,期末展現一學期來的努力、進步與成果,同時還包含了學生自我反省的證據。莊老師是採 檔案評量 這種評量方法


    課程
    1.( ) 重視博雅課程的規劃 屬於學術理性的課程知識取向
    2.( ) 學校本位課程 強調,課程發展時應考量學生的需求,參酌學校所在地的條件,為學生規劃適切的課程
    3.( ) 「學生同儕的次級文化」對學生行為表現的影響很大,這是屬於 潛在課程 這種課程
    4.( ) 分科、廣域、融合等三種形式的課程皆是以 內容 為中心的教材組織
    5.( )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這種課程評鑑類型
    6.( ) 在學校中,諸如運動會、整潔活動等雖未列入課程表中,卻仍具有教育目的與意義的課程,稱為 非正式課程
    7.( ) 有些家長主張,學校教師只要指導學生精熟課本內容即可,此種想法反映了 課程即學科 課程觀點
    8.( ) 貝爾和柴西那(Beyer & Zeicher)認為師範教育偏重教學方法技巧、測驗工具和評量技巧等研究,忽略了課程和教學的政治和意識型態的意涵。此種觀點強調的是 社會改良導向
    9.( ) 依照現行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規定,培育教師任教學科、領域專長之專門知能課程稱為 專門課程
    10.( ) 根據課程綱要、課程目標、教科書等形式出現的是 正式的課程 這種課程


    一種


    學習
    1.( ) 設計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實際生活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決定工作計畫、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從實際活動中去完成學習工作。此種教學法稱為
    2.( ) 讀書時間密集不中斷 這種作法不適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學習
    3.( ) 「問題導向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其理念較接近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這種教育學觀點
    4.( ) 「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內在心理的滿足,而非由於外界酬賞的滿足而引發學習」,這種動機理論是屬於 認知取向 這種取向
    5.( ) 主張「任何知識可以轉換成任何年齡學習者可以學習的形式」的學者是 布魯納(J. S. Bruner)
    6.( ) 全班教學、分組學習、小考與學習評量、學習表揚,這是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這種合作學習法
    7.( ) 在教材選擇上,認為應該教給學生絕對真理的知識,才是好的學習材料,這是 理想主義 哲學派別的論點
    8.( ) 在設計教學時,注重完整的學習,保持科目間的聯繫,使能兼顧主學習、副學習及附學習,此為 同時學習原則 教學原則的應用
    9.( ) 在凱勒(F. S. Keller)的個人化教學系統之教學過程中, 每一單元的學習必須達到精熟標準 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允許學生依其性向、能力、時間等自行控制速度 錯誤
    10.( ) 有關討論教學法的敘述, 導生討論小組適用於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課業輔導 正確


    學校
    1.( ) 教學與學習 是所有學校的技術核心(technical core)
    2.( ) 閒暇 在英美,學校稱為school,係由希臘語演變而來,其原意是
    3.( ) 主張政府應致力使不同性別、種族、階級的學生都能入相同類型的學校受教育,是屬於 教育投入的均等 這種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4.( ) 由於爸媽經常關心、支持並教導學業方面的問題,使得小瑛畢業後能夠順利考上理想學校,最終取得碩士學位。上述說法是強調 社會資本 這種資本的重要性
    5.( ) 各縣市教育局掌理增班設校、修建設備和學校總務等事宜的業務單位是 國民教育課
    6.( ) 依據1870年英國〈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Education Act),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可設立學校的地區,是屬於 公立學校校舍不足地區 這種地區
    7.( ) 依據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中小學代理教師其服務成績優良、符合學校校務需求者,可採 得由學校再聘之,再聘至多以2次為限 這種方式續聘
    8.( ) 林老師閱讀相關文獻時,發現學校的「潛在課程」再製了中產階級的價值、態度與行為。故他於課程設計時,鼓勵弱勢學生去訪談社區人士,期待從學生自我增能而達成社會改革。林老師的課程觀點屬於 批判理論 這種理論
    9.(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10.( ) 將同一階段的各類學校或不同性質的教育事業,如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特殊教育加以區分,並由專門的視導人員負責視導,稱之為 分類視導


    研究
    1.( ) 研究現象是否深度描述 是評估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的重點
    2.( ) 實驗研究 研究是科學研究法中較為精密客觀的方法
    3.( ) 王老師在三年忠班進行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由於學生知道自己正在參與實驗,因此表現高度的學習興趣,因而影響了實驗結果。請問這是屬於 霍桑效應 這種效應
    4.( ) 主要理論對質性研究的影響層面, 女性主義使質性研究更加關注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關係 正確
    5.( ) 在研究最後階段,根據所設計的行動計畫,據以決定採取 行動研究 這種步驟,來改進實務,是那種研究的策略
    6.( ) 在研究場域中擁有特殊經驗、知識或地位的人,他們能提供較多或不同的資訊者,民族誌稱他們為 關鍵報導人 人
    7.( ) 在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中, 行動研究 研究最有助益於教學現場的改進與教學精進
    8.( ) 在觀察研究中, 完全參與者 這種觀察者投入情境的程度最高
    9.( ) 有一項研究計畫的主題是「國民小學學生社會學習領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困難之調查研究」,請問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這種類型的研究
    10.( ) 貝爾和柴西那(Beyer & Zeicher)認為師範教育偏重教學方法技巧、測驗工具和評量技巧等研究,忽略了課程和教學的政治和意識型態的意涵。此種觀點強調的是 社會改良導向


    稱為
    1.( ) 閒暇 在英美,學校稱為school,係由希臘語演變而來,其原意是
    2.( ) 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此概念稱為 學習動機
    3.( ) 由許多不同教學人員,組成教學團,共同計劃、合作進行教學的方法,稱為 協同教學
    4.( ) 因時代需要,為求扮演成功的父母角色所接受的自我教育,稱為 親職教育
    5.( ) 在學校中,諸如運動會、整潔活動等雖未列入課程表中,卻仍具有教育目的與意義的課程,稱為 非正式課程
    6.( ) 多數人都能對教育發表意見,他們對於教育事務的影響力已形成一種監督,這種監督稱為 大眾的監督
    7.( ) 有些兒童隨著年齡漸長,逐漸習得與自己性別角色相配合的行為,同時選擇與自己相同性別的兒童一起遊玩,稱為 性別配合行為 這種概念
    8.( ) 我國社會賦予教師較大的尊重和權威,這種以歷史的文化背景作為教師影響力的主要來源,稱為 傳統權威
    9.( ) 依照現行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規定,培育教師任教學科、領域專長之專門知能課程稱為 專門課程
    10.( ) 個體學習到社會文化所期待的適合於男性或女性的行為模式或價值觀,此概念稱為 性別角色


    在教
    1.( ) 設計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實際生活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決定工作計畫、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從實際活動中去完成學習工作。此種教學法稱為
    2.( )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y)是 增強理論 這種理論在教室中的應用
    3.( ) 在教材選擇上,認為應該教給學生絕對真理的知識,才是好的學習材料,這是 理想主義 哲學派別的論點
    4.( ) 在教育心理學中, 進行多重實驗時先前經驗對後來經驗產生干擾現象 常減低實驗的外在效度
    5.( ) 在教育心理學的三大學習學派中,「不包含」 社會學派
    6.( ) 在教育行政體制上採非常獨特的大學區制的國家是 法國
    7.( ) 在教育研究法中,最能夠準確的找出自變項與依變項間因果關係的研究方法是 實驗研究法
    8.( ) 在教育組織文化中, 是成員正當性的行為準繩 這種敘述不符合謝恩(E. H. Schein)所主張的組織文化「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的理念
    9.( ) 在教育組織理論中,提奇與柯漢(N. M. Tichy & E. Cohen)主張組織領導者應扮演師傅的角色,將個人學習與經驗心得教導給組織成員,培養各階層的領導人,以激發組織強大活力,並強化組織的永續發展。此係屬 教導型組織 這種組織
    10.( ) 在教育經費的使用上,所謂「效率」不包括 提高人力投入 情況


    影響
    1.( ) 易受練習的影響 為縱貫研究的缺點
    2.(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較強調後天環境的影響
    3.( ) 「教師教導方式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因學生內外控信念不同而異」。要採取 調查法 這種研究方法較適宜
    4.( ) 「學生同儕的次級文化」對學生行為表現的影響很大,這是屬於 潛在課程 這種課程
    5.( ) 王老師在三年忠班進行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由於學生知道自己正在參與實驗,因此表現高度的學習興趣,因而影響了實驗結果。請問這是屬於 霍桑效應 這種效應
    6.( ) 王老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時,很注重教師人格與身教對班上學生的影響,希望透過教師之身教與言教,給予學生良好之示範,像他這樣的觀念,即為 潛在課程 這種課程概念
    7.( ) 到今日仍有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之爭,係受 理性主義 這種主義思想影響所致
    8.( ) 林老師想要了解班上學生智力因素影響數學學習成就的關係,其中「數學學習成就」屬於 依變項 這種變項
    9.( ) 英國的夏山學校受到 進步主義 這種思潮影響甚深
    10.( ) 個案將過去對父母親的感情,潛意識地轉移到諮商師身上,諮商師透過解釋,使個案頓悟過去經驗對目前行為的影響。這是 移情分析 現象


    主張
    1.( ) 形式訓練說 學說以官能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主張人類心靈分為若干獨立的官能,如聯想、感覺、想像等,教育即直接以訓練這些官能為目的
    2.( ) 教育是人力投資 這種主張有利國家教育的發展
    3.( ) 「依照個人的智力和才能,選擇分配到社會階層適當的職務地位」是下列 功績主義 之主張
    4.( ) 「重視兒童本位的教育目的,教育的重心在學生」是屬於 自然主義 這種思想的主張
    5.( ) 王老師受到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和羅吉斯(C. Rogers)的影響,強調發展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的技能,這是 人本心理學派 這種心理學派的主張
    6.( ) 王志強與葉明偉是大學同班同學,王志強大學畢業後,擔任父母親所開設連鎖超市的負責人;葉明偉畢業後則繼承家業,守護家鄉的豆花店。請問他們的境遇符合 階級再製 這種理論的主張
    7.( ) 主張「任何知識可以轉換成任何年齡學習者可以學習的形式」的學者是 布魯納(J. S. Bruner)
    8.( ) 主張有隱性和顯性兩種知識及知識螺旋的概念之學者是 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內弘高(Takeuchi)
    9.( ) 主張政府應致力使不同性別、種族、階級的學生都能入相同類型的學校受教育,是屬於 教育投入的均等 這種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10.( ) 主張學校教育內容不應是一種社會控制工具的學者為 批判理論學者


    強調
    1.( ) 創造力測驗 這種測驗強調學生擴散性思考能力之評量
    2.(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較強調後天環境的影響
    3.( ) 學校本位課程 強調,課程發展時應考量學生的需求,參酌學校所在地的條件,為學生規劃適切的課程
    4.( ) 王老師受到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和羅吉斯(C. Rogers)的影響,強調發展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的技能,這是 人本心理學派 這種心理學派的主張
    5.( ) 由於爸媽經常關心、支持並教導學業方面的問題,使得小瑛畢業後能夠順利考上理想學校,最終取得碩士學位。上述說法是強調 社會資本 這種資本的重要性
    6.( ) 否定官能之存在,強調教材對於發展心智與道德傾向具有獨特任務的是 形成說 學說
    7.( ) 貝爾和柴西那(Beyer & Zeicher)認為師範教育偏重教學方法技巧、測驗工具和評量技巧等研究,忽略了課程和教學的政治和意識型態的意涵。此種觀點強調的是 社會改良導向
    8.( ) 特殊教育強調「最少限制的環境」之意是指 普通班 這種特殊兒童的安置方式
    9.( ) 國中小課程中特別強調實踐、體驗、省思精神的學習領域是 綜合活動
    10.( ) 強調權變領導的行政理論是 Z理論


    教學
    1.( ) 設計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實際生活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決定工作計畫、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從實際活動中去完成學習工作。此種教學法稱為
    2.( )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這種合作式學習,適用於以教師為中心之教學
    3.( ) 王老師班上有位弱視學生,他想調整環境與教學,以下 盡量不讓弱視學生使用視力 這種調整並不適當
    4.( ) 由許多不同教學人員,組成教學團,共同計劃、合作進行教學的方法,稱為 協同教學
    5.( ) 在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中, 行動研究 研究最有助益於教學現場的改進與教學精進
    6.( ) 在凱勒(F. S. Keller)的個人化教學系統之教學過程中, 每一單元的學習必須達到精熟標準 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允許學生依其性向、能力、時間等自行控制速度 錯誤
    7.( ) 有關教學評量的敘述, 評量是教學的終點,旨在評定成績 不完全正確
    8.( ) 吳老師教學「廣告設計」單元時,第一組學生針對「瘦身減肥廣告」主題,在三分鐘內想出二十種對話台詞,比其他組別想到的還多。第一組學生表現出創造思考教學中的 流暢力 這種能力
    9.( ) 從「心流」(flow)的理論來看教學,教師的作法 給學生的學習任務需適切地回應其知能的發展程度 適切


    概念
    1.( ) 專業倫理 這種概念是指用來規範教師的行為並提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2.( ) 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此概念稱為 學習動機
    3.( ) 主張有隱性和顯性兩種知識及知識螺旋的概念之學者是 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內弘高(Takeuchi)
    4.( ) 主張政府應致力使不同性別、種族、階級的學生都能入相同類型的學校受教育,是屬於 教育投入的均等 這種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5.( ) 有些兒童隨著年齡漸長,逐漸習得與自己性別角色相配合的行為,同時選擇與自己相同性別的兒童一起遊玩,稱為 性別配合行為 這種概念
    6.( ) 我國教育改革重視多元化、個別化與適性化的教學理念,因此實作評量的概念應運而生,有關實作評量之敘述, 實作評量鼓勵學生創造與思考 適切
    7.( ) 個體學習到社會文化所期待的適合於男性或女性的行為模式或價值觀,此概念稱為 性別角色
    8.( ) 將教育視為有利投資並發展出評估教育回收率的模式,主要是受到 人力資本的概念 這種概念的影響
    9.( ) 曾老師一上課就教導學生重要的概念,之後才進行點名,收作業等非教學的活動,曾老師是運用認知學習理論中的 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 概念


    進行
    1.( ) 王老師在三年忠班進行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由於學生知道自己正在參與實驗,因此表現高度的學習興趣,因而影響了實驗結果。請問這是屬於 霍桑效應 這種效應
    2.( ) 由許多不同教學人員,組成教學團,共同計劃、合作進行教學的方法,稱為 協同教學
    3.( ) 在教育心理學中, 進行多重實驗時先前經驗對後來經驗產生干擾現象 常減低實驗的外在效度
    4.(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5.( ) 從教育研究目的角度言,老師發現班上學生數學成績低落,想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果而進行研究,應屬於 行動研究 這種研究
    6.( ) 教育研究上針對同一事件使用一個以上的來源的資料,並且透過使用不同資料、方法與人員,進行檢核,一般稱之為 三角交叉檢證(triangulation)
    7.( ) 曾老師一上課就教導學生重要的概念,之後才進行點名,收作業等非教學的活動,曾老師是運用認知學習理論中的 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 概念
    8.( ) 進行教育研究時, 混淆變項 這種變項是研究者未能控制,無法宣稱該變項對研究結果產生那些影響
    9.( ) 當自變項已經發生,而研究者對依變項開始進行觀察,以找出自變項對依變項可能的影響,請問這是 事後回溯研究法 這種研究法
    10.( ) 實地進行教育活動的人員也可以提出教育問題而進行教育研究工作,這是 行動研究法 研究方法


    組織
    1.( ) 事實性教材 這種教材在設計教學時,常使用組織、心像和意義化等方式
    2.( ) 公立學校教師得以組織及加入工會,主要係依據 工會法 這種法律
    3.( ) 分科、廣域、融合等三種形式的課程皆是以 內容 為中心的教材組織
    4.( ) 在教育組織理論中,提奇與柯漢(N. M. Tichy & E. Cohen)主張組織領導者應扮演師傅的角色,將個人學習與經驗心得教導給組織成員,培養各階層的領導人,以激發組織強大活力,並強化組織的永續發展。此係屬 教導型組織 這種組織
    5.( ) 我國教育部的組織是採 首長制 這種制度
    6.( ) 將組織分為強制型組織(coercive organization)、利酬型組織(utilitarian organization)和規範型組織(normative organization)等三種類型的學者,是 艾齊厄尼(A. Etzioni)


    使用
    1.( ) 事實性教材 這種教材在設計教學時,常使用組織、心像和意義化等方式
    2.( ) 使用三角檢定 是質性研究者建立信實度的方式
    3.( ) 確保內容取樣的品質 在擬定一個成就測驗的編製計畫時,使用細目表的主要目的是
    4.( ) 王老師班上有位弱視學生,他想調整環境與教學,以下 盡量不讓弱視學生使用視力 這種調整並不適當
    5.( ) 在教育經費的使用上,所謂「效率」不包括 提高人力投入 情況
    6.( ) 在統計量數中,使用最廣的集中量數是 平均數
    7.( ) 官方文件, 清光緒24年之京師大學堂章程 最早使用現代教育意義的「中學」一詞
    8.( ) 某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召開領域會議,選擇新學年度的教科書版本,原擬使用一份教科書選用規準量表來評選,但評選時並未使用上述量表,最後決定版本後再填分數。之後他們開始討論將來如何改善教科書評選工作及可以採取的評鑑策略、規準和程序。這樣的過程接近 後設評鑑 這種評鑑
    9.( ) 研究者想探討老師使用分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歷程,並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其中「學習歷程」是屬於 中介變項 這種變項
    10.( ) 從事教育研究時, 盡量使用錄音帶和錄影帶 作法無法提升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學者
    1.( ) 過程、成果 教育評鑑學者史塔弗賓(D. L. Stufflebeam)的CIPP模式,其中雙P指的是
    2.( ) 主張「任何知識可以轉換成任何年齡學習者可以學習的形式」的學者是 布魯納(J. S. Bruner)
    3.( ) 主張有隱性和顯性兩種知識及知識螺旋的概念之學者是 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內弘高(Takeuchi)
    4.( ) 主張學校教育內容不應是一種社會控制工具的學者為 批判理論學者
    5.(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6.( ) 那一個學者曾揭櫫教育的三大規準為 皮特斯(Peters, R. S.)
    7.( ) 美國教育學者克伯屈(W. H. Kilpatrick)主張的三項教學目標中,不包括 準學習 在內
    8.( ) 將組織分為強制型組織(coercive organization)、利酬型組織(utilitarian organization)和規範型組織(normative organization)等三種類型的學者,是 艾齊厄尼(A. Etzioni)
    9.( ) 設計道德兩難問題情境,提出道德發展三期六段理論的學者是 郭爾堡(L. Kohlberg)
    10.( ) 提出「X理論與Y理論」的行政學者是 麥克葛雷哥(D. McGregor)


    方式
    1.( ) 事實性教材 這種教材在設計教學時,常使用組織、心像和意義化等方式
    2.( ) 使用三角檢定 是質性研究者建立信實度的方式
    3.( ) 「教師教導方式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因學生內外控信念不同而異」。要採取 調查法 這種研究方法較適宜
    4.( ) 中國以前的科舉制度被認為具有 向上社會流動的方式 這種作用
    5.( ) 王老師因為個人的形象與魅力,最終能讓多數學生欣然接受其班級經營的方式,此項屬於 人格感召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這種權威之類型
    6.( ) 我國教育部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屬於 形成性評鑑 評鑑方式
    7.( ) 依據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中小學代理教師其服務成績優良、符合學校校務需求者,可採 得由學校再聘之,再聘至多以2次為限 這種方式續聘
    8.(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9.( ) 教育券(education voucher)是屬於 直接補助 補助方式
    10.( ) 教育部目前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自願參與試辦之教師應接受校內評鑑。校內評鑑的方式中, 家長質詢 不正確


    理論
    1.( ) 「科層體制」(bureaucracy)理論之核心概念為 理想型態(ideal type)
    2.( )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y)是 增強理論 這種理論在教室中的應用
    3.( ) 有關學習心理學理論對學習的看法之敘述, 社會學習論視學習為個體向別人行為模仿的歷程 正確
    4.( ) 和諧溝通理論認為常規訓練最重要的是 教師的身教
    5.( ) 林老師閱讀相關文獻時,發現學校的「潛在課程」再製了中產階級的價值、態度與行為。故他於課程設計時,鼓勵弱勢學生去訪談社區人士,期待從學生自我增能而達成社會改革。林老師的課程觀點屬於 批判理論 這種理論
    6.( ) 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不同的學習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學習方法效果的排序 e.>c.>d.>a. 正確
    7.( ) 強調權變領導的行政理論是 Z理論
    8.( ) 從「心流」(flow)的理論來看教學,教師的作法 給學生的學習任務需適切地回應其知能的發展程度 適切


    行為
    1.( ) 專業倫理 這種概念是指用來規範教師的行為並提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2.( ) 甲老師擔任一學期導師後,發現乙生在班上常常會趁同學不注意時,在同學抽屜裡放置嚇人的玩具,看到同學被嚇到時,他卻露出得意洋洋的樣子,乙生的行為屬於 身心未成熟 這種青少年違規行為的原因
    3.( ) 在教育組織文化中, 是成員正當性的行為準繩 這種敘述不符合謝恩(E. H. Schein)所主張的組織文化「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的理念
    4.( ) 有些兒童隨著年齡漸長,逐漸習得與自己性別角色相配合的行為,同時選擇與自己相同性別的兒童一起遊玩,稱為 性別配合行為 這種概念
    5.( ) 老師在每節下課都幫上課發言的學生在記錄簿中蓋章,學生集滿十個章就可以換取老師所提供的禮物,這是利用 提供行為後果的增強 這種策略促進學生學習與動機
    6.( ) 林老師想要觀察親子互動情形,他先將親子互動區分為五種類型,再將10分鐘的互動過程分為20個觀察單位,每個單位30秒鐘,五種類型的行為在每一個單位出現時,便記錄一次。請問這是 時間取樣 這種取樣法
    7.( ) 個案將過去對父母親的感情,潛意識地轉移到諮商師身上,諮商師透過解釋,使個案頓悟過去經驗對目前行為的影響。這是 移情分析 現象
    8.( ) 許多國中訂有學生改過銷過辦法,讓被記過處分的學生藉由熱心服務的行為來申請銷過。這是運用 負增強 策略
    9.( ) 課程目標敘寫時最基本的兩個要素為 行為和內容
    10.( ) 學生對於教師的班級管理措施,表現出個人的控制與指示行為,或表現出雙手交叉置於胸前、嘆氣、搖頭等肢體動作。這是表現出 父母 這種自我心態


    評鑑
    1.( ) 布魯姆(B. S. Bloom)的教學目標分類,在2001年有一些修正,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區分兩個向度,敘述 認知技能向度為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 正確
    2.( ) 我國教育部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屬於 形成性評鑑 評鑑方式
    3.( ) 某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召開領域會議,選擇新學年度的教科書版本,原擬使用一份教科書選用規準量表來評選,但評選時並未使用上述量表,最後決定版本後再填分數。之後他們開始討論將來如何改善教科書評選工作及可以採取的評鑑策略、規準和程序。這樣的過程接近 後設評鑑 這種評鑑
    4.( ) 泰勒(R. Tyler)所提出的課程設計模式被尊稱為「泰勒法則」,其步驟為 確立目標→選擇學習經驗→組織學習經驗→評鑑
    5.( ) 教育基本法規定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設負責主管教育事務之審議、諮詢、協調及評鑑等事宜的單位為 教育審議委員會


    我國
    1.( ) 以下有關我國現行教育行政制度的描述, 中央與地方二級制 正確
    2.( ) 在我國中小學教師待遇中,以學經歷及年資敘定的薪級名稱為 本薪(年功薪)
    3.( ) 有關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主要內涵, 普及 正確
    4.( ) 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並以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為「願景」
    5.( ) 我國社會賦予教師較大的尊重和權威,這種以歷史的文化背景作為教師影響力的主要來源,稱為 傳統權威
    6.( ) 我國教育改革重視多元化、個別化與適性化的教學理念,因此實作評量的概念應運而生,有關實作評量之敘述, 實作評量鼓勵學生創造與思考 適切
    7.(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8.( ) 我國教育部的組織是採 首長制 這種制度
    9.( ) 我國教育部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屬於 形成性評鑑 評鑑方式
    10.( ) 依我國現行教育部組織法規定,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屬於教育部之次級機關


    依據
    1.( ) 公立學校教師得以組織及加入工會,主要係依據 工會法 這種法律
    2.( ) 各大學辦理教育學程的規定主要是依據 師資培育法 教育法規
    3.( ) 依據1870年英國〈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Education Act),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可設立學校的地區,是屬於 公立學校校舍不足地區 這種地區
    4.( ) 依據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中小學代理教師其服務成績優良、符合學校校務需求者,可採 得由學校再聘之,再聘至多以2次為限 這種方式續聘
    5.( ) 依據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學生能察覺並區分教師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屬於 人際智能 這種智能
    6.( ) 依據懷德海(A. N. Whitehead)主張,教師必須遵循「義務」(duty)及「崇敬」(reverence)的引導,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施展才華,全心奉獻。此種引導在教育中顯現出 宗教的本質 這種本質
    7.( ) 個別化系統教學(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是依據 行為學派心理學 這種心理學派理論基礎
    8.( ) 教育部公布「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以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 為分發的依據


    增強物
    1.( ) 老師讚許的表情 屬於「社會性增強物」
    2.( ) 「確定目標行為、測定基線、選擇增強物、安排後果、評估效果」,這一系列做法是應用 行為塑造法 這種班級經營策略
    3.( ) 教師的讚美、微笑與注意,屬於 社會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4.( ) 教師要求學生下課前完成數學練習題,確實完成的同學可以換得午休的自由閱讀時間,這是 活動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主要
    1.( ) 個人在做抉擇時,主要關鍵是期望獲得結果的價值有多高,與獲得的機率無關 這種敘述不符合福倫(V. Vroom)的期望理論之假設
    2.( )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建立回流教育制度」,主要是為了達到 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這種教育改革理想
    3.( ) 公立學校教師得以組織及加入工會,主要係依據 工會法 這種法律
    4.( )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這種課程評鑑類型
    5.( ) 各大學辦理教育學程的規定主要是依據 師資培育法 教育法規
    6.( ) 有關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主要內涵, 普及 正確
    7.( ) 有關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的敘述,下列 重視情境知識 重視開放性思考能力的培養 案例主要係以「敘述的」(narrative)形式呈現 錯誤
    8.( ) 艾力思(A. Ellis)認為人會有情緒困擾,主要因為他有不合理的思考和想法,因此幫助個案探討引起此情緒的原因,進而找出一種調適的方法,這種治療法稱為 理情治療法
    9.( ) 將教育視為有利投資並發展出評估教育回收率的模式,主要是受到 人力資本的概念 這種概念的影響
    10.( ) 發現教學法過程中,學生主要獲益為 訓練思考和發現的過程


    歷程
    1.( ) 「教育是人類求好的歷程與成果。」這是屬於教育 規範性 這種性質的定義
    2.( ) 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此概念稱為 學習動機
    3.( )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這種課程評鑑類型
    4.( ) 有關學習心理學理論對學習的看法之敘述, 社會學習論視學習為個體向別人行為模仿的歷程 正確
    5.( ) 無論是個體或職業,取得社會階層中專業地位之歷程,即是 專業化的歷程
    6.( ) 新的學習,要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也就是教師須經常喚起學生舊經驗,用來解釋新教材,這種歷程稱之為 類化作用


    教育部
    1.(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2.( ) 我國教育部的組織是採 首長制 這種制度
    3.( ) 我國教育部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屬於 形成性評鑑 評鑑方式
    4.( ) 依我國現行教育部組織法規定,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屬於教育部之次級機關
    5.( ) 依現行師資培育法規定,負責主管師資培育的中央主管機關是 教育部
    6.( ) 教育部公布「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以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 為分發的依據
    7.( ) 教育部目前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自願參與試辦之教師應接受校內評鑑。校內評鑑的方式中, 家長質詢 不正確
    8.( ) 教育部想要以高中生的學科能力測驗做為預測學生未來在大學成績的表現,學科能力測驗如果要能準確地達到預測的目的,應該具備 效標效度 這種效度


    教材
    1.( ) 事實性教材 這種教材在設計教學時,常使用組織、心像和意義化等方式
    2.( ) 提供多樣化的正例和反例 是教導「概念性教材」時,最佳的學習輔導策略
    3.( ) 分科、廣域、融合等三種形式的課程皆是以 內容 為中心的教材組織
    4.( ) 否定官能之存在,強調教材對於發展心智與道德傾向具有獨特任務的是 形成說 學說


    活動
    1.( ) 設計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實際生活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決定工作計畫、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從實際活動中去完成學習工作。此種教學法稱為
    2.( ) 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此概念稱為 學習動機
    3.( ) 在學校中,諸如運動會、整潔活動等雖未列入課程表中,卻仍具有教育目的與意義的課程,稱為 非正式課程
    4.( ) 班級經營中有關獎懲的原則, 「剝奪學生喜歡的活動」比「口頭斥責」,產生的副作用較小 正確
    5.( ) 國民中小學透過升降旗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心,這是屬於教育的 政治功能 這種功能
    6.( ) 教師要求學生下課前完成數學練習題,確實完成的同學可以換得午休的自由閱讀時間,這是 活動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7.( ) 教師專業發展活動 參加旅遊團 較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成長
    8.( ) 曾老師一上課就教導學生重要的概念,之後才進行點名,收作業等非教學的活動,曾老師是運用認知學習理論中的 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 概念


    成員
    1.( ) 參照權 權力是領導者透過高尚人格使成員認同而取得的
    2.( ) 四種領導方式, 高倡導高關懷 在促進組織效能、成員士氣、工作滿意、領導者與成員關係、成員彼此關係上,普遍被認為是相對較佳的領導方式
    3.( )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這種課程評鑑類型
    4.( ) 在教育組織文化中, 是成員正當性的行為準繩 這種敘述不符合謝恩(E. H. Schein)所主張的組織文化「基本假設」(basic assumption)的理念
    5.( ) 根據豪斯(R. House)的權變領導理論,對於外控型的成員適宜採用 指示型領導 這種型態之領導
    6.( ) 教育可使開放社會中,各階級成員產生一種互相流動的現象。此一現象稱之為 社會流動
    7.( )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模式的主要特徵是 由學校成員經不斷實踐與嘗試錯誤實施之


    類型
    1.( ) 文化哲學的教育學者施普朗格(E. Spranger)認為人生有六種價值型式,相對應於六種人格類型。其中 社會型 這種人格類型較適合當教師
    2.( ) 王老師要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否應用於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目的應當採取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類型
    3.( ) 主張政府應致力使不同性別、種族、階級的學生都能入相同類型的學校受教育,是屬於 教育投入的均等 這種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
    4.( )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這種課程評鑑類型
    5.( ) 有一項研究計畫的主題是「國民小學學生社會學習領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困難之調查研究」,請問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這種類型的研究
    6.( ) 林老師想要觀察親子互動情形,他先將親子互動區分為五種類型,再將10分鐘的互動過程分為20個觀察單位,每個單位30秒鐘,五種類型的行為在每一個單位出現時,便記錄一次。請問這是 時間取樣 這種取樣法
    7.( ) 國中教師請全班同學以「愛的鼓勵」感謝班長一學期熱心的服務,這種獎賞類型稱為 社會性的獎賞


    應用
    1.( ) 「確定目標行為、測定基線、選擇增強物、安排後果、評估效果」,這一系列做法是應用 行為塑造法 這種班級經營策略
    2.( )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y)是 增強理論 這種理論在教室中的應用
    3.( ) 布魯姆(B. S. Bloom)的教學目標分類,在2001年有一些修正,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區分兩個向度,敘述 認知技能向度為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 正確
    4.( ) 在設計教學時,注重完整的學習,保持科目間的聯繫,使能兼顧主學習、副學習及附學習,此為 同時學習原則 教學原則的應用
    5.( ) 在質性研究中,能被應用或概括於其他脈絡或其他群體的程度,是 外在效度 這種意涵
    6.( ) 莊老師看到有一組二位學生在座位上玩牌而不做指定的作業,於是站在該小組的位置,訓誡玩牌的學生,並促使小組活動繼續進行。莊老師應用 同時處理 這種班級經營技巧
    7.( ) 陳老師每天在學生的聯絡簿上蓋「乖寶寶章」,用來獎勵表現良好的學生。陳老師是應用 符號性增強物 這種增強物
    8.( ) 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正向期待,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及進取心。潘老師是應用 比馬龍效應 這種學習概念


    認為
    1.( ) 互易領導 領導理論係本於社會交換原理,認為領導是發生在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交換行為
    2.( ) 中國以前的科舉制度被認為具有 向上社會流動的方式 這種作用
    3.( ) 在教材選擇上,認為應該教給學生絕對真理的知識,才是好的學習材料,這是 理想主義 哲學派別的論點
    4.(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5.( ) 貝爾和柴西那(Beyer & Zeicher)認為師範教育偏重教學方法技巧、測驗工具和評量技巧等研究,忽略了課程和教學的政治和意識型態的意涵。此種觀點強調的是 社會改良導向
    6.( ) 和諧溝通理論認為常規訓練最重要的是 教師的身教
    7.( ) 林小美認為這次考試考得好是因為自己能力好。根據韋納(B. Weiner)的理論,她把自己的成功歸因為 內在且不能控制的因素


    採取
    1.( ) 「教師教導方式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因學生內外控信念不同而異」。要採取 調查法 這種研究方法較適宜
    2.( ) 王老師要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否應用於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目的應當採取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類型
    3.( ) 在研究最後階段,根據所設計的行動計畫,據以決定採取 行動研究 這種步驟,來改進實務,是那種研究的策略
    4.(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5.( ) 某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召開領域會議,選擇新學年度的教科書版本,原擬使用一份教科書選用規準量表來評選,但評選時並未使用上述量表,最後決定版本後再填分數。之後他們開始討論將來如何改善教科書評選工作及可以採取的評鑑策略、規準和程序。這樣的過程接近 後設評鑑 這種評鑑
    6.( ) 國立編譯館想要瞭解教科書編者對教科書審查制度的看法,應採取 調查研究法 這種研究方法比較適當
    7.( ) 採取批判性立場的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所關心的問題是 學校所傳遞的知識是為誰服務
    8.( ) 採取教師教學「專業主義」意識型態的課程設計立場者,比較強調的是 課程即研究假設


    社會
    1.( ) 專業倫理 這種概念是指用來規範教師的行為並提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2.( )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建立回流教育制度」,主要是為了達到 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這種教育改革理想
    3.( ) 在教育心理學的三大學習學派中,「不包含」 社會學派
    4.( ) 我國社會賦予教師較大的尊重和權威,這種以歷史的文化背景作為教師影響力的主要來源,稱為 傳統權威
    5.( ) 貝爾和柴西那(Beyer & Zeicher)認為師範教育偏重教學方法技巧、測驗工具和評量技巧等研究,忽略了課程和教學的政治和意識型態的意涵。此種觀點強調的是 社會改良導向


    觀察


    現象
    1.( ) 工作倦怠 被用以描述個體對工作產生的一種負面態度與疏離現象
    2.( ) 研究現象是否深度描述 是評估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的重點
    3.( ) 按照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論的階段觀, 前運思期 這種階段學童會出現自我中心主義的現象
    4.( ) 個案將過去對父母親的感情,潛意識地轉移到諮商師身上,諮商師透過解釋,使個案頓悟過去經驗對目前行為的影響。這是 移情分析 現象
    5.( ) 國外課程研究典範從課程發展轉向課程理解,說明了 接受差異的多元論述 這種現象
    6.( ) 教育可使開放社會中,各階級成員產生一種互相流動的現象。此一現象稱之為 社會流動
    7.( ) 學校為提升教學品質而辦理教師教學觀摩時,因為有其他教師或觀眾在場,常發現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教學反應熱烈,學習結果較佳,此現象屬於 霍桑效應 這種效應


    兒童
    1.( ) 「兒童以符號為中介來描述外在世界」,是屬於皮亞傑(Piaget) 運思前期 認知發展階段
    2.( ) 「重視兒童本位的教育目的,教育的重心在學生」是屬於 自然主義 這種思想的主張
    3.( ) 「國小男、女生在中華兒童智力量表上之得分並無顯著差異」,是屬於 虛無假設 這種假設
    4.( ) 「給予處於弱勢文化中的兒童特別的協助」,這種看法合乎 公平 教育價值的要求
    5.( ) 有些兒童隨著年齡漸長,逐漸習得與自己性別角色相配合的行為,同時選擇與自己相同性別的兒童一起遊玩,稱為 性別配合行為 這種概念


    質性研究
    1.( ) 使用三角檢定 是質性研究者建立信實度的方式
    2.( ) 主要理論對質性研究的影響層面, 女性主義使質性研究更加關注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關係 正確
    3.( ) 在質性研究中,能被應用或概括於其他脈絡或其他群體的程度,是 外在效度 這種意涵
    4.( ) 有關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敘述, 量化研究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是主客形式,質性研究則是互為主體 正確


    經驗
    1.( ) 在研究場域中擁有特殊經驗、知識或地位的人,他們能提供較多或不同的資訊者,民族誌稱他們為 關鍵報導人 人
    2.( ) 在教育心理學中, 進行多重實驗時先前經驗對後來經驗產生干擾現象 常減低實驗的外在效度
    3.( ) 在教育組織理論中,提奇與柯漢(N. M. Tichy & E. Cohen)主張組織領導者應扮演師傅的角色,將個人學習與經驗心得教導給組織成員,培養各階層的領導人,以激發組織強大活力,並強化組織的永續發展。此係屬 教導型組織 這種組織
    4.(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5.( ) 泰勒(R. Tyler)所提出的課程設計模式被尊稱為「泰勒法則」,其步驟為 確立目標→選擇學習經驗→組織學習經驗→評鑑
    6.( ) 新的學習,要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也就是教師須經常喚起學生舊經驗,用來解釋新教材,這種歷程稱之為 類化作用


    透過
    1.( ) 參照權 權力是領導者透過高尚人格使成員認同而取得的
    2.( ) 王老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時,很注重教師人格與身教對班上學生的影響,希望透過教師之身教與言教,給予學生良好之示範,像他這樣的觀念,即為 潛在課程 這種課程概念
    3.( ) 個案將過去對父母親的感情,潛意識地轉移到諮商師身上,諮商師透過解釋,使個案頓悟過去經驗對目前行為的影響。這是 移情分析 現象
    4.( ) 國民中小學透過升降旗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心,這是屬於教育的 政治功能 這種功能
    5.( ) 國家通常具有某些基本權力,其運作和學校教育或課程教學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學校教育通常是這些權力運作的管道或手段。上述由國家透過教育國民以建立集體意識或國家意識的權力,係屬 制約權 這種權力


    能力
    1.( ) 創造力測驗 這種測驗強調學生擴散性思考能力之評量
    2.( ) 在凱勒(F. S. Keller)的個人化教學系統之教學過程中, 每一單元的學習必須達到精熟標準 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允許學生依其性向、能力、時間等自行控制速度 錯誤
    3.( ) 吳老師希望班上學生們不管自己能力或工作難度如何,都要努力。吳老師是希望學生有 內在而不穩定 這種歸因
    4.( ) 吳老師教學「廣告設計」單元時,第一組學生針對「瘦身減肥廣告」主題,在三分鐘內想出二十種對話台詞,比其他組別想到的還多。第一組學生表現出創造思考教學中的 流暢力 這種能力
    5.( ) 依據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學生能察覺並區分教師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屬於 人際智能 這種智能
    6.( ) 林小美認為這次考試考得好是因為自己能力好。根據韋納(B. Weiner)的理論,她把自己的成功歸因為 內在且不能控制的因素
    7.(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變項
    1.( ) 在實驗研究中,研究者通常會採用 共變數分析 這種統計方法,將實驗組與控制組之間的變項差異予以排除
    2.( ) 林老師想要了解班上學生智力因素影響數學學習成就的關係,其中「數學學習成就」屬於 依變項 這種變項
    3.( ) 研究者想探討老師使用分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歷程,並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其中「學習歷程」是屬於 中介變項 這種變項
    4.( ) 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中, 兼容並蓄 是整合典範的價值變項


    具有
    1.( ) 中國以前的科舉制度被認為具有 向上社會流動的方式 這種作用
    2.( ) 目前國民中小學的教科書選用,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具有決定權
    3.( ) 在學校中,諸如運動會、整潔活動等雖未列入課程表中,卻仍具有教育目的與意義的課程,稱為 非正式課程
    4.( ) 否定官能之存在,強調教材對於發展心智與道德傾向具有獨特任務的是 形成說 學說
    5.(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6.( ) 國家通常具有某些基本權力,其運作和學校教育或課程教學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學校教育通常是這些權力運作的管道或手段。上述由國家透過教育國民以建立集體意識或國家意識的權力,係屬 制約權 這種權力


    內容
    1.( ) 確保內容取樣的品質 在擬定一個成就測驗的編製計畫時,使用細目表的主要目的是
    2.( ) 十九世紀前期歐洲各國中學的教育內容以 古典學科 為主
    3.( ) 分科、廣域、融合等三種形式的課程皆是以 內容 為中心的教材組織
    4.( ) 主張學校教育內容不應是一種社會控制工具的學者為 批判理論學者
    5.( ) 蔡元培主張以美育來代替 宗教 這種教育內容
    6.( ) 課程目標敘寫時最基本的兩個要素為 行為和內容
    7.( ) 隨著時代的變遷,學校的課程產生了許多該教而未教的內容,此種課程稱為 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


    權威
    1.( ) 「教育領導者從邏輯科學的驗證建構權威,運用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倡導工作訓練,並監督工作進度,以期達成工作標準化」,是 技術-理性權威 這種領導權威的特性
    2.( ) 王老師因為個人的形象與魅力,最終能讓多數學生欣然接受其班級經營的方式,此項屬於 人格感召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這種權威之類型


    選擇
    1.( ) 「依照個人的智力和才能,選擇分配到社會階層適當的職務地位」是下列 功績主義 之主張
    2.( ) 「確定目標行為、測定基線、選擇增強物、安排後果、評估效果」,這一系列做法是應用 行為塑造法 這種班級經營策略
    3.( ) 在教材選擇上,認為應該教給學生絕對真理的知識,才是好的學習材料,這是 理想主義 哲學派別的論點
    4.( ) 有些兒童隨著年齡漸長,逐漸習得與自己性別角色相配合的行為,同時選擇與自己相同性別的兒童一起遊玩,稱為 性別配合行為 這種概念
    5.( ) 某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召開領域會議,選擇新學年度的教科書版本,原擬使用一份教科書選用規準量表來評選,但評選時並未使用上述量表,最後決定版本後再填分數。之後他們開始討論將來如何改善教科書評選工作及可以採取的評鑑策略、規準和程序。這樣的過程接近 後設評鑑 這種評鑑


    表現


    工作
    1.( ) 工作倦怠 被用以描述個體對工作產生的一種負面態度與疏離現象
    2.( ) 設計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實際生活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決定工作計畫、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從實際活動中去完成學習工作。此種教學法稱為
    3.( ) 丁老師是原住民並熟悉原住民族的文化,因工作需要重返部落生活,在獲得部落同意後進行觀察記錄,他屬於 參與者即觀察者
    4.( ) 某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召開領域會議,選擇新學年度的教科書版本,原擬使用一份教科書選用規準量表來評選,但評選時並未使用上述量表,最後決定版本後再填分數。之後他們開始討論將來如何改善教科書評選工作及可以採取的評鑑策略、規準和程序。這樣的過程接近 後設評鑑 這種評鑑
    5.( ) 張君因為讀書升學而找到好工作,進而改善其家庭環境與社會地位,這是屬於教育的 社會流動 這種社會功能
    6.( ) 教師協助學生了解工作世界與休閒活動的影響因素與必備條件,係屬於 生涯輔導 這種輔導


    需求
    1.( ) 學校本位課程 強調,課程發展時應考量學生的需求,參酌學校所在地的條件,為學生規劃適切的課程
    2.( ) 有關馬斯洛(A. Maslow)需求階層論的敘述, 人要先滿足生理需求後才會追求心理的需求 正確
    3.( ) 馬斯洛(A. H. Maslow)1970年的需求層次論(Need-hierarchy Theory)將人類的需求新分為七個層次, 隸屬與愛的需求 不屬於成長需求


    對於
    1.( ) 對於每個意見先不作批評 為腦力激盪法的重要原則
    2.( ) 多數人都能對教育發表意見,他們對於教育事務的影響力已形成一種監督,這種監督稱為 大眾的監督
    3.( ) 否定官能之存在,強調教材對於發展心智與道德傾向具有獨特任務的是 形成說 學說
    4.( )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敘述 杜威(J. Dewey)持美感經驗的平衡說,認為完整的經驗都具有美感的性質 正確
    5.( ) 根據豪斯(R. House)的權變領導理論,對於外控型的成員適宜採用 指示型領導 這種型態之領導
    6.( ) 對於我國現行教師資格檢定與審定規範之敘述,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資格之檢定分初檢及複檢二階段行之 正確


    發現
    1.( ) 教材結構配合認知結構 是「發現教學法」的教學原則
    2.( ) 甲老師擔任一學期導師後,發現乙生在班上常常會趁同學不注意時,在同學抽屜裡放置嚇人的玩具,看到同學被嚇到時,他卻露出得意洋洋的樣子,乙生的行為屬於 身心未成熟 這種青少年違規行為的原因
    3.( ) 林老師閱讀相關文獻時,發現學校的「潛在課程」再製了中產階級的價值、態度與行為。故他於課程設計時,鼓勵弱勢學生去訪談社區人士,期待從學生自我增能而達成社會改革。林老師的課程觀點屬於 批判理論 這種理論
    4.( ) 從教育研究目的角度言,老師發現班上學生數學成績低落,想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果而進行研究,應屬於 行動研究 這種研究
    5.( ) 發現教學法過程中,學生主要獲益為 訓練思考和發現的過程


    測驗
    1.( ) 比西量表 測驗是最早編成的智力測驗
    2.( ) 創造力測驗 這種測驗強調學生擴散性思考能力之評量
    3.( ) 一份心理測驗呈現出常模,代表 受試者可以與接受同一測驗的人做比較 這種意義


    提供


    規定


    國家
    1.( ) 1984年至1987年間,成立臨時教育審議會,從事教育改革研議的國家是 日本
    2.( ) 在教育行政體制上採非常獨特的大學區制的國家是 法國
    3.( ) 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通過之後,建立國定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和統一考試(national tests)制度的國家是 英國
    4.( ) 為了提升中小學校長培訓與專業發展水準,成立了國家學校領導學院(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的是 英國


    建立
    1.( ) 使用三角檢定 是質性研究者建立信實度的方式
    2.( )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建立回流教育制度」,主要是為了達到 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這種教育改革理想
    3.( ) 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通過之後,建立國定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和統一考試(national tests)制度的國家是 英國


    取向
    1.( ) 重視博雅課程的規劃 屬於學術理性的課程知識取向
    2.( ) 學術取向 師資培育取向特別著重任教的學科專門知識
    3.( ) 「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內在心理的滿足,而非由於外界酬賞的滿足而引發學習」,這種動機理論是屬於 認知取向 這種取向


    自己


    可以


    請問
    1.( ) 「高中二年級與三年級學生,在公民素養量表上的得分沒有顯著差異。」請問這是屬於 虛無性 研究假設
    2.( ) 王老師在三年忠班進行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由於學生知道自己正在參與實驗,因此表現高度的學習興趣,因而影響了實驗結果。請問這是屬於 霍桑效應 這種效應
    3.( ) 王志強與葉明偉是大學同班同學,王志強大學畢業後,擔任父母親所開設連鎖超市的負責人;葉明偉畢業後則繼承家業,守護家鄉的豆花店。請問他們的境遇符合 階級再製 這種理論的主張
    4.( ) 有一項研究計畫的主題是「國民小學學生社會學習領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困難之調查研究」,請問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這種類型的研究
    5.( ) 林老師想要觀察親子互動情形,他先將親子互動區分為五種類型,再將10分鐘的互動過程分為20個觀察單位,每個單位30秒鐘,五種類型的行為在每一個單位出現時,便記錄一次。請問這是 時間取樣 這種取樣法


    稱之


    實施
    1.( ) 中等學校為學生實施各種智力測驗及性向測驗,幫助學生更瞭解自己的特長,這是屬於教育的 試探 這種功能
    2.( )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 這種課程評鑑類型
    3.(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提出


    提升
    1.( ) 為了提升中小學校長培訓與專業發展水準,成立了國家學校領導學院(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的是 英國
    2.( ) 為明定教師權利義務,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以提升教師專業地位,特制定 教師法 法律
    3.( ) 從事教育研究時, 盡量使用錄音帶和錄影帶 作法無法提升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4.( ) 從教育研究目的角度言,老師發現班上學生數學成績低落,想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果而進行研究,應屬於 行動研究 這種研究


    產生
    1.( ) 一個人用以同化新訊息以及產生訊息回憶的現存知識結構,稱之為 基模
    2.( ) 在教育心理學中, 進行多重實驗時先前經驗對後來經驗產生干擾現象 常減低實驗的外在效度
    3.( ) 教育可使開放社會中,各階級成員產生一種互相流動的現象。此一現象稱之為 社會流動
    4.( ) 進行教育研究時, 混淆變項 這種變項是研究者未能控制,無法宣稱該變項對研究結果產生那些影響
    5.( ) 隨著時代的變遷,學校的課程產生了許多該教而未教的內容,此種課程稱為 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


    教導
    1.( ) 提供多樣化的正例和反例 是教導「概念性教材」時,最佳的學習輔導策略
    2.( ) 「教師教導方式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因學生內外控信念不同而異」。要採取 調查法 這種研究方法較適宜
    3.( ) 父母教導兒女向長輩問安,是屬於 社會功能 這種教育功能
    4.( ) 由於爸媽經常關心、支持並教導學業方面的問題,使得小瑛畢業後能夠順利考上理想學校,最終取得碩士學位。上述說法是強調 社會資本 這種資本的重要性


    問題
    1.( ) 有利於改進教學問題 是行動研究的重要特性
    2.( ) 王老師要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否應用於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目的應當採取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類型
    3.( ) 由於爸媽經常關心、支持並教導學業方面的問題,使得小瑛畢業後能夠順利考上理想學校,最終取得碩士學位。上述說法是強調 社會資本 這種資本的重要性
    4.(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5.( ) 採行 放任式 教育決策模式容易發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使決策越做越多」的嚴重問題


    班級經營
    1.( ) 王老師因為個人的形象與魅力,最終能讓多數學生欣然接受其班級經營的方式,此項屬於 人格感召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這種權威之類型
    2.( ) 王老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時,很注重教師人格與身教對班上學生的影響,希望透過教師之身教與言教,給予學生良好之示範,像他這樣的觀念,即為 潛在課程 這種課程概念
    3.( ) 在班級經營中強調獎勵要在行為之後,其主要目的為 責任訓練
    4.( ) 班級經營中有關獎懲的原則, 「剝奪學生喜歡的活動」比「口頭斥責」,產生的副作用較小 正確
    5.( ) 莊老師看到有一組二位學生在座位上玩牌而不做指定的作業,於是站在該小組的位置,訓誡玩牌的學生,並促使小組活動繼續進行。莊老師應用 同時處理 這種班級經營技巧


    根據


    重視


    研究者


    制度
    1.( )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建立回流教育制度」,主要是為了達到 建立終身學習社會 這種教育改革理想
    2.( ) 以下有關我國現行教育行政制度的描述, 中央與地方二級制 正確
    3.( ) 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通過之後,建立國定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和統一考試(national tests)制度的國家是 英國
    4.( ) 我國教育部的組織是採 首長制 這種制度
    5.( ) 近年來教育行政機關推動國中採取常態編班,但是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施能力編班,面對此一問題,實有必要進行「國中編班制度的研究」,以了解各種編班方式的利弊得失與常態編班的應有配套措施,這是屬於 應用研究 研究


    同學


    方法
    1.( ) 實驗研究 研究是科學研究法中較為精密客觀的方法
    2.( ) 由許多不同教學人員,組成教學團,共同計劃、合作進行教學的方法,稱為 協同教學
    3.( ) 艾力思(A. Ellis)認為人會有情緒困擾,主要因為他有不合理的思考和想法,因此幫助個案探討引起此情緒的原因,進而找出一種調適的方法,這種治療法稱為 理情治療法
    4.( ) 教育研究上針對同一事件使用一個以上的來源的資料,並且透過使用不同資料、方法與人員,進行檢核,一般稱之為 三角交叉檢證(triangulation)


    中的


    技巧


    關係
    1.( ) 主要理論對質性研究的影響層面, 女性主義使質性研究更加關注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關係 正確
    2.( ) 四種領導方式, 高倡導高關懷 在促進組織效能、成員士氣、工作滿意、領導者與成員關係、成員彼此關係上,普遍被認為是相對較佳的領導方式
    3.( ) 有關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敘述, 量化研究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是主客形式,質性研究則是互為主體 正確
    4.( ) 林老師想要了解班上學生智力因素影響數學學習成就的關係,其中「數學學習成就」屬於 依變項 這種變項


    學校教育


    實作評量


    原則
    1.( ) 對於每個意見先不作批評 為腦力激盪法的重要原則
    2.( ) 有關民族誌的敘述, 民族誌的書寫要符合厚實描述的原則 正確
    3.( ) 班級經營中有關獎懲的原則, 「剝奪學生喜歡的活動」比「口頭斥責」,產生的副作用較小 正確


    的是


    功能
    1.( ) 中等學校為學生實施各種智力測驗及性向測驗,幫助學生更瞭解自己的特長,這是屬於教育的 試探 這種功能
    2.( ) 中等學校培養學生的共同習慣、理想與標準,是發揮 統整 這種功能
    3.( ) 國民中小學透過升降旗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國心,這是屬於教育的 政治功能 這種功能
    4.( ) 教育的目的在有效協助個體適應良好的社會生活。這句話是屬於教育的 社會功能 這種功能


    不屬於


    不同


    大學


    了解


    因為


    課程發展


    領導
    1.( ) 互易領導 領導理論係本於社會交換原理,認為領導是發生在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交換行為
    2.( ) 「教育領導者從邏輯科學的驗證建構權威,運用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倡導工作訓練,並監督工作進度,以期達成工作標準化」,是 技術-理性權威 這種領導權威的特性


    量表
    1.( ) 「高中二年級與三年級學生,在公民素養量表上的得分沒有顯著差異。」請問這是屬於 虛無性 研究假設
    2.( ) 「國小男、女生在中華兒童智力量表上之得分並無顯著差異」,是屬於 虛無假設 這種假設


    評量
    1.( ) 創造力測驗 這種測驗強調學生擴散性思考能力之評量
    2.( ) 王老師要評量學生的學習結果能否應用於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這樣的目的應當採取 實作評量 這種評量類型
    3.( ) 有關教學評量的敘述, 評量是教學的終點,旨在評定成績 不完全正確


    發展
    1.( ) 教育是人力投資 這種主張有利國家教育的發展
    2.( ) 王老師受到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和羅吉斯(C. Rogers)的影響,強調發展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的技能,這是 人本心理學派 這種心理學派的主張


    描述


    現行


    理念